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山曾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說:“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退讓的智慧 周 禮 周末,與女兒下跳棋,棋局進(jìn)行到一半時陷入僵局,所有棋子都被堵死了。我絞盡腦汁,依然沒有想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此時女兒出乎意料地讓開了一條路,使得棋局柳暗花明,我們都找到了新的出路。雖然最終女兒以一步之差而敗北,但她并不難過。 事后,我問女兒:“你為什么會想到退讓,那樣不是很吃虧嗎?”女兒回答:“如果我不讓,大家都走不動。讓,也是為了我自己呀!” 女兒的回答令我萬分驚訝,也倍感慚愧。在我們成人的世界里,當(dāng)自己與別人的利益發(fā)生沖突時,首先想到的不是退讓,其結(jié)果是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越來越糟糕。其實,退讓不是弱者的表現(xiàn),而是智者的行為,是一種大修為,一種大境界,一種大胸懷,一種大智慧。 春秋時期,齊桓公從莒國返回齊國,任命鮑叔牙為宰相。面對這塊很多人垂涎的肥肉,鮑叔牙卻婉言謝絕了。他對齊桓公說:“論治國之道,我不及管仲;論禮儀效法,我不及管仲;論帶兵打仗,我同樣不及管仲。因此,請大王收回成命,委任管仲為宰相?!饼R桓公憤憤地說:“管仲先前曾跟隨公子糾與我作對,還射了我一箭,這樣的人,我不殺他就算很仁義了,又豈能重用他呢?”鮑叔牙說:“管仲之所以敢射您,是因為他忠于主子,大王若肯用他,他一定感激涕零,全心全意為您治理國家?!痹邗U叔牙的力薦下,齊桓公最終不計前嫌,讓管仲做了齊國的宰相。 鮑叔牙的讓,讓出了一段千古美談,使齊桓公更加信任他、賞識他,也使管仲愈加敬重他;齊桓公的讓,讓出了君主的賢名,讓出了一番千秋霸業(yè),使齊國兵強馬壯,人民安居樂業(yè)。 寒山曾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說:“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庇袝r,以退為進(jìn),往往更能達(dá)到目的?!叭桃粫r風(fēng)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退讓,不但使別人腳下的路變寬了,也使自己腳下的路越來越平坦,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可以從中獲得快樂與尊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