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臊分為湯面臊、鹵汁面臊和干面臊三種。下面,我就把各種面臊的制法及其操作關(guān)鍵介紹給大家。
湯面臊
湯面臊是面臊中最常見的一種,有湯臊和湯菜臊兩種。
湯臊是指加在煮好的面條中的各種湯汁,如原湯、奶湯、清湯、魚湯等。湯臊的制作關(guān)鍵是制湯,其制法與中餐制湯方法是一樣,這里就不再贅述。其中原湯是利用一種原料加清水熬成的,有雞湯、牛肉湯、骨頭湯、肘子湯、羊雜湯等,湯臊一般用精鹽、味精、雞精、胡椒粉等調(diào)成咸鮮味。
湯菜臊是指澆蓋在煮好的面條上的多湯汁菜肴,如紅燒牛肉面臊、排骨面臊、海味面臊、三鮮面臊等。湯菜臊的制法與一般燒菜的制法相類似,原料切成絲、丁、片、塊、條等形狀,再以煨、燉、燒、燜、炒等烹調(diào)方法成臊。湯菜臊具有多湯汁的特點,其湯汁約占整個菜肴的40%,要求湯味鮮美、原料爽口軟滑。
紅燒牛肉面臊的制法:
炒鍋置火上,注入色拉油燒至三四成熱,投入切成小塊的牛肋條肉、姜塊、蔥節(jié)一起煸炒,至牛肉表面略硬且油脂逐漸清亮時,投入花椒、八角、桂皮、三柰、小茴、草果等香料炒出香味,再下入剁細的郫縣豆瓣炒香出色,烹入料酒,摻入適量鮮湯和糖色,燒沸后撇凈浮沫,轉(zhuǎn)小火燒至牛肉軟時,揀去姜、蔥和香料,調(diào)入精鹽、雞精、味精,即成。
技術(shù)關(guān)鍵:
1.宜選用牛肋條肉,而不宜選用精瘦牛肉,這樣燒出來的牛肉口感才好。
2.制作紅燒牛肉面臊時牛肉須下鍋煸炒,這樣牛肉塊更易燒且不易燒散碎。
3.燒制面臊時,須一次性把湯摻足,并且要使用小火,防止火力過大時把湯熬濃燒干;牛肉以燒軟為度,切不可燒制得太爛。
海味面臊的制法:
炒鍋置火上,下入化豬油燒至六成熱,投入姜片、蔥節(jié)熗香,下入豬肉丁炒至斷生,烹入料酒,放入切好的玉蘭片略炒幾下,摻入適量鮮湯,調(diào)入精鹽、胡椒粉,燒沸后撇凈浮沫,轉(zhuǎn)小火煨至豬肉軟時,再加入水發(fā)墨魚片、泡發(fā)好的金鉤(連泡金鉤的水)、泡發(fā)好的淡菜(連泡淡菜的水)煨入味,最后調(diào)入味精、雞精,即成。
技術(shù)關(guān)鍵:
海味面臊的豬肉宜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味道以咸鮮味為主,并且胡椒粉用量較大,能明顯吃出胡椒的味道;墨魚、金鉤、淡菜須熬出味,才能體現(xiàn)海味特色。
|
|
|
|
|
鹵汁面臊
鹵汁面臊是汁少湯濃的菜肴,如炸醬面臊、稀鹵面臊等,鹵汁面臊的制法與一般炒菜相類似,原料均需切成絲、丁、片、末等形狀,面臊起鍋時需通過勾芡使湯汁濃稠。
炸醬面臊的制法:
炒鍋置火上,放入化豬油燒熱,投入姜末、蔥花炒香,下入剁碎的豬肉末炒散后,再下入甜面醬炒香,烹入料酒,調(diào)入精鹽、醬油,摻入少量鮮湯燒沸,加入味精,用濕淀粉勾芡,淋入香油,即成。
稀鹵面臊的制法:
炒鍋置火上,放入化豬油燒熱,下入豬肉片炒至散籽發(fā)白,放入筍子片、木耳、海帶片、黃花節(jié)略炒,烹入料酒,下入醬油炒香,摻入鮮湯燒沸,調(diào)入精鹽、味精、胡椒粉,用濕淀粉勾二流芡,淋入雞蛋液,待蛋片浮起后即成。
制作鹵汁面臊時,原料均不需碼味碼芡,但均要勾芡,使面臊變得汁濃;鹵汁面臊的炒制時間一般都較短,并且大都調(diào)成咸鮮味。
干火南面臊
干火南面臊是不帶湯汁或湯汁很少的面臊,它主要用煸炒的方法烹制,如擔擔面臊、脆臊、干火南牛肉面臊等。干火南面臊具有干香滋潤、入口化渣的特點。
擔擔面臊的制法:
炒鍋置火上,放入化豬油燒熱,下入剁碎的豬肉末炒散籽,烹入料酒,調(diào)入甜面醬、精鹽和醬油,下入芽菜末,炒至肉末吐油變酥即成。
干牛肉面臊的制法:
炒鍋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燒熱,下入切成碎末的精牛肉,火南干水分至吐油時,放入姜米、郫縣豆瓣茸、花椒面炒香,烹入料酒,摻入少量鮮湯,用小火收至水分將干,調(diào)入甜面醬、醬油、精鹽,火南至牛肉末酥香即成。
技術(shù)關(guān)鍵:
1.用牛肉作干火南面臊的主料時,須選用精瘦牛肉,而豬肉則可肥瘦各半,并且都切成細末。
2.制作干火南面臊時,一定要炙好鍋,并且使用中火,這樣原料才不易粘鍋。
3.制作干火南面臊時,主料均不碼味碼芡,成菜也不勾芡。
4.甜面醬下鍋后,應(yīng)轉(zhuǎn)小火炒散、炒勻、炒香,防止炒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