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昵稱1297235 2014-08-10
手術的時間定在6月27日早晨8點,按照醫(yī)院的規(guī)定,我們必須6點半就到那里辦理入院手續(xù),做一些術前準備工作。我們凌晨4點半就從床上爬起來,最后整理檢查一下待產包,LG則狠狠吃了一頓飽飽的早餐,對他來說這將是人生中最漫長的一天。鎖好家門,走進墨爾本深冬的黑夜的時候,心里開始忐忑不安。5點47分,LG發(fā)動了車子,向醫(yī)院開去,一路上,本來話很多的他變得沉默寡言,我猜他大概很想問問我是不是很緊張,不過又覺得這個問題其實毫無意義。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轉到主路上,路上的車子漸漸多了起來,許多人為了生活不得不這么早早起來四處奔波,而我們,正要去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到了醫(yī)院,停車場里空空蕩蕩,LG找了一個離電梯最近的位置停好車子,事后他說,他連停車的方向也反復琢磨過,讓我下車、上車最為方便。所謂的住院手續(xù)是異常簡單,就是在醫(yī)院的前臺簽了張付費的單子,因為第12周我們就把自己的詳細信息交給醫(yī)院的產房了,我認為這種安排很貼心,因為到了寶寶發(fā)動的時候,準媽媽們早就疼痛難忍,準爸爸手忙腳亂,哪里還有什么心思填那些病史表格。辦完付費手續(xù),我們被領到病房,房間不大,放了一張大病床之外幾乎就沒有多少位置,不過設備和裝潢都很不錯,乍看上去像個四星賓館的房間。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只有墻上的血壓計和其它設備才提醒你這里其實是個病房。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醫(yī)院安排了陪同助產士,是一位韓國裔的美女,她將陪著我經歷生產的全過程。我換上了手術袍子,手上腳上都套上了標志環(huán),LG也換上了手術室的衣服,手上套上貼有我名字的標志環(huán),還帶上了一頂小紅帽,這是這家醫(yī)院分配給參觀人員的顏色。很快就有一位工作人員推來了一輛推車接我去手術室,我躺在上面,他們馬上給我墊上枕頭,蓋上烘暖的毯子和床單,韓國美女推著嬰兒暖箱,老公提著照相機,一行四人浩浩蕩蕩向手術室走去。手術室外邊是一個很大的準備室,一個個小隔間里躺了十幾個病人等待手術,我被推到了最靠墻邊的一個隔間,LG說這大概是準備室里的“總統(tǒng)隔間”,因為那里擺了一套爺爺輩的錄像機,旁邊塞滿了各種電影錄像帶。還沒等我把那些錄像帶的名字看清楚,麻醉醫(yī)生帶著他的助手來到我面前,自我介紹后簡單說了些麻醉風險,其實他已經知道我是外科醫(yī)生,所以說到最后都笑了。手術過程需要在手臂靜脈內插一個比較粗的套管針用于輸液,圖中是他先在靜脈穿刺的部位打上局部麻醉,然后再插套管針的時候就一點也不痛了。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很快我們就進入手術室,里面已經站了九個人,主刀醫(yī)生和助手、洗手護士、巡回護士、兒科醫(yī)生、麻醉醫(yī)生和助手、兩個助產士,比國內相應手術的陣勢大不少。手術室的角落是一臺嬰兒復蘇臺,韓國美女和另外一位助產士就站在旁邊準備迎接寶寶。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這張手術器械臺上擺著的就是人見人怕,神憎佛厭的產鉗,剖腹產手術中會用到產鉗,不過因為在醫(yī)生的直視下操作,力道和手法都容易把握,所以非常安全,而自然生產過程如果用到產鉗,因為醫(yī)生無法直接看見,操作中更需要常年積累的經驗和手感,的確有一些風險。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手術前正在清點器械,背對著就是洗手護士,在手術中負責傳遞器械,護士里面只有她的手是徹底消毒的,這也是這個名字的由來。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麻醉助理打開了麻醉包,麻醉醫(yī)生準備消毒。

