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華銳進2個月來不斷在下折邊緣徘徊,很多投資者在討論兩類份額下折前后的風險收益以及折溢價變化。雖然市場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3次下折案例,這個問題還是常見常新,投資者討論不斷。同時考慮到,目前市場還未出現(xiàn)上折案例,在未來出現(xiàn)上折時,其折溢價如何變化,提前做些研究,未雨綢繆,對投資也是有益的。當然,由于無論上折還是下折,都遵循同樣的邏輯,思考上折問題,也有助于我們理解下折時的折溢價變化情況。 因此,分級基金的兩類份額,在折價或溢價的情況下,在面臨上折和下折時,折溢價如何變化,會 有哪些投資機會和風險,本文做一全面思考和梳理。 思考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分級基金的基本邏輯。由于不能按照凈值單獨贖回,分級基金的兩類子基金總是折價或溢價交易,但兩者的折溢價率如何確定,一直是個充滿魅力的“謎題”。但目前市場基本上達成這樣的共識:由于A本質(zhì)上的債券屬性,它的隱含收益率受同風險等級的長期信用債的到期收益率制約,隱含收益率決定了它的折溢價率;由于配對轉(zhuǎn)換條款所導致的套利機制,A端的折溢價又決定了B端的折溢價。 在折溢價方面,AB兩份額一般說來總是蹺蹺板,即一個折價,另一個必然溢價,否則的話,套利機會就產(chǎn)生了。因此,一只分級基金,可以分為A折價、B溢價以及A溢價、B折價兩種情況。這兩種類型的基金在分別可能遭遇下折和上折的情況下,就有4種組合需要討論。但實際上,需要面對的問題有8個:A折價時下折,A折價時上折,A溢價時下折,A溢價時上折;B折價時下折,B折價時上折,B溢價時下折,B溢價時上折。 無論上折與下折,無論哪種份額,要分清凈值與交易價格,無論是否折算,凈值和交易價格永遠是兩碼事,凈值調(diào)整為1,并不意味著交易價格要歸1,這是理解折算問題的邏輯起點。但如果份額折算成母基金份額,失去二級市場,只能按照凈值贖回,只有這種情況下,可以視為按照凈值交易。 就上述情景發(fā)生時,兩份額的折溢價變化和風險與收益問題,我們分別討論。 1、A份額在下折時 下折條款是為了保護A端的約定收益率,使其不致于因B的凈值“跌到0”而違約。目前各基金比較通行的條款是將B端凈值調(diào)整為1,然后份額縮減,由于基金合同約定了份額配比,A的份額也要同比例縮減,即將其轉(zhuǎn)為母基金。無論上折還是下折,被折算的部分失去了二級市場,只能按照凈值交易,有點“強買強賣”味道。因此,折價和溢價,對A帶來的投資價值的變化迥然不同。 折價時,凈值高于交易價格的部分,可以兌現(xiàn),因此對于折價的A份額來說,下折屬于利好,可以兌現(xiàn)凈值的絕大部分,而提前買入則有套利空間,因而這類基金具有一定的所謂“做空期權(quán)”價值。至于這類基金的投資價值、投資策略,業(yè)內(nèi)已有充分的討論。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下折完成復牌后,A的折價率會回歸常態(tài),不會按照1元凈值交易,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下跌,類似于新基上市或定期折算的表現(xiàn)。 而對于溢價的A份額來說,下折時市價高于凈值的部分則成為損失,因此,對這類基金下折是利空。 在下折時,無論是折價還是溢價,由于巨大的短期獲利或止損的需要,其隱含收益率都會短期大幅偏離平均水平,從而對B端的折溢價產(chǎn)生影響。 2、A份額在上折時 目前絕大部分的上折條款為小折算,即只折算B份額,而不折算母基金和A份額,而B份額的折算,是把高于1元的凈值轉(zhuǎn)換成母基金,折算完成后,B份額份額數(shù)不會減小,因而A份額也不會減小,因此,無論是折價還是溢價,上折對A份額幾乎沒有影響。