| 一、 虞美人的傳說 相傳楚漢相爭時,項羽被韓信圍困于垓下,韓信令漢兵齊唱楚歌,觸動了楚兵的無限鄉(xiāng)思頓生厭戰(zhàn)情緒.項羽見兵心渙散,自知滅亡的厄運即將到來,便在帳中飲酒澆愁.他邊飲邊對愛妾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其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見大王傷感之態(tài),也滿懷凄楚哀怨之情.她手握寶劍,翩翩起舞,為大王助酒.最后她邊舞邊唱:“漢兵北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蔽枇T便伏劍身亡。虞姬死后,在她的身下,長出一株麗草,草頂開了-朵艷麗藏悲,嬌媚含怨,卻又楚楚動人的。小花就是麗春花,人們又稱它為“虞美人”。
 虞美人花語:   白色的虞美人——象征著安慰、慰問   粉紅色虞美人——代表著極大的奢侈、順從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二、洋姜的傳說  洋姜就是鬼子姜,它原產(chǎn)北美,十七世紀(jì)的時候傳人我國。在河北的深澤縣有這樣一個傳說,說有個叫劉明的小伙子偶得一塊人心,在水里洗了一下后變成一個美麗的姑娘,于是兩人結(jié)了婚。
 而他心如蛇蝎的嫂子卻以為那姑娘是個妖怪,于是打碎了盛放那個心自碗,又覺得不解氣,就把那人心剁成碎塊埋到了房后的井臺上。
 姑娘托夢給劉明,說是她已幻化成鬼子姜,每年開出黃花的時候在井臺上與他相會。劉明到井臺上果然見密密麻麻的鬼子姜,于是每年都到井臺與妻子相會,抱頭痛哭,而且每年收獲鬼子姜時,總不肯挖完,讓它生根發(fā)芽,盼的是和妻子重逢相會。
 鬼子姜學(xué)名叫菊芋,一其塊莖富含氨基酸、糖分和維生素,生食熟食,各有風(fēng)味,若隨制成醬菜或制成洋姜脯,則味道更佳。菊芋含有豐富的菊糖,提煉后具有特殊的保健和抗癌作用。
 ~~~~~~~~~~~~~~~~~~~~~~~~~~~~~~~~~~~~~~~~~ 虞美人 學(xué)名:Papaver rhoeas L. 別名:賽牡丹,錦被花,麗春花,百般嬌,蝴蝶滿園春 科屬:雙子葉植物,罌粟科 入藥部位:虞美人的花或全草。 性味歸經(jīng):苦,涼。入大腸經(jīng)。 功效分類:清熱藥,清熱燥濕藥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止痢。治痢疾。 人產(chǎn)地:如今虞美人在中國廣泛栽培,以江蘇、浙江一帶最多。 虞美人是春季美化花壇、花境以及庭院的精細(xì)草花,也可盆栽或作切花。 生長習(xí)性:虞美人較耐旱耐寒, 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喜光不耐蔭, 不耐熱, 高溫高濕的夏季來臨時, 全株即逐漸萎死。因種子細(xì)小易散, 花后取種需及時。 藥用價值:虞美人不但花美,而且藥用價值高。入藥叫雛罌粟,無毒,有鎮(zhèn)咳、止痛、停瀉、催眠等作用,其種子可抗癌化瘤,延年益壽。 洋姜 別名 洋姜、番羌  、菊芋 漢語拼音 ju yu  藥材基原 為菊科植物菊芋的塊莖或莖葉。
 動植物形態(tài) 菊芋 多年生草本,高1-3m。具塊狀地下莖。莖直立,上部分枝,被短糙毛或剛毛。基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有葉柄,葉柄上部有狹翅;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10-15cm,寬3-9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鋸齒,上面粗糙,下面被柔毛,具3脈。頭狀花序數(shù)個,生于枝端,直徑5-9cm,有1-2個線狀披針形的苞葉;總苞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開展;舌狀花中性,淡黃色,特別顯著;管狀花兩性,陰云育,花冠黃色、棕色或紫色,裂片5。瘦果楔形;冠毛上端常有2-4個具毛的扁芒?;ㄆ?-10月。
 資源分布 現(xiàn)我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有栽培。原產(chǎn)北美。
 采收和儲藏 秋季采挖塊莖,夏、秋季采收莖葉;鮮用或曬干。
