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胃腸道功能的好壞與健康息息相關,胃腸道疾病本身會給患者造成許多痛苦,如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腹瀉等。如果發(fā)生了消化、吸收功能障礙,也會使營養(yǎng)供應不足,使人感到乏力、心情惡劣、工作效率降低。
消化道是人體與外界相通的器官,每天由口而入的有各種飲料、食物,間或有各種藥物,使胃腸道不斷受到物理(如食物的軟硬、冷熱)、化學(如酒精、飲料中的化學成分、藥物)和微生物(細菌、病毒)的侵害,故各種急、慢性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率很高。常見損傷消化道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胃腸道 - 不良的飲食習慣
俗話說“病從口入”,消化系統(tǒng)病變常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如長期吃粗糙、過硬的食物,或吃飯速度過快,使食物不能在口腔中充分嚼碎,這些食物會損傷食道和胃腸道粘膜。此外,飲食不規(guī)律,“饑一頓、飽一頓”,或暴飲暴食,也會引起胃粘膜損傷,造成急性胃擴張、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過量飲酒
過量飲酒會造成胃粘膜急性或慢性炎癥。長期酗酒還會引起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或急、慢性胰腺炎。肝臟、胰腺是消化系統(tǒng)的消化腺,這些疾病會引起嚴重的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吸煙
眾所周知,吸煙可以造成呼吸系統(tǒng)疾病,但吸煙對消化系統(tǒng)的影響,人們往往認識不足。從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吸煙與消化性潰瘍病有密切的關系。由于煙草中的尼古丁可損傷胃粘膜,故吸煙者患胃潰瘍后不易愈合,并使胃酸分泌增多。吸煙還加重了酒精和某些藥物對胃粘膜的損害。因為尼古丁可促進十二指腸中的膽汁向胃反流,損害胃竇部的粘膜,吸煙者還易患膽汁反流性胃炎。
食用污染的食物和水
吃了被細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可引起急性胃炎、腸炎、急性胃腸炎和菌痢等,重者出現(xiàn)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如食物和水被寄生蟲污染,還能使人患上寄生蟲病。
傷害胃粘膜的藥物
某些治療感冒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藥物可損害胃粘膜,使之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導致潰瘍,重者還可出現(xiàn)嘔血、黑便。
不良情緒
神經(jīng)緊張、有壓力、心情憂慮或憤怒,也能影響胃的消化功能,易患胃炎或其他消化性疾病。突然受到精神刺激也可引起急性胃粘膜出血,甚至是上消化道大出血。
胃腸道 - 保養(yǎng)
胃腸道受損害的因素雖多,但大部分可以預防,搞好胃腸道的保健,對預防胃腸道疾病有重要意義:
1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每餐只吃八分飽。如在吃下頓飯前稍有饑餓感,可始終持有旺盛的食欲和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每餐粗細糧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既可均衡營養(yǎng),又能保證每天攝入必要的維生素,因為維生素可促進食物在腸道中的移動,保持腸道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促進消化,防止便秘。
2胃腸道和消化系統(tǒng)活動是由植物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的,而精神與植物神經(jīng)的關系十分密切。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可以提高人的消化能力,增強食欲,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對胃腸道的健康來說十分重要。
3提倡戒煙和適量飲酒,如已有消化系統(tǒng)疾病應煙酒立斷。
4不要亂服損傷胃腸的藥物,如因病需長期服用,最好同時服用胃粘膜保護劑,以減少藥物對胃粘膜的損害5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吃變質(zhì)食物,不吃街頭無衛(wèi)生保障的食品。冷食吃得過多,也會造成“脾胃虛寒”,出現(xiàn)腹痛、腹脹等不適癥狀。由于腹部喜暖怕涼,胃腸道遇寒冷刺激時易出現(xiàn)痙攣,出現(xiàn)陣發(fā)性腹部絞痛,故應根據(jù)天氣情況增減衣服,夏天入睡時也應將腹部蓋好,防止受涼。
6健康的體質(zhì)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正?;顒?,良好的消化功能也能促進增強體質(zhì),二者相輔相成。胃下垂患者多見于體弱消瘦者,由于胃的排空,常出現(xiàn)上腹飽脹“不消化”的情況。如果適當加強腹肌鍛煉,可以提高腹腔內(nèi)壓力,對腹內(nèi)下垂的臟器起支撐作用。部分胃腸運動功能減弱者做腹部按摩,也能促進胃腸蠕動,如能長期堅持,對功能性消化不良和習慣性便秘均可起到有效的保健和治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