(以下有些麻醉和手術照片可能會引起不適,請大家有所心理準備)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我坐在手術臺上,把背部弓起來,麻醉醫(yī)生消毒完畢后給我罩上無菌敷貼,然后開始用手指在脊柱上定位,這個時候巡回護士給我蓋上一條毯子,用手緊緊地扶住我的肩膀。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脊椎(Spinal)麻醉需要把麻醉劑直接注入脊椎椎管,因為用到的套管針比較粗,所以需要先打局麻。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麻醉醫(yī)生先刺入一根比較粗的套管針,然后再從套管針當中插入一根更細更長的針頭,最后在這根針頭當中再插入一根極細的管子,他就利用這根管子把麻醉劑送入椎管內。打完之后麻醉醫(yī)生就取出針頭,不象硬膜外麻醉,這種麻醉方式只需注射一次麻醉劑,不需要保留一根管子。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雖然作為一名醫(yī)生曾經在手術室度過了許許多多的日日夜夜,今天卻是第一次躺在手術臺上,感覺頗為怪異,心情也有些緊張,LG看到我不停發(fā)抖,就湊過來不停安慰我。這次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被麻醉的滋味,主刀醫(yī)生對我說,你不會感覺到痛,但是應該有些其它感覺。開刀之前,他們在我的面前攔起一塊無菌鋪巾,我就什么也看不見了,過了一會,響起了“滋滋”聲,傳來一股電刀的味道,我才意識到皮膚已經切開,看來麻醉效果真的很好,自己一點感覺都沒有。旁邊LG問麻醉醫(yī)生,這味道不是就是電刀的味道,麻醉醫(yī)生說,既然你都知道答案,我就不回答了,然后跟他解釋,和普通手術刀相比,電刀可以在切開組織的時候,將小血管凝結,大大減少手術出血量。手術開始大概五分鐘,我們的小馬駒就來到了外面的世界。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麻醉醫(yī)生這時候取下了我面前的無菌鋪巾,眼前是一副令人震撼的場景:在手術無影燈的照射下,小馬駒橫空出世了!主刀醫(yī)生把住小馬駒,他的助手準備剪斷臍帶,這是小家伙跟我的最后的身體上的聯(lián)系。然后主刀醫(yī)生把小馬駒遞到我面前,讓我摸一下,我覺得他真的好嬌嫩,一時無從下手,主刀醫(yī)生說,你就摸摸他的手好了。我摸了摸小馬駒細膩光滑的小手,一時還是無法相信眼前就是現(xiàn)實,而不是夢幻。主刀醫(yī)生隨后把小馬駒交給兒科醫(yī)生。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兒科醫(yī)生馬上在寶寶的手腕和腳踝套上寫有我名字的標志環(huán)。這些標志環(huán)一旦套上去就很難取下來,除非用剪刀強行剪斷。住院期間護士每天都會檢查這兩個標志環(huán),她們說如果有兩個環(huán)都不見了,他們就會排查整個樓面的寶寶,確定歸屬無誤,畢竟“貍貓換太子”是全世界所有媽媽都恐懼的事情。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兒科醫(yī)生給小馬駒臍帶上夾上一個夾子,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LG出場,完成最后象征性的剪臍帶工作。寶寶腿上的血跡是從臍帶斷面流出來的,他自己可是沒有受一點傷哦。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兒科醫(yī)生接著給他做了全面檢查,小家伙非常健康。助產士抓緊時間打了一針維生素K,然后就把他包好放在我的胸前,LG也趕緊湊過來,一家三口緊緊抱在一起,這時候,主刀醫(yī)生還在進行縫合。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20分鐘后手術結束,LG一個人先回到病房,我和小馬駒一起被送到恢復室,在那里麻醉助理照顧我,給我遞上冰水和吸管,吃了止痛片。而韓國美女就抱著小馬駒,給他喂了第一次奶。小家伙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估計還在迷茫困惑當中,所以折騰了半天,只吃了5個毫升。

