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鹿茸哥 街角的一家雜貨店,寫下煩惱的信投進去,第二天就會在牛奶箱里收到回信。這家浪矢雜貨店,有個溫暖的雄治老爺爺,專門解答煩惱,真誠為你解憂,一直到去世。當然故事沒有那么簡單,雜貨店還來三個小偷,巧遇時空穿越,把“解憂”復活,于是交織著30年的故事,在作者東野奎吾精心布置的筆下,敘述的十分精彩,仿佛一部推理電影,把五個故事里所有的人事物,全部連接在一起。 【莫非這家就是“解憂雜貨店”】 煩惱,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經(jīng)歷,當你面對人生岔路口的時候,究竟有誰愿意靜下聆聽?,F(xiàn)代社會的飛速與淡漠,我們“煩惱”常常站在無人的街口,荒涼而落寞。浪矢雜貨店老板雄治說:“所有來咨詢的人,都是心里破了一個洞,重要的東西慢慢得從洞里流失”,所以,他必須認真對待這些“殘缺”咨詢者。正是他的這份堅持,讓他走出失去妻子的痛苦歲月。給人以生活信心,便能給自己生活力量。 當我們向別人咨詢煩惱時,心里往往有答案。只是需要一份認可,需要外力幫你推進。所以,聆聽,便是最好的解憂,而所有的回答,也不過是給你一股做決定的力量。往往是這股力量,會幫人度過最難的歲月,做出人生中很難但正確的決定。 《解憂雜貨店》中有五個獨立的故事。女運動員是該投入奧運集訓,還是應該放棄夢想,陪病入膏肓的男友走完最后一程?孤立無援的未婚媽媽是該把孩子生下來,還是絕情地拿掉小生命?少年應該與負債累累的父母一起潛逃,還是自己勇敢地去闖天下?長子是要繼承父親的魚店,還是追求自己的音樂夢? 女孩是要去做陪酒小姐賺取奮斗的資本,還是離開是非之地堅定走自己的路?每個人,都面臨的人生的岔口,這,何嘗不是每個人的困境?當我們面對困境的時候,誰是我們的“解憂者”。 雄治為什么那樣專注得要為人解憂?因為解別人的憂愁,就是救自己的困境。所以,故事的最后,三個窮途末路的小偷,也在“解憂”中,走出心靈的困境,迎來新生的光芒。 慢師傅想,每個人,在這個世界里都有憂愁困境。其實,如果我們以溫暖善意之心,給他們以幫助和寬慰,哪怕是一句鼓勵的話,也會有力量傳遞給對方。書店就是溫暖的地方,雖然沒有解憂功效,但是,如果你也經(jīng)歷著掙扎與抉擇,也許,在慢書房靜靜坐一下午,讀一讀這本《解憂雜貨店》,可能是一次治愈。 【關于書】 東野圭吾(ひがしの けいご,Higashino Keigo)日本推理小說天王。1958年2月4日出生于日本大阪。畢業(yè)于大阪府立大學電氣工學專業(yè),之后在汽車零件供應商日本電裝擔任生產(chǎn)技術工程師,并進行推理小說的創(chuàng)作。1985年,憑借《放學后》獲得第31回江戶川亂步獎,從此成為職業(yè)作家,開始專職寫作。早期作品多為精巧細致的本格推理,后期筆鋒愈發(fā)老辣,文字鮮加雕琢,敘述簡練兇狠,情節(jié)跌宕詭異,故事架構幾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長從極不合理處寫出極合理的故事,作風逐漸超越傳統(tǒng)推理小說的框架。 東野圭吾憑借今年新作《解憂雜貨店》,告訴我們,他不僅僅只是一個推理小說家,更是一個純文學作家。這次他選擇的,是生活中最平凡的片段:這是一個能夠為人們答惑解憂的雜貨店,一所孤兒院,一位老人,三個小偷,還有近十位被各種憂愁困擾的男男女女。五個看似獨立,實則卻有著千絲萬縷關聯(lián)的故事。是否在傳達這樣的信息:時間是解決所有憂愁的良藥。一切迷惘困惑,都能在時間中找到答案。 【文字摘選】 人與人之間情斷義絕,并不需要什么具體的理由。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已經(jīng)離開的結果,事后才編造出的借口而已。因為倘若心沒有離開,當將會導致關系破裂的事態(tài)發(fā)生時,理應有人努力去挽救。如果沒有,說明其實關係早已破裂。 這么多年咨詢信看下來,讓我逐漸明白一件事。很多時候,咨詢的人心里已經(jīng)有了答案,來咨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所以有些人讀過回信后,會再次寫信過來,大概就是因為回答的內(nèi)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樣。 滿腦子天真想法的人,在社會上吃點苦頭也是好事。 “不管是騷擾還是惡作劇,寫這些信給浪矢雜貨店的人,和普通咨詢者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內(nèi)心破了個洞,重要的東西正從那個破洞逐漸流失。證據(jù)就是,這樣的人也一定會來拿回信,他會查看牛奶箱。因為他很想知道,浪矢爺爺會怎樣回復自己的信。你想想看,就算是瞎編的煩惱,要一口氣想出三十個也不簡單。既然費了那么多心思,怎么可能不想知道答案?所以我不但要寫回信,而且要好好思考后再寫。人的心聲是絕對不能無視的?!?/p> 我的回答之所以發(fā)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樣的回答都沒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