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教學設計 平原鄉(xiāng)完小 楊通銀 【教學內容】《義教課標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59-60頁例5、6及做一做。 【教材簡析】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含正、反比例的問題,這類問題學生在前面實際上已經接觸過,只是用歸一、歸總的方法來解答,這里主要學習用比例知識來解答。通過解答學生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對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也為中學數學、物理、化學學科應用比例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做較好的準備,同時,由于解答時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來列等式,也可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 例5教學應用正比例的意義解決問題,教學由張大媽與李奶奶的對話引出求水費的實際問題。為加強知識間的聯(lián)系,先讓學生用學過的方法解答,然后學習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例6教學用反比例的意義解決問題,編排思路與例5相似,也是先讓學生用已學過的方法解答,然后學習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學情分析】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之前,已經認識了正、反比例的意義,會判斷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義的數量關系,也會解決生活中有關歸一、歸總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對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掌握運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思路,能正確運用正、反比例知識解決有關問題。 2、提高學生對應用問題數量關系的分析能力和對正、反比例的判斷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比例方法解答問題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肯動腦筋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正確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質疑引導 【學法】教師引導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ppt課件
|
教學
環(huán)節(jié) |
教師引導學習 |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
設計的主要目的 |
|
一、談話
情境導入 |
1師:同學們,我們經常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有時不僅能用一種方法解決,而且常常一個問題有很多方法。這很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我們不斷地學習和研究獲得的,今天我們繼續(xù)探索研究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同學們有信心嗎?
.2.教師用ppt課件出示例5的情境圖,便組織學生看圖。
3.這個問題你們自己會解決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入課題并板書:用比例解決問題 |
1.學生觀察圖,了解畫中的信息,然后匯報。預設:學生可能會說出張大媽家上個月用了8噸水,水費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噸水.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多少元?
2.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式解決問題,在小組中交流。學生匯報預設:可能會說出先算出每噸水的價錢,再算出10噸水的錢.每噸水多少元?
12.8÷8=1.6(元)
10噸水多少元?
1.6×10=16(元)
3.今天我就來學習用比例知識解答這類題。 |
點明主題,鼓勵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新課的學習。
創(chuàng)設情境圖,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學。
在小組中交流,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根據已有的知識解答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引出新的課題
|
|
二.探究新知 |
教學例5(課件出示)
A.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① 問題中有哪兩種量? ② 它們成什么比例關系?你是根據什么判斷的? ③ 根據這樣的比例關系,你能列出等式嗎? B. 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便解方程。
C、修改題目:王大爺上個月的水費是19.2元,他們家上個月用多少噸水? |
1.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交流然后匯報:
預設:因為水價一定,所以水費和用水的噸數成正比例。也就是說,兩家的水費和用水的噸數的比值是相等的。 2.根據比例的意義,學生獨立完成,并在小組中交流。學生匯報:
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χ元。 12.8/8=χ/10 8χ= 12.8×10 χ=128÷8 χ= 16 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6元。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指名板演,集體更正。 |
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學生在獨立練習中,體驗了數學知識的利用價值。便能掌握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應用題。
突破重點
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解答,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
|
教學例6
課件出示情境圖
1指名讀題 弄清題意
2.學生匯報解題思路
3如果要捆15包,每包多少本?
學生在小組中交流,然后獨立練習,集體訂正。(課件展示) |
1. 學生觀察,在練習本上解答,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2. 學生匯報:
3. 預設情況:因為書的總數一定,所以包數和每包的本數成反比例.也就是說,每包的本數和包數的乘積相等.
4. 用比例解這類問題的過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步驟: (課件出示)
|
在解題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體驗了掌握新知的快樂。
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突破難點 |
|
三.應用反饋 |
課件出示:
1. 教材60頁做一做
2. 課件上的練習題。 |
指名扮演,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
鞏固新知,訓練解題能力。進一步突破重點 |
|
四.課堂小結 |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
學生自由談。 |
|
教學反思:
板書設計: 用比例解決問題
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x元。 解:設要捆x包。 12.88 =x10 30x=20×18 8x=12.8×10 30x=360 8x=128 30x=36030 x=1288 x=12 x=16 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6元。 答:要捆12包。
后附ppt課件打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