回到病房里,LG早已等候多時。幾個人忙活著把我從推車轉移到床上,LG無處插足,就只好到門口看躺在暖箱里的小馬駒。我在床上落定好之后,韓國美女就把小馬駒帶去稱重,3.065公斤,不胖不瘦,正合我意。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中午時分,送來了午餐,韓國美女本來大力推薦我吃點清淡一點的三明治什么的,不過我這時候胃口早已恢復,就盼著午飯大吃一頓了。咱的第一頓“月子餐”的主菜是意式烤雞肉配土豆泥和西蘭花,一個白花菜的濃湯,一份水果色拉,一個小面包、一盒冰淇淋、一盒橙汁。雖然是配送的盒飯,無論是烹調還是裝盤是比較講究的,所有的熱菜都放在保溫容器里面,冰淇凌則放在保冷的容器里面。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LG公司里的同事也送來一盒鮮花。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三口之家的第一天只能用天旋地轉、雞飛狗跳來形容。按照要求,LG每隔三個小時就喂一次小馬駒,每次是11毫升,中間還要給他換尿布。雖然看過無數換尿布的視頻,也在產前課上反復觀摩,還在洋娃娃身上實踐了一次,真的需要給自己兒子換尿布的時候,LG還是弄得手忙腳亂。小馬駒也決定給這個新爸爸來個下馬威,很快就把醫(yī)院給的那套衣服尿濕了,幸虧我們還帶了兩套備用的,趕緊換上。LG畢竟是phD出身,很快就琢磨出一些換尿布的小竅門,一次換得比一次好。還想到一個辦法:把尿濕的衣服在衛(wèi)生間里洗干凈,然后晾在換尿布的架子上,時不時還用電吹風吹吹。這樣我們總算不必擔心小馬駒沒衣服穿了。

兒子一出生就開始顯擺自己的消化功能,吃了兩頓奶之后就開始排胎糞,這些積累在小馬駒腸子里的胎糞就像柏油一樣,非常粘稠。LG用了十幾張濕巾去擦,效果不大,試著用廚房紙沾水去擦,效果更差,這位老兄幾乎要哭出來了,好在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總算差不多擦干凈了。小馬駒似乎就是準備測試一下爸爸,一連串又排了5次,LG弄得是哭笑不得。

到了晚上,LG已經累得幾乎要垮掉了,夜班護士好心說,要么把小馬駒推到育嬰室她來照顧,這樣我們可以休息得好一點。她說自己現(xiàn)在在病房,不過以前就在育嬰室工作,有幾十年經驗,LG也沒多想,就謝絕了人家的好意。他說再苦再難,自己的孩子也要自己帶。

這是第一天的小馬駒躺在醫(yī)院嬰兒床上的照片: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最后發(fā)一張12年前的老照片,懷念一下自己在手術室的日日夜夜。畫面右邊是我,左邊是我的助手。

洋洋生產日記(上篇)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生完之后就正式進入“坐月子”的過程。這“月子”并非中華國粹,其它文明古國也有類似的東東,比如印度、希臘,當然其中的花頭遠比不上咱們,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忌諱,如果你打算全部遵守的話,基本上除了豬蹄和鯽魚就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吃了。產后恢復是個非常重要的經歷,也正因為重要,所以更要遵循科學,而非各種似是而非或者莫名其妙的“媽媽例兒”。有些“媽媽例兒”還改頭換面通過名人之口、育兒經等四處流傳貽害四方。僅舉其中一例,現(xiàn)在非常流行的一個做法就是坐月子不喝水而是只喝米酒,據說可以幫助排出身體內的水分。其實只要對人體水和電解質的代謝有所了解就知道那純屬無稽之談,這樣的做法不但無益,米酒中酒精反而可能會損害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其實只需正常飲食加上體內激素的變化就可以讓孕期儲存在體內的水分排出。