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口瘡(又叫羊胡瘡,在口內(nèi)叫口腔潰瘍):醋、蒸餾水等量攪勻,涂患處,一日5次,連用2-3天,可消炎止痛,效果極佳。 ? @ 咽喉痛(咽部干燥疼痛、有異物感,急、慢性均可):用綠茶葉泡濃茶約2兩水量,加入半兩蜂蜜攪勻,每日分幾次漱喉并慢咽下,每日一劑,連用3-5天,消炎鎮(zhèn)痛,濕潤(rùn)咽喉,治急、慢性咽喉炎。忌吃煙、酒,一切有刺激性食物。 ? @ 扁桃體炎(嗓子二側(cè)發(fā)起紅腫、痛、一般多發(fā)于著涼后):黑木耳一兩,炒干研成粉,每次用半調(diào)羹粉與蜂蜜調(diào)勻口服,一日二次連服5天永不再發(fā)(此方在扁桃體炎正在發(fā)作時(shí)用)。 ? @ 聲音啞(咳嗽、講話太多、唱歌、內(nèi)火大等原因引起的音?。弘u蛋一只、打入碗內(nèi),加醋一條羹、攪勻蒸熟食用,一日一劑,連吃2-3天,聲音響亮。忌辣。 ? @ 口臭:蘆根*(鮮、干均可)一兩,煎湯一碗加冰糖適量?jī)?nèi)服,一日一次,早晨空服,連服一星期。清火解毒,治內(nèi)熱胃火。 ? @ 魚刺卡喉:較輕者用好醋喝一口即可。如果不行,可用鴨口水一調(diào)羹喝下,魚刺可自動(dòng)化掉。(取鴨口水法:用一片生姜,放入鴨嘴內(nèi),再將鴨倒吊,鴨即流口水)。 @ 巧治嗓子疼方: (1)口含一小口香油,(最好仰臥姿勢(shì))隨著唾液的增多,徐徐咽下,早晚各一次。有特效。 (2) 米醋15克、加水30克煮沸,放入金銀花5克、桔梗2克,煎3--4分鐘,濾出藥液。另取雞蛋一個(gè)打小孔,導(dǎo)出蛋清,入藥汁中攪勻放火上熬成膏,用時(shí)挑一小塊含口中,每隔20分鐘含一次。 (3)泡濃茶一杯,加蜂蜜一羹匙,攪拌均勻,以此液漱口或口含,每半小時(shí)一次。 @ 治脫眉、脫發(fā)方:骨碎補(bǔ)(又名毛蓋)泡酒,外擦。 @ 治口干舌燥方: (1)每天每噸吃大蔥,每噸吃一棵,炒菜多放蔥,堅(jiān)持三個(gè)月即愈。 (2)老人夜間口干可取枸杞子30克,洗凈后,徐徐嚼服。 (3)枸杞子30克、麥冬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二次,連服3--4劑即愈。 (4)太子參20克、沙參15克、玄參15克、黃芪20克、麥冬12克、玉竹12克、烏梅15克、五味子10克、茯苓15克、山藥20克。文火水煎二次,每日一劑,早晚各一次,服5--7次即愈。 (5)將枸杞子洗凈備用,用時(shí)取一粒含舌心上,幾分鐘即生津液,睡前含之,夜間不渴。 (6)推拿法。先施以捏法,沿脊柱從長(zhǎng)強(qiáng)穴捏起,直至大椎穴;然后用兩掌根部從大椎穴兩旁沿膀胱經(jīng)從上而下緩慢平推至胝部,如此往復(fù),不少于30分鐘,每天一次,五天一療程。 (7)枸杞子20克、白菊花3克。早晚當(dāng)茶飲,沖服。 @ 治咽喉痛、鼻腔干燥方:蘿卜、甘蔗各500克(切成小塊)、金銀花10克、竹葉5克、玄參10克、生地15克。水煎煮,取汁加點(diǎn)糖,代茶頻飲,其味清香可口,數(shù)日可愈。 @ 治咽喉炎方: (1)取沒有削皮的蘿卜3個(gè),洗凈切片,加水250升放鐵鍋中煮沸10--15分鐘,然后取汁冷卻,加入適量蜂蜜攪拌后,飲時(shí)慢慢蔌喉咽下,每日2--3次,連服3--4天即愈。 (2)將生鴨梨2個(gè)洗凈去核(不去皮)切成塊狀,加食鹽3--4克放15分鐘可用,每次含一塊慢慢嚼細(xì)吞咽,每日4--6次。 (3)按壓小商穴可止痛。