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同愈《十六金符齋印存編目》
光緒十四年客羊城愙齋師節(jié)署,幕府清閑,師出所藏周秦古璽及漢魏官私印二千馀方,屬同人余及元和陶仲平、黟縣黃穆夫、諸城尹伯圜分任印譜,而以一為酬。同人慕欲已久,驚喜承命,三閱月而卒業(yè),裝訂二十六冊。穆夫、伯圜畢精篆刻,自謂得此如農(nóng)夫之獲腴田焉。余于每冊之首,分標目錄,以資省覽。行笈相隨者數(shù)十年,屢經(jīng)播越,幸免劫灰。長夏檢書及此,猶想見當時洗衣印調(diào)朱,軒軒筆談之樂。今同人早經(jīng)物故,書亦散亡,為可慨已!乙亥五月栩緣老人記于南翔之槎南草堂,時年八十有一。
師之十六部分贈于人者,約記如下:潘文勤、陳簠齋、楊見山、王文敏、張文襄、汪郋亭、顧緝庭、徐翰卿。
古璽金銀玉印不輕示人,其馀皆及身散出,大半為皖人徐子靜購去。
第九卷玉印內(nèi)有二小方最難印,一曰“韓竝”,一曰“辟非射鬾”白文,其細如發(fā),一不慎,印色即侵入文字內(nèi),余與穆夫皆好勝,不甘草率了事,玉面滑?,印色須輕勻,隨以細竹箴剔去文內(nèi)所沾者,而后落紙,居然明晰。鄉(xiāng)之七八番不能得一佳印者,茲乃二三番,必能得之。又廿三卷有扁方印“區(qū)?武”三字,更精小,似銅質(zhì),非玉之比較易措手。師笑謂此雖文人細事,亦須經(jīng)驗有得,方能絲絲入扣。否則古人妙處,不將為我所掩乎?
“辟非射鬾”四字小玉印,是漢宮中物,用以厭勝者。玉色潔白而溫潤,凡玉莫與之比,殆楚之珩、趙之璧乎?字小如粟,筆法在籀斯之間,動刀甚微,真有官止神行之妙,至寶也?!笆啡f歲印”,亦佳妙,非后世刻玉者可及。
第十六卷。第五十六一印,殳文“王勝之印”四字,極精。師謂:王姓勝名,之助詞,然恰與汝字巧合,譜成后,當以貽汝。愈欣然拜嘉,至今寶藏,而乞伯圜為摹一石印用之。
敘首:“蓄印十六年,積累至二千。古璽得至寶,文字秦燔先。漢魏官私印,金玉皆精堅。同鈕各從類,年代不細編。印茲二十部,裒集豈偶然!誰其任此役?穆父(黃)與伯圜(尹)。光緒戊子秋七月吳大澂自題。”
第一冊古璽六十四鈕
右司徒至?盦之璽 十四鈕銅
(?盦之璽)后至杜倚十二鈕玉 (杜倚)后為十鈕銀
咸屈阝里竭泥反文 日敬毋治以下銅
第二冊古璽六十八鈕
第三冊古璽七十五鈕
第四冊七十二鈕 古璽四十七鈕
蠟封二十一鈕 秦印四鈕
第五冊官印七十七鈕 安武君至大鴻臚二十鈕銅
繡衣執(zhí)法大夫玉 長安獄丞鉛 兩面印 梧成右尉泥
第六冊官印七十五鈕 將軍印二十四鈕
第七冊官印七十三鈕
騎督之印銀
第八冊官印五十二蠻夷印二十三黃神印五
安陽唯印以下十九鈕,皆唯?。ù讼道镩L畫諾所用,應(yīng)附官印之后)
左督軍司馬以下十六鈕皆新莽時印 晉歸義羌王第一印金涂
晉率善氐邑君銀
第九冊私印八十二鈕
張買至孟康三十九鈕皆名人印張買子母印,許負王悍皆兩面印 臣說金
成東相兩面 克崇范害三鈕涂金
孝至田終根五鈕銀 蘇步勝至辟非射鬾二十一鈕玉
鄭憙角 郎宗泥
王勝、劉萌、梁秉三鈕子母三套印 孫忠至文忠八鈕子母印文忠,一鈕子印繡不可出
第十冊私印八十六鈕
陳茂以下四十七鈕母印失子 魏洽、陳羨六面印 王利成以下三十七鈕兩面印
第十一冊兩面印八十七鈕
第十二冊兩面印八十三鈕
第十三冊七十九鈕
辟邪鈕以下皆失注鈕數(shù) 熊鈕 虎鈕 獸鈕 龜鈕三十二鈕
第十四冊八十一鈕
龜鈕
第十五冊八十鈕
龜鈕
第十六冊七十七鈕
瓦鈕
第十七冊七十九鈕
瓦鈕
第十八冊七十八鈕
瓦鈕
第十九冊七十七鈕
瓦鈕
第二十冊七十六鈕
瓦鈕
第二十一冊七十五鈕
瓦鈕
第二十二冊八十鈕
瓦鈕
第二十三冊八十鈕
長尖鈕小印六 徐堅角徐殘印角 杙鈕十三富貴銀
壇鈕四十二徐常富以下
鼻鈕十一 泉鈕一
鉤鈕三大吉以下 環(huán)鈕一
忘意此印有外函,似蕅心泉,制甚奇。
第二十四冊七十七鈕
鼻鈕內(nèi)有十馀似周璽,末一鈕王陵反文
第二十五冊八十二鈕
吉語印二十八 將軍印二似漢魏以后印 奇字印一
唐、宋玉押十二其中有一系宋太祖御押,見《癸辛雜識》
盤螭鈕合同玉印 大鐵印一
涼州有《西夏碑》梵文與此印同 小鐵印五內(nèi)有兩面印皆梵書
重鄴涂金似唐 世輔公佐兩面香河庫庫記皆似宋 元押二十八
第二十六冊七十九鈕
元押內(nèi)兩面合同印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