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天,一位身為大學教師的朋友跟我聊起他那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夫妻兩個都是博士,朋友的妻子還是“海龜”,可兒子的成績是班級倒數(shù)第一,他問我為什么,我說主要你的夫人太能干了。他還以為是開玩笑呢,認為我在指他夫人忙于事業(yè),就說,沒有,我老婆每天陪他寫作業(yè),就是每次不到五分鐘,就火冒三丈,對著孩子大叫“你怎么這么笨!”。我說,你看,問題就出在這里,你兒子的母親太聰明了,他這么小怎么可能比他母親聰明呢? 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習慣不往母親性格的反方向發(fā)展并承襲母親的優(yōu)點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母親在孩子面前必須收斂起自己的鋒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母親。母親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談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評、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母親咄咄逼人的態(tài)度、尖酸刻薄的語言、駕馭一切的行為和自以為是的判斷,對孩子的自尊、自信的傷害遠大于應試教育。而對于孩子來說,從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對母親這個角色的要求,幾乎是永恒不變的。 2、當孩子興致沖沖地告訴媽媽他今天在學校得了一顆五角星或是小紅花的時候,千萬不要表現(xiàn)出厭煩或者不屑一顧,一定要和兒子一樣高興地表揚他。最恰當?shù)霓k法是說能不能讓媽媽看看,要與他分享這個快樂,因為這個榮譽對孩子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3、當孩子來問媽媽,“這個字怎么念”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時,媽媽最好不要馬上就回答他,最差的回答是“你怎么連這個字都不認識”。媽媽最好看了一眼后,說,哎呀,我也不認識,我們一起查字典,好嗎?幾次之后媽媽就教會了孩子使用字典,同時,孩子查完字典認識該字后會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后就養(yǎng)成查閱資料不依賴媽媽的習慣了。 6、當孩子在考試前或做什么比較重要的事情之前表現(xiàn)出膽怯時,媽媽千萬不能不以為然或訓斥他膽小或表現(xiàn)得比他還緊張,這樣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導致孩子無法正常的發(fā)揮。這時,媽媽最好很輕松地對孩子說,不管你做得怎么樣,爸爸媽媽在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還不如你呢,不要擔心。這時,孩子心里會很有底氣和自信,他會發(fā)揮得比平時更好。 7、假如孩子第二天要參加重要活動,當媽媽觀察到孩子心事重重比較緊張時,媽媽最好當晚能在孩子床邊陪他入睡,睡覺前跟他講個故事或者和他一起閱讀他喜歡的書籍,疏解他內心的壓力,直至孩子睡著后再離開。 10、媽媽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說話的方式。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就是母親,所以,母親最清楚孩子的弱點在什么地方,假如母親在說話時經常直指孩子的弱點,以諷刺、批評或要挾,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這無疑是用最尖銳的武器在不斷刺傷孩子的痛處。孩子內心會很受傷害,因為這個傷害來自于他最親近的人。 12、總之,媽媽在家就是媽媽,不是職業(yè)女性,媽媽應該照顧好孩子的生活起居,關注到孩子內心的起伏變化,關心孩子的一舉一動,呵護好孩子幼稚的情感,培養(yǎng)好孩子的性格。假如希望自己孩子將來能夠超越自己,那么,再能干的母親,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表現(xiàn)得“無知”一點,表現(xiàn)得“笨”一點,表現(xiàn)得“遲鈍”一點,表現(xiàn)得“和風細雨”一點,這樣的話,孩子會很有成就感地感到他比他媽媽“有知”、“聰明”和“敏捷”,他覺得他每天都在超過媽媽,直到有一天,他真的超過了媽媽。 推薦閱讀:新學期家長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shù)? 不過癮?掃一掃過把癮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