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綦毋潛(生卒年不詳),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詩人。約開元十四年(約726年)前后進士及第,授宜壽(今陜西周至)尉,遷右拾遺,終官著作郎,安史之亂后歸隱,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終。綦毋潛才名盛于當時,與許多著名詩人如:李頎、王維、張九齡、儲光羲、孟浩然、盧象、高適、韋應物過從甚密,其詩清麗典雅,恬淡適然,后人認為他詩風接近王維?!?a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 rgb(19, 110, 194);">全唐詩》收錄其詩1卷,共26首,內容多為記述與士大夫尋幽訪隱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選入《唐詩三百首》。 本 名 綦毋潛 字 號 字孝通,號不詳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虔州(今江西南康) 出生時間 不詳 去世時間 不詳 主要作品 《春泛若耶溪》等 目錄1生平簡介編輯綦毋潛(生卒年不詳),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詩人。[1-2] 15歲游學京都長安,與當時詩壇名家多有交往,漸有詩名。約唐玄宗開元八年(約720年),落第返鄉(xiāng)。約開元十四年前后,又赴京考試,終于進士及第,授宜壽導尉、左拾遺。約開元十八年,入集賢院待制,為著作郎。在此期間,曾返鄉(xiāng)省親,路過洪州(今江西南昌),與當時任洪州都督的張九齡相見,并以詩作唱酬。約開元二十一年冬,送詩友儲光羲辭官歸隱,受其影響,他萌發(fā)了歸隱之志,便于當年年底離開長安,經洛陽,盤桓半年多,最后下定決心棄官南返。他先在江淮一帶游歷,足跡幾乎遍及這帶的名山勝跡。留傳至今的詩也多描寫風光之作。 天寶初(約742年前后),綦毋潛返洛陽、長安謀求復官。約天寶十一年任左拾遺,享從八品,后長為著作郎,享五品。后“安史之亂”爆發(fā),他再度歸隱,但未返里,仍游于江淮一帶。此后不知所終,享年65歲左右。 綦毋潛詩歌章句挺拔不凡,色彩鮮明,善于抒發(fā)世俗之外的感情,如《春泛若郁溪》:“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晚風吹行舟,花落入溪口。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把山勢、溪水、晚風、小舟描寫得輕靈生動,詩歌的視野也十分開闊,際夜、南斗、潭煙、林月,仿佛把人帶到了天上的世界,浮想聯(lián)翩。 《題棲霞寺》、《茅山洞口》都被評論為有影響的好詩。王維在《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中寫道:“明時久不達,棄置與君同。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北憩F(xiàn)了太平盛世下,彼此官運都不亨通,但不怨天尤人,保持一向純樸的風范??梢钥闯?,王維與綦毋潛不僅人情誼、文情濃,在思想感情上也相知相通。 2平生好友編輯綦毋潛雖然為仕不順,官最高為五品著作郎,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再度歸隱,但未返故里,仍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終。但其才名卻盛于當時,與當時許多著名詩人如李頎、王維、張九齡、儲光羲、孟浩然、盧象、高適、韋應物都過從甚密。王維有《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李頎有《送綦潛三謁房給事》等唱酬記載。 3作品簡介編輯4詩作代表編輯《春泛若耶溪》幽意無斷絕, 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 愿為持竿叟。 《春泛若耶溪》賞析這首五言古體詩大約是詩人歸隱后的作品。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市東南,相傳為西施浣紗處,水清如鏡,照映眾山倒影,窺之如畫。詩人在一個春江花月之夜,泛舟溪上,自然會滋生出無限幽美的情趣。 開篇“幽意無斷絕”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詩的主旨,即幽居獨處,不與世事,放任自適的意趣。