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做投資還是投機,簡單的估值方法必須掌握一些。不會估值的人不知道股票是貴是賤,便宜不便宜,是否值得買入或持有。但說起估值,它根本就不是一門嚴肅的科學。估值從來不是簡單的數(shù)學計算,如果是的話,在市場中賺錢就太容易了。
估值的方法有很多,介紹它書籍有很多種。本質上都要去估算企業(yè)未來的發(fā)展和盈利情況,原本不是外行人能夠參與的游戲。人們能夠做到的,只是基于現(xiàn)有的企業(yè)歷史資料,以及網絡上其他人的分析對公司未來經營狀況做大概的推算。但鑒于計算股票目標價值時要綜合PE去考慮,而怎么給PE更是一個靠拍腦門決定的事情,因此估值的隨意性又增加了一層。
一只股的合理估值到底多少合適,沒人說的清楚。使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得出的結果自然是不同的,但即便使用相同的估值方法,不同人估算出來的價格亦難相同。對于同一個人而言,在一年內的不同時間里——隨著市場不停的變化波動,給出估值也是不停變化的??春靡恢还桑J為它估值很低,于是買入,可持有幾個月之后,它的價格不僅沒漲,反而跌了不少,而且絲毫沒有止跌的跡象,我想大部分人會選擇認虧出局,堅持下去的人很少,而加倉的人更少。當然,如果當初的判斷是對的,加倉就是對的行為,但市場中沒人敢保證自己的判斷就100%的正確,尤其在處于黑暗之中看不到絲毫亮光的情況下,自我懷疑是肯定的。更進一步說,與那些有勇無謀的壯漢相比,理性的智者更容易自我懷疑。既然懷疑自己當初的判斷,再不清倉就太愚蠢了。于是,賣吧!
股票的價值與價格,雖然緊緊相關,但也會相差萬里。市場上的價格反應出的更多是人們的預期,即情緒的變化。而股票的核心價值,作為拴著狗的那條準繩,價格只能隨它波動,理論上終有一天價格會回歸到其本身的價值。但這種說法難免對于浪漫,即便它是對的,實踐的意義也不是很大。因為很難說這個“長期”到底是多久。沒人知道這個時間段是一個月還是三年,而等待往往會成為煎熬,尤其在在看著其它股票漲而自己持有的股票下跌的時候,堅持就變得更加困難。而有時,看著自己看好的其它股票上漲,而持有的這只股卻跌跌不休,不去換股就會成為“看起來很傻的行為”。那么就換吧!可是,誰能保證換了就對呢。面對市場,人們總是如此的渺小和無能。
市場的魅力是無限的。它的魅力既來自于人們對它的瘋狂,也來自于它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意味著任何事情都能夠發(fā)生,而人類骨子里好賭的傾向,促使人們樂此不彼的猜測股票的走勢,不停的做出預測,然后不停的修正它,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充滿激情和斗志。然而市場不是兒戲,它的內心冷酷和貪婪,它就是人性本身。市場會在不知不覺間消耗你的時間和精力,吞噬你的金錢。
估值的意義,在于它必須結合人們的預期去考慮,去判斷。單純的去看一只股票的PE是8倍還是80倍,意義真心不大。你見到市場上8倍PE的那只股不漲還跌,而80倍PE的那只股仍舊漲勢不止。你買入持有8倍PE的股,持有一年也不見漲,而那只80倍的卻已經翻倍了,仍舊再漲。在這個以結果論英雄的市場里面,你的操作是失敗的,雖然你仍舊可以拿“我的操作理念正確”來做心理安慰,但內心里的挫敗感你仍舊必須一點兒不打折的承受下來。
凈利潤相同的兩家公司,一個PE10倍,一個PE40倍,后者的股價是前者的四倍。因此,對于那些業(yè)績沒有任何增長的公司,如果市場對它的預期發(fā)生了改變,使它的估值提升,那么它的價格也能不停的上漲,股價翻幾倍。當我們計算股票的階段漲幅的時候,往往從它的最低價算起,最高價結束。我認為這種計算方法不是合理的。因為沒有人能夠買在最低點,賣在最到點(大神和半仙不在討論范圍內)。而估值的提升,往往不是單個公司的事情,而要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就是行業(yè)。當市場對某個行業(yè)預期好轉的時候,那么同屬于這個行業(yè)里的所有公司估值都會得到提升,于是他們集體上漲。這時,即便選股的能力很差,但只要選的行業(yè)是對的,估值的提升會代來豐厚的收益。
對于那些PE很高的個股,用PE去評判它們是不合理的,因為那時PE已經不適用于它們。簡單的說“市夢率”是不負責任的,既然股票的價格反正的是對它未來的預期,如果市場一致認為它未來的成長性非常好,那么給予它很高的PE就是合理的。既然從長期來看,股票的價值與價格是相同的,如果一家公司未來能夠取得非常好的發(fā)展的話,那么它在現(xiàn)在就可以享受到未來的價格,尤其是在市場對它的預期很高的時候,它必然不會跌到很低的價格。但市場瞬息萬變,人們的預期也會高漲也會降低。如果它的價格有一天跌倒很低,那只能說明市場對它的預期已經不再,它已經被市場所遺棄,如果它的業(yè)績能夠持續(xù)向好股價自然還會上漲,但如果業(yè)績不能兌現(xiàn)的話,市場對它的預期就不會發(fā)生變化。
估值的意義,其實只是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評判股票價格的方法。當用它去評判一直股票的價格是貴還是便宜的時候,又不能簡單的用PE去判斷,市場情緒甚至占更大的比重。與其預測,不如等待,不如跟隨。時間會驗證你的判讀是否正確,順勢而為會助你取得良好的收益。某家公司的預期收益是一定的,或說是可以預測的,但人們對它的預期、市場的預期卻是不斷變化的。股票的價值是可以計算的,而市場的情緒則只能通過觀察來得到。聰明的人應學會不去預測市場的情緒變化,而是通過觀察市場來得到變化的趨勢,從而做到順勢、借勢,取得收益。于是,即便那些不會估值的人,也能夠通過觀察市場情緒的變化,套取收益。
最后,我不是在否定估值的意義,而是在嘗試理解它適用的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