以我自己為例,孕前體重為47公斤,生產前體重為59公斤,生產后兩周體重就降低到50公斤,第17天下降到49公斤?!霸伦印逼陂g毫無根據的忌口對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影響尤其巨大,只有均衡飲食才能提供新生兒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按照醫(yī)院的常規(guī),剖腹產后會在醫(yī)院里住上五天四晚。房間里有一個小冊子,里面是從周一到周日的菜單,每天有三個主菜可供選擇。這是我第三天的晚餐,主菜是泰式咖喱雞,后面幾天我胃口越來越大,點的東西越來越多,當然吃到最后就發(fā)現(xiàn)有些過高估計自己的胃容量了,幸好有LG在,把整個餐盤上的東西打掃得干干凈凈,一點兒也不浪費。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這是第四天的晚餐,主菜是托斯卡(意大利的一個地區(qū))燉羊肉,味道不錯,當然最贊的還是百香果意式奶凍,看來餐廳自詡的意大利風并非浪得虛名。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說完了自己的吃飯問題,再來說說寶寶的吃飯問題。因為是擇期剖腹產,所以產后只能先給他喂配方奶粉。醫(yī)院里提供一次性的奶瓶、奶嘴,對于前幾天的寶寶來說,這些一次性的奶瓶奶嘴非常好用:瓶身細長,刻度準確,有助于精確控制喂奶量。那些買來的奶瓶因為瓶身粗短,刻度比較粗略,反而不太適用。在這里也第一次看到了事先沖好的配方奶粉,包裝在90毫升的密封無菌瓶內,打開搖晃幾下就可以直接喂給寶寶,當然開蓋之后必須冷藏保存,而且24小之內必須吃掉。第一天的時候因為寶寶胃口實在太小,眼看24小時到了,還有小半瓶剩在那里,LG本著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就一仰脖子給喝下去了,我問他味道怎樣,他說,太難喝了。想必是廠家為了便于寶寶消化,把牛奶中的蛋白質打碎(相當于預先消化)了緣故。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剛從冰箱里取出來的奶溫度比較低,護士們教的辦法就是把奶瓶放在熱水里面浸一下,等奶瓶摸起來有些溫的時候就可以喂了。以前總以為寶寶吃的東西最好能夠跟體溫接近,后來才意識到其實寶寶沒有那么挑剔,只要溫度不是太低就可以了。溫奶的溫度絕對不可以過高,否則新生兒的消化道黏膜就會燙傷,一個原則就是寧冷勿熱。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新生兒的消化系統(tǒng)就像一部新車,需要一個磨合過程,喂奶量應該逐日增加,讓他們的腸胃有個漸漸適應的過程,下面就是兒科醫(yī)生給的一個喂奶量的指南:剛出生的寶寶第一天的量30毫升每公斤體重,然后每天增加30毫升,到了第六天就可以達到180毫升每公斤體重。小馬駒的出生體重是3公斤左右,這樣算下來第一天的喂奶量是90毫升,如果三個小時喂一次,每次就是11毫升。11毫升聽起來好像只有那么一點點,也就是兩個茶匙的量,剛開始喂的時候還是讓LG頭疼不已,小家伙含著奶嘴卻不知道該咋辦,折騰半天,連兩個毫升也喂不進去。好在人家學習能力強,到了第二天就吃得像模像樣了,22毫升的奶沒幾分鐘就全吃掉了。

這里要說一下我對母乳喂養(yǎng)的觀點,如果媽媽的產乳量足夠,喂養(yǎng)過程順利,自已也很享受這個過程,那么母乳無疑是寶寶最佳的食物。如果自己對母乳喂養(yǎng)感到很有壓力,那么配方奶粉也是一個很好的替代,選擇配方奶粉的媽媽也不必有任何心里負擔,配方奶粉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比如喂養(yǎng)量容易控制,含有寶寶生長需要的所有營養(yǎng)成分,無需額外補充任何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作為親朋好友,則應該理解新媽媽們正面臨各種生理、心理壓力,對她們做出的任何選擇都要支持,幫助她們順利度過這個過程,畢竟媽媽身體健康心情快樂才是寶寶順利成長的最重要因素。