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貸款和應收款項

 昵稱1990397 2014-07-17
貸款和應收款項——筆記

企業(yè)存入銀行100萬現(xiàn)金,分錄: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100
  貸:吸收存款          100

然后銀行將該100萬借給另一個企業(yè),分錄:   
借:貸款        100
  貸:吸收存款   100

同樣的100萬在吸收存款里居然在貸方重復出現(xiàn)兩次?

解釋:

銀行發(fā)放給企業(yè)貸款時,銀行的資產科目“貸款”增加,”存放央行款項“減少
分錄為:
借:貸款——本金     100
  貸:存放央行款項  100 
按規(guī)定企業(yè)取得的貸款不能取現(xiàn)金帶走,必須以銀行存款形式,也就是變相的又存入到該企業(yè)的銀行里,這樣一來銀行的現(xiàn)金又多了“存放央行款項”,但是這是別人的錢增加了負債”吸收存款“。

所以分錄為: 
借:存放央行款項 100
  貸:吸收存款    100

為了省事簡便把這兩個分錄合并一下則:
借:貸款      100
 貸:吸收存款  100

貸款和應收款項——筆記
應收款項包括應收賬款7項
應收票據
預付賬款
應收利息
應收股利
其它應收
長期應收款

其它貨幣資金6項:下面的都是2級科目
外埠存款
銀行匯票
銀行本票
信用證存款
信用卡存款——企業(yè)為取得信用卡按照規(guī)定存入銀行信用卡專戶的款項
存出投資款——企業(yè)已存入證券公司但尚未進行短期投資的現(xiàn)金
注意:
銀行承兌匯票屬于應收票據(應付票據),而銀行匯票屬于其它貨幣資金(原因在于中國人物銀行不會倒閉,沒有風險,所以銀行匯票作為貨幣資金)。支票即銀行存款。
銀行本票和銀行匯票的區(qū)別
通俗理解:
銀行本票金額固定,銀行見票見到自己的簽發(fā)的本票時,直接付錢
銀行匯票金額不固定,第三方(委托付款人)見到匯票時在指定日期直接付錢
我國票據法不承認商業(yè)本票

貸款和應收款項是四類金融資產中唯一一類沒有公允價值的。
貸款,指的是銀行,制造型企業(yè)沒有“貸款”
對于制造型企業(yè)來說,貸款和應收款項是指貨幣資金和應收款項

預付款項不多的企業(yè),可以不設“預付賬款”科目,而直接計入“應付賬款”科目的借方(重要性原則)。編制資產負債表時,應當將“應付賬款”科目的借方余額列入“預付賬款”項目。企業(yè)的預付賬款,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其不符合預付賬款性質,或者因供貨單位破產、撤銷等原因已無望再收到所購貨物的,應將其轉入其他應收款。

報表上列示的為:本金減去減值損失

A銀行發(fā)行一批不能上市交易的債券,期末沒有其公允價值,B銀行購買全部A銀行發(fā)行債券并持有至到期,B銀行購買的該債券劃分?
不能劃分持有至到期投資,應劃分貸款和應收款項
1、“貸款”科目主要用于金融企業(yè),不是很常見,也用攤余成本計量。由于應收賬款等一般期限較短,名義價值與實際價值(應收款的現(xiàn)值)相差很小,根據重要性原則,應收賬款一般不需要折現(xiàn),直接按名義價值入賬,后續(xù)計量也就不需計算實際利息和攤銷溢折價。但長期應收款除外。

2、按照實際利率法以攤余成本為基礎確認的利息收入要沖減“貸款損失準備”

3、新準則將應收款項作為金融資產,暗示著應收款項作為金融資產進行公允價值計量或者是攤余成本計量的時代已經不遠,隨著以應收款項等債權的證券化市場逐步的成熟,應收賬款債權的貼現(xiàn)業(yè)務也會進一步擴大范圍,那么隨著這個市場的逐步完善也體現(xiàn)了新企業(yè)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從目前實際操作中很少有貼現(xiàn)所以當前可以理解為“票面利率為零”的債券,所以核算時不需要確認“應收利息”與“投資收益”,不需要攤銷。

4、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相差不大,可以用票面利率,所以例題中基本上都用了票面利率(合同利率),但此處原則要心中有數。
借:貸款——本金(貸款合同規(guī)定的本金金額)
        ——利息調整(差額,或貸記)
  貸: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實際支付的金額)

借:應收利息(合同本金×合同利率)
  貸:利息收入(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貸款——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貸款和應收款項——筆記

利息收入——損益類科目,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結轉后無余額

5、為了區(qū)分正常貸款和不良貸款,當貸款發(fā)生減值時,要將“貸款(本金、利息調整)”轉入“貸款——已減值”,這樣做的目的便于金融業(yè)加強貸款的管理。
資產負債表日,確認貸款減值損失: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貸款損失準備

同時:
借:貸款——已減值
  貸:貸款——本金
     ——利息調整(或借記)
   應收利息(若存在應收未收利息時)
注意這里沒有沖回“利息收入”科目,因為“貸款——已減值”的數額是此時的攤余成本,而不是最初的本金金額。

