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微課到底怎么做?應(yīng)該重技術(shù)還是重內(nèi)容?評判的標準到底是什么?這恐怕就無人能解答了?,F(xiàn)在的微課比賽就好比是把一堆人拉到大海邊,簡單介紹一下游泳的理論和技巧,然后就把這堆人扔到大海里,自己摸索游泳的技巧一樣,對于微課的理解和評價,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可以說是一千個老師心中,就有一千種微課。可是,微課是一個新生的事物,怎么就變成“應(yīng)該是......"了呢?老師們做事情喜歡首先把概念弄清楚,然后按照條條框框去做,可是我覺得對待微課應(yīng)該先允許各種形式的存在,然后大家一起評判效果好不好。效果好不好也不應(yīng)該只讓老師評判,學生才是最終的受益者。就跟廚師做飯一樣,難道不是消費者來評判,而是只讓廚師們進行評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