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法則
發(fā)布日期:2013-10-16 15:24:55 | 文章來源:潮州日報 汪金友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生活中本沒有法則,驗證的事多了,便成了法則。人生的進步,就是能夠看透并遵循更多的生活法則。為了便于人們認識和把握,美國哲學(xué)家阿瑟·布勞克,專門總結(jié)了12個常見的生活法則。 1、哈里森的行動法則:“行為者常常不如評論者高明,但評論者往往沒有行動?!?/P> 這對評論者們是一聲警鐘,總說別人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但看看自己為這個社會實際做出了什么?光說不做,不如不說。 2、詹姆斯的歷史法則:“歷史本身不會重復(fù),重復(fù)只出現(xiàn)在歷史學(xué)家之間。” 人生也不會重復(fù),昨天留下的遺憾,只能今天或明天彌補。 3、羅伯特的食品法則:“愛吃香腸的人,絕對不要去了解香腸的生產(chǎn)過程?!?/P> 骯臟的東西,也能變成美味。而且人們已經(jīng)習(xí)慣不看過程,只看結(jié)果。就像愛一個女人,喜歡她的美貌,就得包容她的性情。 4、杰克遜的虛偽法則:“倘若旁人看不出你的虛偽,你就不虛偽了?!?/P>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很多人都看出了某人的虛偽,但卻不告訴他,而且還當(dāng)面夸他“一點都不虛偽”。于是,虛偽的人不但感覺不到自己的虛偽,反而因為屢屢成功而自鳴得意。 5、約翰遜的讀報法則:“為了去發(fā)現(xiàn)人類的種種錯誤,其中也包括報紙本身的印刷錯誤?!?/P> 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向往公平和公正。所以當(dāng)看到官員落馬或名人犯事的新聞時,總會有很多人奔走相告,津津樂道。人心思好,也不是壞事。 6、杰佛里的成功法則:“當(dāng)有人到處在議論你不如他的時候,那你一定在某些方面比他更成功。” 貶損對手,是失敗者安撫傷痛的良藥。所以越成功,就越不要在乎別人背后說什么。 7、康威爾的組織法則:“每個組織中,都會有人清楚地知道該組織的底細,這個人應(yīng)當(dāng)被開除?!?/P> 由此可見,在領(lǐng)導(dǎo)面前適當(dāng)?shù)难b傻,也是保護自己的一個妙招。 8、格林的辯論法則:“當(dāng)你開始胡言亂語的時候,真理往往在對方手里?!?/P> 為什么會胡言亂語?可能是喝酒喝多了,也可能是理屈詞窮了,還可能是得意忘形了。 9、斯圖爾特的反應(yīng)法則:“得到原諒要比得到許可容易得多?!?/P> 得到原諒的主動權(quán)在自己手里,認個錯,道個歉,對方的氣就消了。而得到許可的主動權(quán)在別人手里,你不知道人家心里想要的是什么。 10、華萊士的謙虛法則:“將自己貶得一無是處,為的是鼓勵別人親自來認識你的出眾之處。” 這不是謙虛,而是虛偽。但這種善于討巧的人,卻屢屢能夠獲得賞識和成功。 11、奧利尼的家務(wù)法則:“廚房是永遠無法打掃干凈的?!?/P> 人的不正確思想,也是永遠無法打掃干凈的。 12、邁克的恭敬法則:“決不要為了博取他人的好感,而流露自己的真實感情?!?/P> 像《菜根譚》中所言:“見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要是大家都這樣,那我們活著就太累了。 |
|
|
來自: 阡陌躬耕 > 《處世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