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澤瀉的食用方法澤瀉的功效:利水,滲濕,泄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 利水滲濕:用于水濕內(nèi)停之尿少、水腫、瀉痢及濕熱淋濁等證。治胃內(nèi)停水常配白術(shù)。治尿道澀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 清瀉腎火:用于陰虛火旺諸證。 小附方 澤瀉湯《金匱要略》;澤瀉湯《圣濟總錄》;三白散《本草綱目》;澤瀉散《婦人良方》;澤瀉散《宣明論方》。 治臌脹水腫:白術(shù)、澤瀉各半兩.上為細末 煎服三錢 茯苓湯調(diào)下.或丸亦可 服三十丸.(《保命集》白術(shù)散) 治水腫 小便不利:澤瀉、白術(shù)各12g 車前子9g 茯苓皮15g 西瓜皮24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治妊娠氣壅 身體腹脅浮腫 喘息促 大便難 小便澀:澤瀉一兩 桑根白皮一兩(銼) 木通一兩(銼)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 去瓤) 赤茯苓一兩 檳榔一兩.上件藥 搗粗羅為散 每服四錢 以水一中盞 入生姜半分 煎至六分.去滓 每于食前溫服 以稍利為效.(《圣惠方》澤瀉散)。 治心下支飲 其人苦冒眩:澤瀉五兩 白術(shù)二兩.以水二升 煮取一升.分溫服.(《金匱要略》澤瀉湯)。 治痰飲內(nèi)停 頭目暈眩 嘔吐痰涎:澤瀉、白術(shù)各9g 荷葉蒂5枚 菊花6g 佩蘭3g.泡煎代茶。 用法 內(nèi)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腎虛精滑無濕熱者禁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