這種“幽意”支配著他的人生,不曾“斷絕”,因此,他這次出游只是輕舟蕩漾,任其自然,故云“此去隨所偶”?!芭肌奔础坝觥薄T娙嗽谶@里流露出一種隨遇而安的情緒。 以下寫泛舟的時間和路線,描寫沿岸景物?!巴盹L吹行舟,花路入溪口”,習習晚風,吹拂著游船,船兒任憑輕風吹送,轉入春花夾岸的溪口,恍如進了武陵桃源勝境,多么清幽,多么閑適!“晚”字點明泛舟的時間,“花”字切合題中的“春”,看似信筆寫來,卻又顯得用心細致?!半H夜轉西壑,隔山望南斗”,寫出游程中時間的推移和景致的轉換?!半H夜”,是到了夜晚,說明泛舟時間之久,正是“幽意無斷絕”的具體寫照。“西壑”,是舟行所至的另一境地,當置身新境,心曠神怡之時,抬頭遙望南天斗宿,不覺已經“隔山”了。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是用淡墨描繪的如畫夜景?!疤稛煛?,是溪上的水霧;“溶溶”,是夜月之下霧氣朦騰的景狀,而著一“飛”字,把水色的閃耀,霧氣的飄流,月光的灑瀉,都寫活了,“林月低向后”,照應“際夜”,夜深月沉,舟行向前,兩岸樹木伴著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這景象是美的,又是靜的。 詩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創(chuàng)造了一種幽美、寂靜而又迷蒙的意境。而懷著隱居“幽意”的泛舟人,置身于這種境界之中,此刻有何感受呢?“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啊,人生世事正如溪水上彌漫無邊的煙霧,縹緲迷茫,我愿永作若耶溪邊一位持竿而釣的隱者?!俺指哇拧保謶浇赜虻膰雷恿旮淮航[居垂釣的故實,表明詩人心跡。末二句抒發(fā)感慨極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覺世事的囂囂,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 殷璠說綦毋潛“善寫方外之情”(《河岳英靈集》)。作者超然出世的思想感情給若耶溪的景色抹上一層孤清、幽靜的色彩。但是,由于作者描寫的是一個春江花月之夜,又是懷著追求和滿足的心情來描寫它,因而這夜景被狀寫得清幽而不荒寂,有一種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整首詩也就顯得“舉體清秀,蕭肅跨俗”(《唐音癸簽》引殷璠語),體現(xiàn)出一種興味深長的清悠的意境。在寫法上,詩人緊扣住題目中一個“泛”字,在曲折回環(huán)的扁舟行進中對不同的景物進行描寫,因而所寫的景物雖然寂靜,但整體上卻有動勢,恍忽流動,迷蒙縹緲,呈現(xiàn)出隱約跳動的畫面,給人以輕松暢適的感受和美的欣賞。(李敬一) 5其他詩作編輯冬夜寓居寄儲太祝(一作薛據(jù)詩)自為洛陽客,夫子吾知音。 盡義能下士,時人無此心。 奈何離居夜,巢鳥悲空林。 愁坐至月上,復聞南鄰砧。 題鶴林寺道林隱形勝,向背臨層霄。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遙。 珊珊寶幡掛,焰焰明燈燒。遲日半空谷,春風連上潮。 少憑水木興,暫令身心調。愿謝攜手客,茲山禪誦饒。 題棲霞寺南山勢回合,靈境依此住。殿轉云崖陰,僧探石泉度。 龍蛇爭翕習,神鬼皆密護。萬壑奔道場,群峰向雙樹。 天花飛不著,水月白成路。今日觀身我,歸心復何處。 送儲十二還莊城西坂何繚繞,青林問子家。天寒噪野雀,日晚度城鴉。 寂歷道傍樹,曈昽原上霞。茲情不可說,長恨隱淪賒。 送章彝下第長安渭橋路,行客別時心。獻賦溫泉畢,無媒魏闕深。 黃鶯啼就馬,白日暗歸林。三十名未立,君還惜寸陰。 送崔員外黔中監(jiān)選持衡出帝畿,星指夜郎飛。神女云迎馬,荊門雨濕衣。 聽猿收淚罷,系雁待書稀。蠻貊雖殊俗,知君肝膽微。 送賈恒明府兼寄溫張二司戶越客新安別,秦人舊國情。舟乘晚風便,月帶上潮平。 花路西施石,云峰句踐城。明州報兩掾,相憶二毛生。 送宋秀才冠古積榮盛,當時數(shù)戟門。舊交丞相子,繼世五侯孫。 長劍倚天外,短書盈萬言。秋風一送別,江上黯消魂。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盧象詩)謫遠自安命,三年已忘歸。同聲愿執(zhí)手,驛騎到門扉。 云是帝鄉(xiāng)去,軍書謁紫微。曾為金馬客,向日淚沾衣。 送鄭務拜伯父名公作逐臣,驅馬拂行塵。舊國問鄖子,勞歌過郢人。 一川花送客,二月柳宜春。奉料竹林興,寬懷此別晨。 題招隱寺絢公房開士度人久,空巖花霧深。徒知燕坐處,不見有為心。 蘭若門對壑,田家路隔林。還言證法性,歸去比黃金。 宿太平觀夕到玉京寢,窅冥云漢低?;杲幌墒业?,曙聽羽人雞。 滴瀝花上露,清泠松下溪。明當訪真隱,揮手入無倪。 