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住院的這幾天墨爾本的天氣一直又冷又濕,開完刀的第一天,我只能躺在床上,全靠LG照料小馬駒,一輪又一輪無休止地喂奶、換尿布。還要不斷地把小家伙尿濕的衣服洗凈、晾干。到了晚上,雖然病床足夠寬,但是我的一只手臂上還插著補液的套管針,LG擔心會碰到,所以堅持不肯睡到床上,就窩在旁邊的沙發(fā)上過了一夜,夜班護士看不下去了,說她們可以代為照顧一下小馬駒,讓我們好好睡個覺,LG還是婉言謝絕了。到了第二天下午,LG終于吃不消了,才開始躺在病床上睡覺?;叵肫疬@段時光,LG說下面的這張照片應該是當時心情的最佳寫照。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第三天的時候我自己的情緒開始劇烈波動,開始極度擔心小馬駒,擔心老公沒有抱穩(wěn)它,擔心他睡覺的時候毯子蒙住鼻子等等。LG開玩笑說,小馬駒長大就要成家,就會離開我們,我一聽居然哭了出來。還好產前課的時候護士們早就交待過,這是典型產后反應,叫做“第三天憂郁(Third Day Blues)”,罪魁禍首當然就是體內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LG不停安慰我,果然睡了一覺之后,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艱難的時候小馬駒總是鼓舞我們的力量,小家伙每次睡醒之后都要伸伸懶腰,這個“舉火燒天”是他的招牌動作之一,直到今天依然樂此不疲。每到這個時刻我們兩個人都會圍在他的小床旁邊,一起享受這個歡樂時刻。小馬駒出生在冬天,墨爾本濕冷交加的天氣讓LG憂慮不已。生產前逛嬰兒用品店的時候,他就專門盯著那些厚衣服或者保暖的毯子看,生怕小家伙生下來會凍著。其實他自己也知道,新生兒的新陳代謝水平比成人高很多,身體會不斷產生很多熱量,他們不怕冷,倒是很怕熱,可是一旦寒風吹起的時候,他就把這些忘得一干二凈。醫(yī)院病房溫度大約是20攝氏度左右,比中國北方冬季采暖地區(qū)的室內溫度還低一些,護士們推薦的著裝就是一件小背心+連體衫+一塊法蘭絨的包布+一條對折的棉線鏤空毯子。LG開始還把手放在小馬駒的后背試試溫度,一天下來就不再擔心他的保暖問題,時不時還把棉線毯子拿掉,說是讓寶寶散散熱。有些新手媽媽或者爸爸或者家中長輩依靠摸寶寶的小手來判斷冷暖,其實這是不對的,新生兒手腳血液循環(huán)不好,摸起來總是冷冰冰的,要等到兩周之后才會好轉,正確的辦法是隔著寶寶的連體衣或者內衣摸他們后背的溫度,如果是暖暖的,就說明沒有問題。

新生兒神經發(fā)育還不完善,睡眠中雙手一些不自主的運動會把自己吵醒,所以世界各地媽媽們一般都是把寶寶們包起來讓他們睡覺。國內傳統(tǒng)的做法是包“蠟燭包”,就是寶寶用棉被包起來然后用帶子纏緊。這其中有不少安全隱患,首先帶子本身就會增加新生兒窒息的風險,很多國家規(guī)定嬰兒服裝上帶子長度不能超過15厘米。其次,把寶寶腿部捆住可能會影響髖關節(jié)的發(fā)育。寶寶的髖關節(jié)與成人不同,雙腿伸開后就像青蛙一樣,平時應該盡量使其處于自然放松的位置,強行并攏捆在一起可能會導致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現(xiàn)在一般的做法就用一塊方巾(1.2米左右見方)來包寶寶,包的辦法有許多種,總的原則就是把他們的上肢包住,讓下肢有足夠的活動空間。LG覺得護士們教的辦法不好掌握,而且不太好看,自己琢磨出一個新包法,包出來的輪廓呈五邊形,這位老兄就把自己的方法美其名曰“鉆石包法”。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小馬駒還在我肚子里的時候,LG就很擔心寶寶的聽力問題,因為每天早晨他在門口和我說再見的時候,小家伙總是在我肚子里拳打腳踢一番。LG說,這家伙的聽力好像太靈敏了,啥都能聽見,以后我們秘密都被他探聽去了。第四天的時候,病房里來了一位非常和藹可親的女士,推著一輛裝了好些設備的推車,她是給小馬駒做聽力測試的,測試結果證明了老公的顧慮,果然非常靈敏,看來我們家多了一個小小的“包打聽”,我們以后說悄悄話要格外小心才行。