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春天,遂想起》朗誦的理解與藝術處理
一 舟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用88個字表達了一生的思鄉(xiāng)情愫。《春天,遂想起》則用短短的45行詩,在時間和空間的大跨度跨越中表達了對故鄉(xiāng)江南的鐘愛和急切的思念.
1、這篇作品的核心和高潮是: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特別是幾個”想”字,蘊含著復雜的情感,所有的糾結都在這個在字的重復表達中,把全篇的鋪墊到這里迸發(fā)出來.
2、歷史與現(xiàn)實各種意象的交替出現(xiàn)。美麗而悠久歷史的江南。這是“我”的鐘愛。
小杜的江南
蘇小小的江南
…….
吳王和越王的小戰(zhàn)場
(那場戰(zhàn)爭是夠美的)
逃了西施
失蹤了范蠡
……
乾隆皇帝的江南
3、一種糾結-------“從基隆港可以回去的”,但卻回不去江南
時間的漫長和短暫的描述加深了對“回不去”的焦灼
“三小時就到”江南.
而在許多表妹“走過柳堤”和“許多表妹就那么任伊老了”、“江南小女孩”也變成了“母親”。
4、畫面感的表達
特別這段: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濱一漁港,想起
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
(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走過柳堤,那許多的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噴射云三小時的江南)
煙雨迷蒙中,柳思搖曳、衣袂飄飄的一種夢幻般的回憶和幻覺。通過朗誦的音色和節(jié)奏的特殊處理把這種感覺表達出來。
5、幾個排比句的處理:
詩歌中有幾個排比句很難處理,處理不好在節(jié)奏和旋律上會有很不舒服的感覺。
遂想起多蓮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如果重音按常規(guī)都布置在“多蓮的”、“多菱的”、“多螃蟹”、“多湖的”上面,句子就很單調,沒有了生氣。所以在“多蓮的湖”、
“多菱的的湖”“多螃蟹的湖”這個短句中,有意拉長和加重了第三個“湖”字,在最后一個短句中拉長和加重了“江南”兩字。同時在節(jié)拍上把“多湖的”和“江南”的頓間拉長,把“江”和“南”兩個字音拉長、分開。是這個語段有了音樂感、有了變化和生氣。
再如: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風箏的
江南啊,鐘聲里
的江南
前邊的“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風箏”
用銜接緊湊和急迫的節(jié)奏,而之后的”的江南啊”拉開字音長度和字間間隔,使節(jié)奏變得緩慢凝澀。”鐘聲里的江南”則用一種補充說話式的節(jié)奏表達。
這種對比變化,使節(jié)奏和旋律變得豐富多彩。推動全詩歌情緒走向高潮。
6、幾處變奏的運用
在原來朗誦的旋律和節(jié)奏中突然轉為一種近似說話的旋律和節(jié)奏。使語流富于變化和藝術感。
如:
遂想起多蓮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吳王和越王的小戰(zhàn)場(這句話變奏)
(那場戰(zhàn)爭是夠美的)
想起
那么多的表妹,走在柳堤
(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b>(這句話變奏)
走過柳堤,那許多的表妹
就那么任伊老了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風箏的
江南啊,
鐘聲里的江南(這句話變奏)
(站在基隆港,(這句話變奏)
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