按實際利率法以攤余成本為基礎確認利息收入:
借:貸款損失準備
  貸:利息收入(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注:此時應將“合同本金×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利息進行表外登記,不需要確認。

借:存放同業(yè)等(減值后收到的本金或利息)
  貸:貸款——已減值
若后>續(xù)又發(fā)生減值
注:后續(xù)計提減值時不需要再將本金與利息調整轉入“貸款——已減值”,因為在第一期減值時已經做過處理了

借:資產減值損失(攤余成本-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
  貸:貸款損失準備
確實無法收回的貸款,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作為呆賬予以轉銷:
借:貸款損失準備
  貸:貸款——已減值
同時,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轉銷表外登記的應收未收利息,減少表外“應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額。

已確認并轉銷的貸款以后又收回的:
借:貸款——已減值(原轉銷的已減值貸款余額)
  貸:貸款損失準備
借:吸收存款/存放同業(yè)等(實際收到的金額)
  貸:貸款——已減值
      資產減值損失(差額,或借記)

2007年1月1日。光華銀行向某客戶發(fā)放一筆貸款200萬元,期限2年,合同利率10%,按季計結息。假定該貸款發(fā)放無交易費用,實際利率與合同利率相同。每半年對貸款進行減值測試一次。其他資料如下:
2007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別確認并收取貸款利息5萬元
2007年12月31日,采用單項計提減值準備的方式確認減值損失20萬元
2008年3月30日,從客戶收到利息2萬元,且預期2009年度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很可能收不到利息
2008年6月30日,對該貸款進行減值測試,未發(fā)生減值損失;2008年12月31日,對該貸款進行減值測試,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為166.53萬元
2009年1月10日。經協(xié)商,光華銀行從客戶收回貸款170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要求:編制光華銀行上述有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

發(fā)放貸款
借:貸款——本金 200
  貸:吸收存款  200

2007年3月31 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別確認貸款利息:
借:應收利息  5
  貸:利息收入  5

借:存放同業(yè)  5
  貸:應收利息  5

2007年12月31日,確認減值損失20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20
  貸:貸款損失準備 20

借:貸款——已減值 200
  貸:貸款——本金 200
此時,貸款的攤余成本=200—20=180(萬元)

2008年3月30日,確認從客戶收到利息2萬元
借:存放同業(yè) 2
  貸:貸款——已減值 2
2008年3月31日,按實際利率攤余成本為基礎應確認的利息
=180×10%/4=4.5(萬元)
借:貸款損失準備 4.5
  貸:利息收入 4.5
此時,貸款的攤余成本=180-2+4.5=182.5(萬元)

2008年6月30日,確認貸款利息按實際利率攤余成本為基礎應確認的利息
=182.5×10%/4=4.56(萬元) 
借:貸款損失準備 4.56
  貸:利息收入 4.56
此時,貸款的攤余成本=182.5+4.56=187.06(萬元)
2008年9月30日,確認貸款利息按實際利率攤余成本為基礎應確認的利息
=187.06×10%/4=4.68(萬元)
借:貸款損失準備 4.68
  貸:利息收入 4.68此時
貸款的攤余成本=187.06+4.68=191.74(萬元)

2008年12月31日,確認貸款利息按實際利率攤余成本為基礎應確認的利息
=191.74×10%/4=4.79(萬元)
借:貸款損失準備 4.79
  貸:利息收入  4.79
未確認減值損失前,貸款的攤余成本
=191.74+4.79=196.53(萬元)應確認減值損失
=196.53-166.53=30(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30
  貸:貸款損失準備 30
確認減值損失后,貸款的攤余成本為166.53(萬元)

2009年1月5日,收回貸款
借:存放同業(yè)  170
      貸款損失準備 31.47
  貸:貸款——已減值 198
         資產減值損失 3.47 

2008年1月1日甲銀行向A公司發(fā)放一批貸款5000萬元,合同利率和實際利率均為10%,期限為5年,利息按年收取,借款人到期償還本金,2008年12月31日甲銀行如期確認,并收到貸款利息。2009年12月31日,因A公司發(fā)生財務困難,甲銀行未能如期收到利息,并重新預計該筆貸款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為2100萬元。2010年12月31日,甲銀行預期原先的現(xiàn)金流量估計不會改變,但當期實際收到現(xiàn)金1000萬元。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題

2009年甲銀行應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是()
A、3400萬元
B、2900萬元
C、2100萬元
D、3000萬元

2010年12月31日該筆貸款的攤余成本為()
A、2110萬元
B、1310萬元
C、1110萬元
D、6000萬元

2008年底貸款的攤余成本=5000(萬元)
2009年底貸款計提減值損失前的攤余成本=5000+500(2009年的未收到的利息)=5500(萬元)
2009年底應計提減值損失=5500-2100=3400(萬元)
客戶存入的款項時:借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貸記“吸收存款—本金”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吸收存款——交易費用