下面照片就是小馬駒正在做測試,他身上的包被正是老公自創(chuàng)的“鉆石包法”。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寶寶的洗澡問題一直是我們的顧慮之一,第三天晚上護士給我們做了一個現(xiàn)場演示。她說寶寶們對洗澡多少都有些顧慮,所以盡量選擇喂奶的時候給他們洗澡,換好尿布后先喂一半,給他們定定神,洗完之后再喂另外一半,讓洗澡成為一個愉快的經歷。洗澡之前可以先給寶寶洗個臉,洗臉時候要設法洗掉他們眼角的眼屎,護士教的辦法是拿一個小毛巾的角輕輕從寶寶的眼睛內側向外側抹過去,抹完一次就換一個角。給新生兒洗頭是個很有挑戰(zhàn)的事情,經驗老到的護士一只手像抱橄欖球一樣抱住寶寶,用另外一只手就能洗得干干凈凈。新手爸爸媽媽感覺有些困難的話可以兩人合作,一人抱住寶寶,一人給他們洗頭。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以前覺得一般的寶寶可能都不太喜歡洗澡,護士說,只要水溫合適,寶寶就會很喜歡。根據我們從小馬駒那里得到的經驗,水溫控制在34-37攝氏度比較合適,同時室內也要暖一些。一只數字水溫計肯定是很有幫助的,不過把寶寶放下水之前,還是要自己把整個手放進去試試,以手腕內側感覺舒適為準。果然,當護士把小馬駒放進澡盆的時候,本來手腳都緊張地蜷在一起的他突然一下子放松了,閉上眼睛,美美地享受,大概這盆溫暖的洗澡水讓他回憶起在媽媽肚子里的美好時光。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把寶寶從水里抱出來之后必需馬上用大浴巾包起來,然后抱在懷里讓浴巾把水分吸干后再給寶寶換上尿布,穿上衣服。洗澡過程中護士善解人意地提出幫我們拍照片,我們倆就裝模做樣地站在澡盆邊留下了這張照片。新爸爸的手法畢竟不夠老練,寶寶這時候有些緊張,睜開了雙眼。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不過回家稍作操練之后,我們已經能夠把小馬駒侍弄得舒舒坦坦了,有圖為證: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第五天早晨我們迎來了最后一個挑戰(zhàn),就是開車把小馬駒帶回家。LG連續(xù)幾天都沒睡好覺,從醫(yī)院到家不過十幾公里,如今看來卻格外艱難。出院的時候護士又讓我吃了一次止痛片,我自己也穿上了理療師給的一條彈力腹帶。LG早就提前把比較重的行李裝進車里,跟護士們告別之后,LG抱著小馬駒,我背著一只隨身小包向200米外的停車場走去,電梯里碰到的人都恭賀我們,讓我感覺特別溫暖。經過醫(yī)院前臺的時候,看見旁邊的沙發(fā)上坐著好幾位年邁的病人,一下子非常感慨,生命就在這么狹小的空間里經歷著起點和終點!

我們提前兩個星期就給車子裝好了兒童安全座椅,新生兒身體非常柔軟,所以必須臉朝后像宇航員一樣半躺半坐在安全座椅里面,這樣碰到緊急剎車的時候,慣性也只是把他們推向椅背,不會導致意外。LG把小馬駒放在座椅里面,抽緊安全帶,小家伙就穩(wěn)穩(wěn)當當地坐在里面了。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車子上路之后,伴隨著輕柔的顛簸和搖晃,小馬駒進入了甜甜的夢鄉(xiāng)。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到家之后,LG抱著小馬駒把家里所有的房間都看了一遍,還給他說了每個房間的用途,小馬駒對于這套待客之道顯然不太受用,根本沒心思看也沒心思聽,很快就睡著了,我們只好把他放進小床里面。安頓好之后LG退后一步,突然笑出聲來,他說,小馬駒也實在太小了!我湊過來一看,果然,小家伙在空空蕩蕩的小床上只占了那么一個小小的角落。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到家之后,太陽也露出了久違的笑臉,陽光透過窗簾灑在小馬駒的臉上,也許這正昭示光明的未來在等待著他。。。

洋洋生產日記(下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