B份額因折算產(chǎn)生的折溢價率變化,能傳導到A的力量也很弱。 3、B份額在下折時 B份額下折的含義,即把凈值調(diào)整為1,同時把份額縮減。一般下折閾值為0.25元,因而份額需要縮減四分之三,同時A份額按照配比縮減。凈值調(diào)整為1,并不意外著交易價格為1。在下折即將來臨時,B的價格變化,一方面與投資者對市場的預期有關(guān),但主要是受A的折溢價率變化的影響,是被動的。 具體來說,當A折價時,B溢價,下折時,由于利好于A,A會上漲,這時折價率會降低,一直到下折時刻,折價率接近消失(但不會完全消失)。受其影響,B的溢價率會相應降低。因此,此時B份額將會遭受雙重打擊,凈值下跌與溢價率降低通過對價格的打壓。這個過程主要發(fā)生在大盤開始破位,下折預期強烈,一直到臨近隨時下折時。 但當A份額上升空間不大時,B份額的溢價率開始穩(wěn)定。這時B份額將面臨其生命周期中的杠桿最大時刻,若下折不成,則會成為搶反彈利器;若下折成為定局,則在折算完成復牌后,溢價率會隨A的折價率上升而上升,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如資源B,去年12月27日觸發(fā)下折,其最后收盤價為0.257元,此時仍有2.7%的溢價;12月31日復牌后,該基金收于1.087元,溢價率回升至8.7%。若按市場計算,折算前后會有5.7%的價差,若折算當日買入,會有5.7%的套利收益。當日,正如分級基金的其他套利一樣,前提是凈值不會出現(xiàn)大幅度波動。 因此,當A份額的上升空間已經(jīng)不大時,是否持有B份額,以及是否可以買入B,所考慮的主要是基于對標的指數(shù)的判斷,折算并不會使折價完全消失。折算當天買入,有一定的套利機會和套利空間。 與此相反,當溢價的A份額面臨下折時,溢價會逐步減小,直至接近消失,影響到B,則是折價率會逐步減小,因而,體現(xiàn)在交易價格方面,就是對凈值縮減的一直抵抗效應。因而,折價的B在下折時,具有一定抵抗下跌的效果。若在某個時點上,交易價格出現(xiàn)了小于下折閾值的時刻,則買入持有,會有套利機會。目前折價的B的下折,市場尚無相關(guān)案例。 4、B份額在上折時 與A份額在下折時的效應類似,上折使得高出1元的凈值部分轉(zhuǎn)為母基金,因而折價B上折時有套利機會,而溢價的則有損失。 在產(chǎn)品設(shè)計方面,到底是提高A的約定收益率,失去溢價,還是降低,使其折價,到底哪種方案相當較好?我認為,在熊市預期時,在沒有多空分級的情況下,應該使其大幅折價,從而產(chǎn)生做空價值,也投資者提供做空工具,同時也會活躍交易,改善A的流動性;在牛市預期時,應該A溢價,B折價,從而提高B的實際杠桿水平,也使上折時使其產(chǎn)生套利機會,活躍交易。 無論是折價還是溢價,無論是上折還是下折,一定要牢記A決定B這一分級基金的基本邏輯,才不會犯糊涂。 -------------------------------------- 如果你想了解分級基金套利策略,請查看本公眾號投資理財咨詢小助手發(fā)布的《分級基金套利--附圖》 如果你知道了什么是分級基金,想了解如何投資分級基金才能超越大盤,請查看本公眾號投資理財咨詢小助手發(fā)布的《【投資專業(yè)必修】玩轉(zhuǎn)分級基金魔方-如何選擇杠桿基金?》 證券業(yè)正在發(fā)生的最大一樁并購案及其可能受益股票,請查看本公眾號投資理財咨詢小助手發(fā)布的《券商最大并購案附受益股》 如果了解哪位股神如此厲害,3個月如果狂賺267億,請查看本公眾號投資理財咨詢小助手發(fā)布的《3個月勁賺267億,甩出巴菲特好幾條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