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文藝女青年的百轉(zhuǎn)千回
李金海 歷史的車輪,行進到宋代,來了個大轉(zhuǎn)彎。中國人的性格和審美標準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唐人喜歡豐滿健碩、面如滿月的“女漢子”,宋人則愛內(nèi)斂柔和、細腰削肩的“小清新”。這或是一個王朝的集體性格,這種以柔為美的審美意識深刻影響了大宋王朝的一切。 所以在宋朝,要做個美女,你得符合三個條件。首先你要嬌小玲瓏且身形瘦削,要有林志玲的臉蛋,但個頭不能太高。第二你得很文藝、小資且有才情。午后“一杯紅酒配電影”,眼神迷離慵懶無力,不化妝而素面朝天,一副京城才女徐靜蕾的清純。第三你不能雙手叉腰眼神兇狠,而要如黛玉般手捧香腮,不經(jīng)意間讓閑愁余恨在眉間蕩漾??傊愕檬莻€“丁香一般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因為,充滿文藝氣息的宋朝男人不喜歡明媚,只愛憂傷。 為天下靈氣之所鐘,李清照具備了宋代女神的全部條件。但她不是花瓶,而是才情無雙的奇女子,是宋代婉約詞派的一代宗主,相當于滅絕師太的江湖地位。滅絕師太倚天劍一出,天下誰與爭鋒,李清照同樣以她如花妙筆,震動宋代詞壇。滅絕師太終身未嫁,李清照嫁了兩個,不過前一個是神仙佳侶,后一個是所遇非人。文藝女青年的愛情往往百折而千回。比如李清照和張愛玲,杜拉斯和蕭紅。她們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兩個道理,一是女人乃天生的愛情動物,特別是文藝范的女子。二是在每個文藝女人的背后,總會有幾個不懷好意的混蛋男人。 婚姻是一場不問來由的賭博,我們都是身不由己的賭徒。在李清照的兩次婚姻中,她很幸運地賭對了一次,但很不幸賭輸了最后一次。她人生的前半段美麗的讓人心醉,后半段悲涼的欲哭無淚。這和時代密切相關(guān)。因此,她后半生顛沛流離漂泊無依的悲慘命運,既是她個人的性格悲劇,又是整個宋朝的時代悲劇,猶如張藝謀的電影《歸來》中的馮婉瑜。 泉城濟南,是一個美得“冒泡”的城市。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在這里的一個官宦人家。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是北宋文壇領(lǐng)袖蘇東坡的學生,更是名震一時的文學家。母親出身名門,善文學。齊魯壯麗的山川,涵育了她的創(chuàng)作靈性,良好的家庭教育,賦予了她光彩照人的文學才華。少女時代的李清照猶如一輪清月朗照,在北宋文壇嶄露崢嶸。 李清照的詞,風格婉約清麗。如膾炙人口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因此得了一個“李三瘦”的別號。清人沈去矜有這樣的評論:“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李白的地位自不用說,其出手不多的幾首詞,冠絕千古。而南唐李后主被譽為詞宗,李清照能與他二人比肩而立,放眼整個中國文學史,在女性作家中,絕無僅有。 張愛玲說:“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李清照的人生包含了悲劇的所有要素。首先,動亂時代的浮沉、家族紛爭敗落和愛人的早逝,像一只無形的手,推動著她從華美到悲涼不斷滑落。其次,李清照沒有被動等待命運的判決,她像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一樣,做著頑強的抗爭。第三,她是一個失敗的抗爭者,就像她在《夏日絕句》中寫的,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所以,她是一個渴望愛情、才情橫溢的小女子,更是一個心懷天下、金剛怒目的大丈夫,婉約是她的表象,豪放才是她的底色。 人生是由各種各樣的碎片組成的不同階段。李清照的人生跌宕起伏,我們亦可簡化為三個階段。即懵懂青春時期的懷春童話,初為人婦時期的膠漆之歡,北宋滅國、詞人南渡孤苦無依的黍離之悲。 第一階段是少女時代。在萌動的青春里,哪個少女不渴望“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的無悔愛情,哪個少女不想象“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浪漫場景,哪個少女沒有“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jié)”的似水柔腸?且看她的《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男人騎高馬,女子蕩秋千,這本身就含有一種濃濃的性的隱喻。秀發(fā)香腮面如花玉的少女李清照,在秋千上玩得不亦樂乎。不好,有人來了,會是誰呢?是否就是那個闖入夢中的白衣秀士?她落荒而逃,心如撞兔,倚門回首偷望,那風情萬種的一回眸,與來人四目相對,從此情竇初開。而同樣在少女時代寫就,下面這首詞就更加言不盡而意有余了?!度鐗袅睢罚?o:p> 常日暮記溪亭,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此詞再現(xiàn)了她少女時代的沉醉興奮,充滿了回環(huán)曲折的畫面感,“興盡”歸家,卻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 如果我們不把“沉醉”看成是陶醉于美景之中的話,或許有人說得對,李清照喜歡喝酒,但少女時代就喝得“一杯酒扶墻走,兩杯酒墻上走,三杯酒墻走我不走”,寬松自由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她身上的男子氣概可見一斑。李清照的飲酒,也體現(xiàn)了她不同時期的心情。少女時代喝酒為了好玩;人到中年世事如棋人生難料,是為了麻醉自己;而到了暮年,或許才在濃烈的酒精中看透人生。