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枚(1716-1798),清代詩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蒼山居士,晚號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調(diào)做官,曾任江寧、上元等地知縣。三十三歲父親亡故,辭官養(yǎng)母,在江寧(今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筑室定居,著述以終老,世稱隨園先生。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及《補遺)》,《子不語))、《續(xù)子不語》等著作傳世。袁為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袁枚倡導“性靈說”,主張寫詩要寫出個性。此致尤蔭(字貢父)札內(nèi)容為謝尤贈畫,并贊其畫,記述朋友間切壁畫藝及朋友間相互激賞、互贈禮物之韻事。其書法靈動清雅,不事雕琢,自然閑適,正合于其“性靈”之主張。雖法度稍欠,而才情橫溢,亦為佳構。
|
|
|
來自: 雨林修養(yǎng)館 > 《明清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