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第4天周二:下午四點過,出了航海博物館,本來還想去旁邊造型像一艘藍色大貨輪的科學館Nimo看看,老大表示堅決反對,連續(xù)幾個博物館看下來,不想走了。 ![]()
![]()
那就采用很放松的方式好了,就在航海博物館碼頭坐上了游船,這種觀光船有紅,綠,藍三條游覽線,沿著運河不同的區(qū)域環(huán)形阿姆斯特丹,可以說三條線全部游玩后,阿姆斯特丹的外景也就看完了,時間一共要三個多小時。 ![]()
![]()
我們運氣還行,在這個碼頭沒有等幾分鐘就上船了,這一條是藍線,環(huán)繞整個舊城最長的游運河路線。沿線有不少風光是岸上游覽看不到的角度,自有另一番美麗。船塢,風車,名流政要都會去住的豪華河濱酒店,特別是火車站后面的兩岸渡輪和郵輪碼頭,都挺有意思的。還有一個很大的水上旅館,后面會專門提到的。 ![]()
![]()
![]()
![]()
![]()
![]()
![]()
雖然同是水城,不過在這里的運河游覽,和威尼斯的感覺完全不同。這里開闊,堅實并規(guī)整,水上游覽就像杭州城邊的京杭大運河。而威尼斯那里狹小,柔美并曲折,船游其上就像在上海郊區(qū)的周莊,同里的小河汊里游蕩。阿姆斯特丹很多橋都是可以開放收起的吊橋,方便船只通過,所以各條水道里都能行大船。而威尼斯的橋一般是做成高高的拱洞,實在做不了的地方,就只能走小船了。 ![]()
![]()
![]()
阿姆斯特丹整個城市外表半圓形的放射形都市規(guī)劃形式產(chǎn)生于黃金時代,許多運河的開鑿也是在這個時候,其中最重要的3條運河同時建于1612年,自中心向外依次為紳士運河(Herengracht),國王運河(Keizersgracht)與王子運河(Prinsengracht),它們將市區(qū)中心三重圍繞,當時阿姆斯特丹富裕的都市貴族們都選擇紳士運河這個區(qū)域作為建造新居的地點,競相在運河邊上建立最美最大最莊嚴的住宅。并列于岸邊的幽雅住宅將美麗姿態(tài)倒映于寬闊的運河上,現(xiàn)在運河周圍四百余戶的住宅都被定為國家紀念物。國王運河,來自神圣羅馬皇帝馬西米安農(nóng)一世之名。這條運河邊的住宅不像與它平行的紳士運河那般美麗,卻也有它具有魅力的地方,最有趣的地段是威斯特馬特廣場一帶。因為根據(jù)過去幾個世紀的傳統(tǒng),人們都會在星期日的宗教儀式之后穿著節(jié)日服飾在這個地方享受散步的樂趣。而外側(cè)的王子運河,穿流于優(yōu)美的約丹地區(qū),悠閑迷人的風光令它成為市中心最美麗的運河?;ㄓ昂蜆溆霸陉柟庀?lián)u曳,河上每一座橋的倒影在水中相互重疊,不時泛起陣陣漣漪。 ![]()
![]()
![]()
![]()
![]()
![]()
![]()
1870年隨著城市人口快速成長,城市也開始自內(nèi)以外的區(qū)域擴張,又加建了不少運河,最后形成了大概6條半環(huán)形的運河主水道,一百多條運河連接水道,像蜘蛛網(wǎng)一樣的格局。而且由于地少人多,一些寬闊一點的主運河兩岸最初是停泊起了一些廢棄的大船作為臨時居所,后來越來越多,慢慢地已經(jīng)不是破船而是演變成了船屋,變成了固定的居所?,F(xiàn)在有兩萬多戶,政府已經(jīng)不再批準這類船屋了,以前建好的都承認為合法,不過每年也要和岸上的房屋一樣收地稅。很多船屋都很漂亮別致,住在里面一點兒不比岸上差,而且還有很多追求生活情調(diào)的船屋主把自家這一方小天地打扮得也蠻漂亮。加上不斷到訪的天鵝等水鳥,很愜意了。 ![]()
![]()
![]()
![]()
![]()
![]()
![]()
![]()
![]()
大學區(qū)這一片房屋很新,有許多還是前衛(wèi)派的,算是在老城里搭配一點兒現(xiàn)代符號了。 ![]()
![]()
![]()
河岸邊酒吧,咖啡店林立,臨水而坐,悠悠閑閑地享受一個下午,我看是很多阿姆斯特丹人的常態(tài)。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