李清照的人生變化如此,你不讓她飲酒,她如何度過那一段凄凄慘慘戚戚的生命的嚴冬? 李清照的人生第二個階段是幸福的。她遇到了好丈夫趙明誠。雖然據(jù)說他也曾有過納妾、陣前脫逃的不堪,但那一段夫妻琴瑟相合的生活,是李清照最為愜意的時期。那一時期的詞,多表現(xiàn)夫妻的相思和閑愁。如《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新婚不久,丈夫負笈遠游,如膠似漆的一對愛人,難舍難分。上半闋寫景,荷殘席冷、萬物蕭疏,思夫之情油然而生??偟米鳇c什么來排遣心中的相思吧。緊身裙不方便,還是“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吧?!霸浦姓l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就像現(xiàn)在女孩苦苦等待淘寶快遞的心情,她也在焦急等待丈夫的回信,或許在大雁帶來回信時,在那個月圓之夜我們就可以團聚了。下闋寫情。“花自飄零水自流”, “我等到花兒都謝了”,你還如流水一樣在外漂泊。如何撲滅這刻骨的相思,“剪不斷理還亂”,所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梢娤嗨紵o處排遣,因為愛到深處,思念是一種不由自主的痛?!蹲砘幹仃枴罚?/span>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道盡了詞人茶飯不思日漸消瘦的相思之苦。以西風、黃花作為意像,隱約包含著秋風來襲繁花落盡“黃花菜都涼了”的愁怨。據(jù)說趙明誠收到這首詞后,發(fā)誓要寫一首超過妻子的詞。他三日得詞五十首,將李詞雜于其間,請來一些朋友評點,不料友人說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明誠自嘆不如,從此不與清照比相思。 李清照人生的第三個階段,人生所有的苦痛排著隊紛至沓來。明誠身亡、故園落入金人之手,帶著丈夫的未盡之愿,李清照守護著丈夫畢生精力收藏的金石書籍,倉皇南渡。年近五十的寡居老婦,每每回憶起丈夫,回憶起故園的春風秋月,夏雨冬雪,不禁悲從中來。愛人不在,北歸無望,文物書籍遭人偷竊和強取豪奪,并有愛財好色登徒子張汝舟的騙婚,李清照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和道德危機之中。她要離婚?,F(xiàn)代人離婚像刷微博一樣簡單,但在宋代就完全不一樣了。宋代有個法律,妻告夫,即使夫有罪,妻子也要坐牢兩年。這個事情說明,宋朝的有些法律和他們的外交政策一樣混蛋荒唐。李清照在發(fā)現(xiàn)衣冠禽獸張汝舟竟然是為了她的文物才和她結(jié)婚之后,李清照再次表現(xiàn)出大無畏的勇氣,冒著身陷囹圄的危險,將張汝舟告倒發(fā)配遠方。但由于她朋友多,路子廣,最后僅坐牢九天就被釋放。就這樣,李清照如愿解除了與張汝舟的婚姻,成為反對家庭暴力、反對腐敗的先驅(qū)者。 國破家亡的痛苦,使她這個時期的詞作風格蕭瑟低沉蒼涼,充滿飽經(jīng)憂患、山河破碎的悲痛。如《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梧桐夜雨,乍暖還寒,孤獨如點滴夜雨,敲擊心房。又是黃花落盡的時節(jié),它不再燦爛,而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在少婦時節(jié),她是“黃花瘦”,而如今已經(jīng)“憔悴損”。一朵黃花,兩種命運,三段人生;國破之凄,喪夫之痛,南渡之苦,人生五味涌上心頭,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說,“生命中曾經(jīng)有過的所有燦爛,原來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李清照用她半生凄苦,償還了半生幸福。假如人生可以重來,明誠未死、北宋未亡,無喪夫之痛、無南渡之苦,沒有遇到感情騙子張汝舟,李清照的人生就像她的名字,如一輪清月朗照大地般美麗,就像她的號易安一樣而易安。上帝不會打盹,命運給了李清照以挫折,同時也給了她五彩妙筆,讓她不僅是閑愁幾許的小女子,更是心懷家國的大丈夫。沈曾植《菌閣瑣談》就說“易安倜儻,有丈夫氣,乃閨閣之中蘇、辛,非秦、柳也”。比較典型的是《漁家傲》: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彷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在詞中,李清照仿佛九天神女,管它“路長”與“日暮”,在九萬里風的推動下,飄然而行。這分明是一首蕩氣回腸的豪放詞。除了詞,李清照似乎更擅長用詩來表達自己慷慨丈夫氣。“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后人愁。水通南國八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如此千鈞筆力,誰能相信是出自一個瘦弱女子之手?“難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如此勇敢的諷刺,北宋幾個文人敢如此無畏?“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青州一抔土”,對故園如此的懷念和摯愛,那些倉皇南渡的文臣武將,哪一個不羞愧萬分?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的愁緒,是整個王朝的愁緒,李清照的悲劇,其實是千萬普通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的悲劇。李清照的國破之凄,喪夫之痛,南渡之苦,和千千萬萬人無以言說的悲哀匯聚凝結(jié),形成如山岳湖海般的苦痛。所以, |
|
|
來自: 沉靜齋主人 > 《我的原創(chuàng)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