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鐵路穿越坦贊部分高山、峽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橋梁和隧道地基土質(zhì)為淤泥、流沙,沿線許多地區(qū)荒無人煙,野獸群居出沒,全線工程浩大,技術(shù)復(fù)雜,施工條件異常困難。全線建橋梁320座,總延長米為16520米;隧道22座,總延長米8898米;興建車站93個;建設(shè)房屋總面積37.6萬平方米。該項目于1968年5月開始進行勘測設(shè)計,1970年10月正式開工,1976年7月全部建成移交。為建設(shè)這條鐵路,中國政府提供無息貸款9.88億元人民幣,共發(fā)運各種設(shè)備材料近100萬噸, 1968年4月12日,第一批援助坦贊鐵路的中國工程勘測隊乘坐“耀華”號遠洋客輪從廣州的黃埔港正式起航。 1968年,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港,遠洋客輪上的中國工程勘測隊員。 1968年,坦桑尼亞,在崇山峻嶺之間徒步勘測的中國工程勘測隊。 1970年10月26日,坦贊鐵路正式開工。圖為開工典禮現(xiàn)場。 七十年代,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港,遠洋客輪上的500名中國援建工人。 六七十年代,抵達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港的中國遠洋客輪。 1970年代,抵達坦桑尼亞達的中國鐵路施工人員。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亞,等車前往施工地的中國施工人員。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亞,乘車前往施工地的中國施工人員。 1971年,坦桑尼亞,運送設(shè)備的卡車駛離達累斯薩拉姆港,前往鐵路施工現(xiàn)場。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街道上汽車里的中國施工隊員。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亞,卡車上的鐵路施工設(shè)備。 1970年代,坦桑尼亞達,修建坦贊鐵路的中國鐵路施工隊。 1970年代,坦桑尼亞,鐵路施工現(xiàn)場。 1970年代,坦桑尼亞,鐵路施工現(xiàn)場,車軌上的起重機。 1970年代,坦桑尼亞,鐵路施工現(xiàn)場,車軌上的起重機。 1970年代,坦桑尼亞,鐵路施工現(xiàn)場。 1970年代,坦桑尼亞,鐵路施工現(xiàn)場。 1973年,坦桑尼亞,鐵路隧道。 1973年,坦贊鐵路隧道內(nèi)的施工。 1973年,鐵路施工現(xiàn)場,坦桑尼亞總統(tǒng)尼雷爾和贊比亞總統(tǒng)卡翁達與中國官員。 1973年,坦桑尼亞和贊比亞鐵路接通。 1970年代,坦桑尼亞達,前來訪問的中國鐵道部長呂正操。 1970年代,坦桑尼亞達,前來訪問的中國鐵道部長呂正操。 1970年代,坦桑尼亞,莫桑比克解放陣線主席馬謝爾與中國鐵路援建隊員握手,稱贊中國人是非洲的好朋友。 1970年代,坦桑尼亞桑給巴爾地區(qū),鐵路加工車間里的中國工人。 1974年,坦桑尼亞,鐵路車間里的贊比亞總統(tǒng)卡翁達。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亞,商店前的中國援建工人,他們從來不買東西。 1970年代,坦桑尼亞達首都累斯薩拉姆,中國援建工人的葬禮。有65名中國人為修建坦贊鐵路獻出生命,永遠長眠在了非洲的土地上。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亞,中國援建工人的閑暇時間。 1970年代,修建坦贊鐵路的中國施工隊新聞?wù)掌?br> 七十年代,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車站候車大廳。 七十年代,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車站候車大廳。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亞姆貝亞火車站。從達累斯薩拉姆開始,工程隊在鐵路沿線建立起一座座車站。它們從整體建筑風(fēng)格,每一扇門窗的式樣,直到站臺兩側(cè)的石棉瓦頂棚和水泥磚地面都透露出中國的風(fēng)韻,因為這里的一切,包括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都漂洋過海來自遙遠的中國。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亞姆貝亞地區(qū),坦贊鐵路的中國機車。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亞姆貝亞地區(qū),坦贊鐵路的中國機車。 1974年,坦桑尼亞境內(nèi)部分通車,村民的第一次旅行。 七十年代,坦桑尼亞,坦贊鐵路的火車站內(nèi)。 1975年,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抵達首都的第一列火車(此為完成全線鋪軌后,正式通車前,走完全程的第一列火車)。 七十年代,坦桑尼亞兒童繪畫的坦贊鐵路。 附幾張當(dāng)時其他援建項目的照片: 1971年,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中國援建的海軍基地開工典禮現(xiàn)場。 1971年,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中國援建的海軍基地開工典禮現(xiàn)場。 1971年,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中國援建的海軍基地開工典禮時的情景。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亞桑給巴爾,中國援建的甘蔗農(nóng)場。 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亞,來自中國的雜技演員。 |
|
|
來自: 雨林修養(yǎng)館 > 《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