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卦方位與八卦掌的關(guān)系》
國際形意八卦掌研究會會長 徐連生
"八卦"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解釋事物之間的"運動、聯(lián)系、規(guī)律、變化及說理記載"的工具,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周秦時代,它是古人用來仰觀天上星辰的轉(zhuǎn)移,俯察地面草木榮枯,各種鳥獸的生活情況和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關(guān)系。近的可體驗到人體的生理變化,遠的更能探索宇宙萬物的變遷。
"八卦"是用" "和" "為基本符號。" "為陽的象征;" "為陰的象征。古人用三個符號構(gòu)成一組,其構(gòu)形有以下各組:" "為干組、" "為坎組、" "為艮組、" "為震組、" "為巽組、" "為離組、" "為坤組、" "為兌組,其組名分別為:干屬三連為天,坎屬中滿為水,艮屬覆碗為山,震屬仰盂為雷,巽屬下斷為風(fēng),離屬中虛為火,坤屬六斷為地,兌屬上缺為澤。
其組方位分別為:干為西北方位、坎為正北方位、艮為東北方位、震為正東方位、巽為東南方位、離為正南主位、坤為西南方位、兌為正西方位、四正組分別為:震、離、兌、坎,四隅組分別為:巽、坤、干、艮,四正與四隅分別在同等距離里組合而成"八卦無極圈"方位圖。
中國三種內(nèi)家拳中,"形意拳"、"太極拳"和"八卦掌"都是按易經(jīng)中的八卦理論,分別形成了三種拳術(shù)的特點和風(fēng)格。尤其是"八卦掌",它是利用"八卦的無極圈方位圓,遠攝諸物,近取諸身,取象命名而成的八大掌法:
燕掌:卦取干卦為天象,方位為西北,排列為隅組,在機體外表示頭部,在內(nèi)合于頭腦,意取燕形,燕性溫和,有落沾抄水之勢,追隨之能。
鷹掌:卦取坎卦為水象方位正北,排列為四正組,在機體外表示腹部,在內(nèi)合于腎,意取鷹形,鷹性兇猛,有盤旋滑翔之勢,抓拿之能。
熊掌:卦取離卦,為火象,方位正南,排列為四正組,在機體外表示為含胸拔背,在內(nèi)合于心臟,意取熊形,熊性威厚,有座洞探掌之勢,勇夫之能。
猴掌:卦取艮,卦為山象,方位東北,排列四隅組,在機體外表示為頸,在內(nèi)合于頸項椎節(jié),意取猴形,猴性機靈,有猿猴摘桃之勢,守物之能。
龍掌:卦取坤,卦為地象,方位西南,排列四隅組,在機體外表示為肩、肘、手、胯、膝、足,在內(nèi)合于胃,意取龍形,龍性玲瓏活潑,有蛟龍戲水之勢,飛騰之能。
蛇掌:卦取巽卦為風(fēng)象,方位東南,排列四隅組,在機體外表示為腿,在內(nèi)合于尾椎節(jié),意取蛇形,蛇性辛剛活潑,有大蟒翻騰之勢,伏草之能。
虎掌:卦取震卦為雷象,方位正東、排列四正組,在機體外表示為肛門處,在內(nèi)合于脾,意取虎形,虎性勇猛,有抖毛狀威之勢,降百獸之能。
馬掌:卦取兌卦為澤象,方位正西,排列四正組,在機體外表示舌尖,在內(nèi)合于肝,意取馬形,馬性猛烈,有闖槽之勢,踢蹄之能。
由此可見,八卦掌是仿燕、鷹、熊、猴、龍、蛇、虎及馬八種飛禽走獸的形象,利用"八卦"的干、坎、艮、震、巽、離,坤及兌等方位和易經(jīng)中的理論,結(jié)合拳術(shù)中的手、眼、身法、步匯合貫通人體四肢八節(jié)。上肢雙臂有四節(jié),加上雙手二十八節(jié),共為三十二節(jié),上下肢合起六十四節(jié),于"八卦"六十四變相吻合,以一卦變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之理論,推演拳術(shù)中,一掌化八掌,八八六十四掌,該拳術(shù)重于意、氣和力三方面的修煉,對人體與精、氣、神達到高度的和諧統(tǒng)一,從而使健身、技擊互為一體,久練之會覺得頭腦清醒,四肢有力,促進身體健康,深受世界各國武術(shù)愛好者的青睞。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轉(zhuǎn)載]八卦圖](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分享到新浪Qing
0
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