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回圖解柱頭科的第七層及以上,為了看著方便,我們從后往前順序裝,先拿進這層的第一個枋件--井口枋。
井口枋順著桃尖梁后邊的槽滑下到位,坐在桃尖梁六層的插榫里拽相拱上;再拿進里拽枋、正心枋和外拽枋。這層的正心枋與前幾層的正心枋有所區(qū)別,厚度一樣,高比前者多了一斗口,為三斗口。
把里拽枋、正心枋和外拽枋下滑就位后,柱頭科斗拱第七層還有一個斗拱附件--挑檐桁?,F(xiàn)在還先別裝上,山面壓檐面的規(guī)矩大多是對系統(tǒng)而言,有時也有例外,在這要先拿進相鄰的平身科斗拱附件--桁椀,檐面的挑檐桁要壓在平身科斗拱山面的桁椀上。
平身科斗拱的桁椀安裝到位后,拿進柱頭科這層的附件--挑檐桁。
挑檐桁裝在挑檐枋之上,臥在桃尖梁的前圓凹槽內(nèi)。挑檐桁裝好后,還差最后一個斗拱附件--正心桁。
正心桁應(yīng)算是第八層的斗拱附件,它的安裝到位,意味者柱頭科斗拱的裝配完成,但在我們所能看到的過程中,我們又不能說完成,單一的某一科斗拱的裝配在實際中是不可能單獨完成的,除非是單一的斗拱演示模型。
現(xiàn)在我們看到了柱頭科斗拱的裝配過程,斗拱的每一個個體件、附件枋、桁與相關(guān)相鄰的件之間聯(lián)系——承托、限位、制約、、、只有在整體上,斗拱件的每一個個體才體現(xiàn)它的獨特作用。每一個個體件之間,關(guān)系上的、順序上的,縱橫交錯,隼卯銜接,一層壓一層,哪個不該裝的先裝了,下一個就裝不上了,錯一步都是不可的。其實要正確的演示斗拱的裝配過程和作用,是要結(jié)合整體的宮殿大木結(jié)構(gòu)安裝一同進行,山面、檐面、四角,各有各的規(guī)矩。而且每一個同名同意的個體件,由于在整體中的位置不同,也是有細節(jié)的差異的。
看看上圖,就說柱頭科的桃尖梁,山面、檐面的后榫就有上下的區(qū)別,和金柱結(jié)合時是不能出錯的。到了角上,挑檐桁、正心桁如何相交?角科斗拱的左角右角有何區(qū)別?在下一集圖解角科時再一一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