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陰歷的七月十五日,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鬼節(jié)",有"文化的人"喜歡說今天是"中元節(jié)",相信佛教的人則將今天稱之為"盂蘭盆會",無論何種稱呼,內(nèi)容只有一個,就是通過辦法會、放河燈、供祖先、燒紙錢等民俗來表達對逝去親人的哀悼。 七月十五的這些活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道的具體體現(xiàn)。不忘祖先,可以使中國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想著家鄉(xiāng);悼念親人,可以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有人講:放河燈、供祖先、燒紙錢等是迷信行為,我倒有點不同的看法,一是在悼念逝去的親人時,應該有一點能夠使寄托親人哀思的具體的物件。當河燈順水越飄越遠時、當供香燃煙緩緩上升、散開時,你會感到它們帶走了你的哀思,逝去親人會感知到你的哀思。三鞠躬固然省事,但是不足以全面表達出親人的哀思、親人的感情;二是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應該保留,西洋民族在哀悼親人時,送上一枝花的做法很好,但是它不應該,也不可能把中國人悼念逝去親人的傳統(tǒng)做法抵消掉。多年來,許多我們認為是落后的傳統(tǒng)習俗,都被消滅掉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感到消滅的實際是民族的精華。學說一句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基于這種觀點,我到認為這些在中國流傳了多少代的傳統(tǒng)應該告知后人,并且應該全面的告知他們,我們認為的"精華"和我們認為的"糟粕"都應該讓后代們知道,如七月十五"鬼節(jié)"的全部內(nèi)容都應該讓孩子們知道,否則,不知道那一天,"放河燈"變成了娛樂活動,甚至變成了招商引資的"河燈節(jié)"。 | 
|  | 
來自: 老北京的記憶 > 《中元燈節(jié) 荷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