 藥用部位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根莖塊狀。莖上部分枝,被短糙毛或剛毛?;咳~對生,上部葉互生,長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10-15cm,寬3-9cm,3脈,上表面粗糙,下表面有柔毛,葉緣具鋸齒,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葉柄上都具狹翅。
 中藥化學(xué)成分 塊根含菊糖(inulin),蔗糖1F-β-D-果糖轉(zhuǎn)移酶(sucrose 1F-β-D-fructosyltransferase),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ibulose-l,5-bisphosphatecarboxylase),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旋覆花酶(inulase),果糖低聚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 葉含向日葵精(heliangine),腫柄菊內(nèi)酯(tagitinin)E,密花綿毛葉菊素(erioflorin)。葉的腺毛含勒普妥卡品(leptocarpin),14-羥基勒普妥卡品(14-hydroxyleptocarpin),巴德來因(budlein)A,巴德來因A巴豆酸酯(budlein A tighate),巴德來因A2-甲基丁酸酯(budlein A2-methylbutyrate),巴德來因 A異丁酸酯(budleinA isobutyrate),巴德來因A甲基丙烯酸酯(budlein A methylacry-late),4,5-異-巴德來因A異丁酸酯(4,5-iso-budlein Aisobutyrate),4,15-異-阿吹坡利西內(nèi)酯醇異丁酸酯(4,15-iso-a-tripliciolide isobutyrate),4,15-異阿吹坡利西內(nèi)酯醇甲基丙烯酸酯(4,15-iso-atripliciolide methyl acrylate,4,15-異阿吹坡利西內(nèi)酯醇巴豆酸酯(4,15-iso-atripliciolide tiglate),4,15-異阿吹坡利西內(nèi)酯醇當(dāng)歸酸酯(4,15-iso-atripliciolide angelate),3-羥基-阿吹坡利西內(nèi)酯醇巴豆酸酯(3-hydroxy-atripliciolide tiglate),8β-14二羥基木香烯內(nèi)酯(8β,14-dihydroxy costunolide),去乙酰鋸齒澤蘭內(nèi)酯(desacetyleupaserrin),14-乙酰氧基替替佛靈環(huán)氧當(dāng)歸酸酯(14-acetoxy tlthifolin epoxyangelate), 1α, 2-二羥基羽狀半裂素(lα,2-dihydroxy pinnatifidin),棘殼孢菌素(pyrenocin)A、B,茉莉酮酸(jasmonic acid),甲基β-D-吡喃葡萄糖塊莖酮酸酯(Meβ-D-glucopyranosyl tuberonate),甲基β-D-吡喃葡萄糖向日葵酸酯(Meβ-D-glucopyranosyl helianthenate)A、B、C、D、E、F,甲基塊莖酮酸葡萄糖甙(Me tuberonic acid giucoside)。 地上部分的揮發(fā)油含向日葵醇(helianthol)A、芳香性成分中主要含有β-甜沒藥烯(β-bisabolene)。
 藥性 味甘;微苦;性涼
 歸經(jīng)
 功效 清熱涼血;消腫
 功效分類 清熱涼血藥;消腫藥
 主治 熱??;腸熱出血;跌打損傷;骨折腫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或塊根1個,生嚼服。
 選方 本品為菊科植物,自國外引種栽培,塊莖可食,形如芋頭、生姜,故有菊芋、洋姜等名。
 藥材拉丁名 Rhizoma et Herba Helianthi Tuberosi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Helianthus tuberosus L.
 科屬分類 菊科
 出處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