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干部圖什么來源: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發(fā)表時間:2013-09-18 星期三
說到“干部”這個詞兒,追溯歷史你會發(fā)現(xiàn),它還挺洋氣,是個地道的外來詞。1539年,“cadre(干部)”在法國大作家拉伯雷的作品中第一次出現(xiàn),最初是指方框,后來又經(jīng)過幾次轉義。直至今日,該詞在法語當中仍舊有十幾個詞義。在我國,1922年7月,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的黨章中首次使用了“干部”一詞。從此以后,在黨和國家機關、軍隊、人民團體、科學、文化等部門和企事業(yè)單位中擔任一定公職的人員都被稱為干部。黨的十二大制定的黨章中明確指出:“黨的干部是黨的事業(yè)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由此,可以給干部下一個定義:干部是一個管理者,是一個組織或團隊中的領頭人,是帶領大家去完成目標的人。 既然是要帶領大家干事,那么啥都不圖、不干事也不出事的“好好先生”,“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干部,群眾不需要。群眾要求干部要有所“圖”。圖什么?不能瞎“圖”,不能胡“圖”。圖升官?圖發(fā)財?還是圖能成為為子女擋風遮雨的“好爹”?毋庸置疑,這樣的干部,群眾不答應,他自己早晚也會因為貪欲而摔得粉身碎骨。一項關于“高危職業(yè)”的調查結果顯示,黨員干部位居前列。細品起來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里不免帶著些許諷刺的味道。難道當黨員干部真的比做井下一線的采礦工人、隨時準備奔赴火場的消防官兵、天天與犯罪分子打交道的公安干警還要危險嗎?看了分析,恍然大悟:人一旦當上干部,有了權勢,有了資源,各種各樣的誘惑就在身邊,勢必會成為“糖衣炮彈”的靶子。這樣看來,還真的很“高?!?。當然也不應該全怪“糖衣炮彈”,人家只是鉆了你“另有所圖”的空子! 政治學的原理告訴我們,誰授權,就要對誰負責。干部是由人民選出來的,當然得對人民負責,這就決定了干部要有所圖!不圖官,不圖財,那圖什么?很簡單,四個字:唯“民”是圖。圖的是人民的滿意、人民的信任、人民的幸福。只因為“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只因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