題靈隱寺山頂禪院招提此山頂,下界不相聞。塔影掛清漢,鐘聲和白云。 觀空靜室掩,行道眾香焚。且駐西來駕,人天日未曛。 若耶溪逢孔九相逢此溪曲,勝托在煙霞。潭影竹間動,巖陰檐外斜。 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借問淹留日,春風滿若耶。 宿龍興寺香剎夜忘歸,松青古殿扉。燈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傳心靜,青蓮喻法微。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 題沈東美員外山池仙郎偏好道,鑿沼象瀛洲。魚樂隨情性,船行任去留。 秦人辨雞犬,堯日識巢由。歸客衡門外,仍憐返景幽。 茅山洞口華陽仙洞口,半嶺拂云看。窈窕穿苔壁,差池對石壇。 方隨地脈轉,稍覺水晶寒。未果變金骨,歸來茲路難。 過方尊師院羽客北山尋,草堂松徑深。養(yǎng)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 洞戶逢雙履,寥天有一琴。更登玄圃上,仍種杏成林。 經陸補闕隱居不敢要君征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讜言昨嘆離天聽, 新象今聞入縣圖。琴鎖壞窗風自響,鶴歸喬木隱難呼。 學書弟子何人在,點檢猶存諫草無。 登天竺寺郡有化城最,西窮疊嶂深。松門當澗口,石路在峰心。 幽見夕陽霽,高逢暮雨陰。佛身瞻紺發(fā),寶地踐黃金。 云向竹溪盡,月從花洞臨。因物成真悟,遺世在茲岑。 滿公房世界蓮花藏,行人香火緣。燈王照不盡,中夜寂相傳。 過融上人蘭若(一作孟浩然詩)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人溪鳥飛。 黃昏半在下山路,卻聽鐘聲連翠微。 早發(fā)上東門十五能行西入秦,三十無家作路人。 時命不將明主合,布衣空染洛陽塵。 祇園寺寶坊求往跡,神理駐沿洄。雁塔酬前愿,王身更后來。 加持將暝合,朗悟豁然開。兩世分明見,馀生復幾哉。 送集賢學士伊闕史少府放歸江東覲省(一作陶翰詩) 墨客鐘張侶,材高吳越珍。千門來謁帝,駟馬去榮親。 吏邑沿清洛,鄉(xiāng)山指白蘋。歸期應不遠,當及未央春。 6人物評價編輯綦毋潛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詩人。前人對他的評價較高:“盛唐時,江右詩人惟潛最著”、“清回撥俗處,故是摩詰一路人”,說明他的詩風接近王維。宋人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將他與初唐、盛唐詩人的名字同列,“況唐人如沈、宋、王、楊、盧、駱、陳拾遺、張燕公、張曲江、賈至、王維、獨孤及、韋應物、孫遜、祖泳、劉虛、綦毋潛、劉長卿、李長吉諸公,皆大名家?!薄逗釉烙㈧`集》的評議是:“潛詩屹峭茜足佳句,善寫方外之情,至如‘松覆山殿冷’,不可多得。又‘塔影掛清漢,鐘聲和白云’歷代未有。歷代詩評家也基本上持此觀點。從內容上說,他的詩多為山水紀游,詠贊自然風光,也即是《唐人才子傳》所說的“善寫方外之情”。從詩作的風格上講,他的詩以清麗典雅,恬淡適然為特色,作為這一特色的代表,歷代詩選家均以《春泛若耶溪》為最。 《唐才子傳》載:潛,字孝通,荊南人。開元十四年嚴迪榜進士及第。授宜壽尉,遷右拾遺,入集賢院待制,復授校書,終著作郎。與李端同時。詩調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寫方外之情,歷代未有。荊南分野,數(shù)百年來,獨秀斯人。后見兵亂,官況日惡,掛冠歸隱江東別業(yè)。王維有詩送之,曰:“明時久不達,棄置與君同。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币粫r文士咸賦詩祖餞,甚榮。有集一卷行世。 春泛若耶溪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注解 譯文 陣陣晚風吹著小舟輕輕蕩漾,一路春花撒滿了溪口的兩岸。 傍晚時分船兒轉出西山幽谷,隔山望見了南斗明亮的閃光。 水潭煙霧升騰一片白白茫茫,岸樹明月往后與船行走逆向。 人間世事多么繁復多么茫然,愿作漁翁持竿垂釣在此溪旁! 賞析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注解 譯文 陣陣晚風吹著小舟輕輕蕩漾,一路春花撒滿了溪口的兩岸。 傍晚時分船兒轉出西山幽谷,隔山望見了南斗明亮的閃光。 水潭煙霧升騰一片白白茫茫,岸樹明月往后與船行走逆向。 人間世事多么繁復多么茫然,愿作漁翁持竿垂釣在此溪旁! 賞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