雙手大拇指指甲掌面三角處既是小商穴左右手大拇指互相點(diǎn)壓,使局部有觸痛感才有效,堅(jiān)持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鐘,1--2天見效,2--3天即愈。嚴(yán)忌煙酒等刺激物,多飲白開水。 (4)用上下牙齒咬左右手虎口,各咬100下(咬到能忍住疼為度),口水可吐掉,每日二次,當(dāng)即可減輕病痛。 (5)當(dāng)歸、生地、赤芍、川芎、桔梗、射干、元參各10克、丹參12克、紅花9克、桃仁9克、甘草6克。如口干加石斛10克、胖大海2枚;咳嗽加杏仁10克、川貝5克。每日一劑,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6)用雙手提起兩耳尖部分,有節(jié)奏的連續(xù)上提100下之后,喝點(diǎn)白開水或桔汁,一天三次,自愈。 (7)起床后、睡覺前,口含一小口香油,隨唾液徐徐咽下,3天見效。 @ 治糜爛唇炎方:麥冬10克、茯苓10克、生苡米10克、生地15克、白茅根15克、黃連2克。水煎服,每日二次,2--3天即愈。 @ 治口瘡方:吳茱萸100克,研成細(xì)末,將少量醋煮開2--3分鐘,晾好,用醋和吳茱萸末調(diào)成泥狀,晚上貼兩只腳心,用繃帶纏好,次日解下,即愈。 @ 治口角炎方:用少量開水加入鹽,融成濃鹽水,用棉簽蘸之涂患處,每天數(shù)次,幾天就好了。 @ 治流口水方: (1)用吳茱萸研末以陳醋調(diào)敷腳心。 (2)將明礬15--20克研末,用開水沖開,再加溫水調(diào)成35--40°(水沒腳跟為宜)每日一次足浴,2、3次即愈。 @ 治口舌生瘡方:細(xì)辛1克、黃連2克、吳茱萸1克。將上藥研成細(xì)末,用醋調(diào)成糊狀,敷于肚臍眼內(nèi),用膠布固定,每日換一次,連續(xù)3--5天即愈。 @ 治口腔潰瘍方: (1)用維生素b10毫克加維生素c100毫克,壓碎成粉末,拌勻后用棉球蘸藥末,放入潰瘍面,咬合5--10分鐘。一般3--4次即愈。 (2)蜂蜜25克、綠茶1克、五味子10克。先將五味子加水400毫升煮沸10分鐘,加入綠茶、蜂蜜,五分鐘后,分二次徐徐咽下,連續(xù)三天。 (3)用蜂蜜30克、硼砂3克。將其拌勻,涂抹患處,每日三次,連用3--5天。 (4)晚飯后,溫水漱口,用半羹匙蜂蜜含2分鐘,咽下,重復(fù)2--3次;連續(xù)兩天可愈。 (5)將“云南白藥”涂于患處,每日3--5次。 (6)三顆針30克、野菊花15克、馬齒莧30克、甘草9克。水煎兩次,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一劑。 (7)口嚼生黃瓜,每日三次,每次100克,嚼時(shí)有意把汁敷往患處,每次20分鐘。 (8)取核桃殼10克左右,水煎服,一日三次,連服9天即愈。 (9)將綠豆放入非鐵鍋內(nèi)冷水浸泡20分鐘,再煮沸5分鐘,沖入備好的雞蛋碗中,成為蛋花狀,飲用。每日早晚各一次,三天即愈。 (10)將蘋果連皮切成6--8塊,加水煮,鍋開后即取出連皮吃下,每天一次、一個(gè)。7天即好。 (11)冰片75克、枯礬50克、兒茶100克?;旌涎谐赡?,裝瓶備用,用時(shí)取少許涂于患處,半小時(shí)內(nèi),局部保持干燥,而后可漱口。每日2--3次,2--3天即愈。 (12)將洋鐵葉子根,剪碎,用醋泡24小時(shí)后,用藥棉蘸之涂于患處。1、2天即愈。
![]()
|
|
|
來(lái)自: 子孫滿堂康復(fù)師 > 《口腔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