例題:
20×6年1月1日,EFG銀行向某客戶發(fā)放一筆貸款100 000 000元,期限2年,合同利率10%,按季計、結息。假定該貸款發(fā)放無交易費用,實際利率與合同利率相同,每半年對貸款進行減值測試一次。其他資料如下:
1、20×6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別確認貸款利息2 500 000元
2、20×6年12月31日,綜合分析與該貸款有關的因素,發(fā)現(xiàn)該貸款存在減值跡象,采用單項計提減值準備的方式確認減值損失10 000 000元
3、20×7年3月31日,從客戶收到利息1 000 000元,且預期20×7年度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很可能收不到利息?! ?/div>
4、20×7年4月1日,經協(xié)商,EFG銀行從客戶取得一項房地產(固定資產)充作抵債資產,該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85 000 000元,自此EFG銀行與客戶的債權債務關系了結;相關手續(xù)辦理過程中發(fā)生稅費200 000元。EFG銀行擬將其處置,不轉作自用固定資產;在實際處置前暫時對外出租 
5、20×7年6月30日,從租戶處收到上述房地產的租金800 000元。當日,該房地產的可變現(xiàn)凈值為84 000 000元
6、20×7年12月31日,從租戶處收到上述房地產租金1 600 000元。EFG銀行當年為該房地產發(fā)生維修費用200 000元,并不打算再出租
7、20×7年12月31日,該房地產的可變現(xiàn)凈值為83 000 000元
8、20×8年1月1日,EFG銀行將該房地產處置,取得價款83 000 000元,發(fā)生相關稅費l 500 000元。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EFG銀行的賬務處理如下:

1、發(fā)放貸款:
借:貸款—本金  100000萬
  貸:吸收存款   100000萬
此處簡化了條件,實際情況中:合同利率和實際利率不相同,差值計入“貸款——利息調整”科目,類似持有至到期投資

2、20×6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分別確認貸款利息:
借:應收利息   2500萬  
  貸:利息收入   2500萬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或吸收存款)  2500萬
 貸:應收利息             2500萬

3、20×6年12月31日,確認減值損失10000萬:
借:資產減值損失  10000萬
  貸:貸款損失準備  10000萬

借:貸款—已減值  100000萬
  貸:貸款—本金   100000萬  特別之處:銀行風險控制,所以把所有都轉入已減值

貸款的攤余成本=100000萬-10000萬=90000萬,在報表中顯示為90000萬

4、20×7年3月31日,確認從客戶收到利息100萬:
在3月31日之前需先計算應收利息:
按實際利率法以攤余成本為基礎應確認的利息收入=90000萬×10%/4=225萬,注意這里沒有應收利息,而是直接沖減貸款損失準備,不能沖減已減值

借:貸款損失準備   225萬
  貸:利息收入     225萬

很可惜企業(yè)并沒有還回225萬而只是還回了100萬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或吸收存款) 100萬
  貸:貸款—已減值          100萬  現(xiàn)金流入

此時,貸款的攤余成本=99000萬+225萬-100萬=91250萬

5、20×7年4月1日,收到抵債資產:
借:抵債資產    85000萬
    營業(yè)外支出    645萬
    貸款損失準備   775萬
  貸:貸款—已減值  99000萬
      應交稅費        200萬

6、20×7年6月30日,從租戶處收到上述房地產的租金80萬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80萬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80萬

確認抵債資產跌價準備= 85000萬-84000萬=100萬
借:資產減值損失     100萬  
  貸:抵債資產跌價準備   100萬


7、20×7年12月31日,確認抵債資產租金等: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160萬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160萬

確認發(fā)生的維修費用200萬: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200萬
  貸: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  200萬

確認抵債資產跌價準備= 84000萬-83000萬=1000萬
借:資產減值損失     1000萬
  貸:抵債資產跌價準備   000萬

8、20×8年1月1日,確認抵債資產處理: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83000萬
抵債資產跌價準備  2000萬
營業(yè)外支出     1500萬
  貸:抵債資產      85000萬      
      應交稅費       1500萬

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計提和核算思路
1、“壞賬準備”科目是資產的備抵科目,它增加與減少的方向均與應收賬款科目相反,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應收賬款的賬面余額-壞賬準備,壞賬準備計提的越大,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就會越小

2、壞賬準備在計提時,分為兩步,第一步是確定金額,第二步是進行相關的會計核算。
第一步:確定金額。
首先需要了解兩個概念:

本期期末壞賬準備應有余額和本期壞賬準備發(fā)生額。前者是經過計算壞賬準備賬戶期末應達到的余額,而后者是本期計提壞賬準備時會計分錄中的金額。

兩者的關系是:本期壞賬準備期初余額+本期收回已核銷的壞賬-本期發(fā)生的壞賬+本期計提額=本期期末壞賬準備應有余額
  
其次:掌握以下公式(即上述公式的變形):
當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當期按應收賬款計算應有壞賬準備余額-期末計提前“壞賬準備”科目的貸方余額(或+“壞賬準備”科目的借方余額)
當期按應收賬款計算應有壞賬準備余額=當期應收賬款期末余額×通過減值測試確定的壞賬準備計提比率
“壞賬準備”科目的貸(借)方余額:計提壞賬準備前,“壞賬準備”科目的實際余額。

第二步:會計核算。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壞賬準備

或相反分錄:

借:壞賬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