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治療腫瘤癌癥秘方02

 白水清風(fēng) 2014-06-26

 

治療腫瘤癌癥秘方
以下所有處方均為網(wǎng)上搜索來的藥方,以免延誤病情.畢竟是網(wǎng)上搜索來的處方,僅供參考,慎用!慎用!來訪朋友請慎重使用。
11、治甲狀腺癌秘方
11.1 黃白湯
【來源】《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夏枯草、山豆根、生牡蠣、黃藥子、白藥子各15克,橘核、留行子、天葵子各12克,甲珠、蘇梗、射干、馬勃各9克,昆布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化痰軟堅,解毒消核。
【方解】中醫(yī)學(xué)認(rèn)為甲狀腺癌可歸屬于“癭瘤”、“痰核”等范疇,由氣滯痰毒互結(jié)而成,方中用黃藥子、山豆根等清熱解毒;夏枯草、昆布、生牡蠣化痰軟堅;留行子活血化瘀,故治療甲狀腺癌有一定療效。
【主治】甲狀腺癌。
【療效】治療11例,近期治愈1例,顯效7例,無效3例??傆行蕿?2.7%。
【附記】本方為湖北中醫(yī)研究所經(jīng)驗方。臨床驗證有效。

11.2 橘核二仁湯
【來源】《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夏枯草、昆布、海藻、橘核、生牡蠣各15克,赤芍、甲珠、澤蘭各9克,桃仁、留行子各12克,薏苡仁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化痰軟堅。
【方解】方中用夏枯草、昆布、海藻、牡蠣具有化痰軟堅、消核抗癌的作用;留行子、桃仁、澤蘭、赤芍活血化瘀;橘核化痰軟堅;苡仁健脾利濕,諸藥相合,治療甲狀腺囊腫惡性病變有較好的療效。
【主治】甲狀腺囊腫惡性病變。
【療效】治療3例,獲近期治愈2例,顯效1例。筆者臨床驗證有效。
【附記】本方為湖北中醫(yī)學(xué)院附屬醫(yī)院經(jīng)驗方。筆者臨床驗證有效。

11.3 海蓮湯
【來源】賈堃,《中國當(dāng)代中醫(yī)名人志》
【組成】海藻、昆布各12克,生牡蠣、夏枯草各30克,土貝母、黃藥子各10克,半枝蓮30克,清半夏15克,陳皮10克,料姜石6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軟堅散結(jié),清熱解毒,消炎化痰,解凝消癭。
【主治】甲狀腺癌。
【療效】多年使用,常獲得較好的療效。

12、治白血病秘方
12.1 化瘀消癥湯
【來源】周靄祥,《名醫(yī)治驗良方》
【組成】桃仁、紅花各10克,當(dāng)歸15克,赤芍10克,川芎12克,丹參、雞血藤各20克,三棱、莪術(shù)、青黛、香附各12克,廣郁金10克,鱉甲2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方中青黛布包入煎)兩次,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消癥散結(jié)。
【方解】骨髓增生性疾病,多合并腹中癥積,乃因氣滯血瘀所致。中醫(yī)認(rèn)為氣行血亦行,氣滯血亦滯,故治療此類疾病,須用行氣、活血、化瘀、消磨之品組成方劑。方中前9味藥有活血化瘀、消癥散結(jié)作用;青黛可解毒、消腫、散瘀,對白細(xì)胞高者適宜;鱉甲軟堅消磨;香附、郁金行氣,可增強活血化瘀作用。諸藥合用可治多種血瘀證。
【主治】①各種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xì)胞白血病、真性紅細(xì)胞增多癥、血小板增多癥等。②各種血瘀證。但對非骨髓增生性疾患的血瘀證不宜。
【加減】在應(yīng)用本方時,如瘀血嚴(yán)重、紅細(xì)胞或血小板顯著增多者,可加水蛭、土鱉蟲、虻蟲,加強破血散瘀作用;白細(xì)胞明顯增多者,青黛劑量可加大至15~20克,并加雄黃1克入煎,因雄黃可解毒、消積聚、化腹中之瘀血,但此藥有毒,不宜久用。有肝腎疾患者禁忌。
【療效】臨床屢用,常獲得較好的療效。但須久用。

12.2 生生丹
【來源】胡青山,《名醫(yī)治驗良方》
【組成】青黛(4/10),天花粉(3/10)、牛黃(1/10),蘆薈(1/10)。
【用法】上藥按比例共為細(xì)末,制成水丸。每日服3克,分2次日服。
【功用】清髓熱,解毒,開心竅,瀉肝。
【方解】本方起源于《冷廬醫(yī)話》所載靛花功用,悟出清髓中之熱,不致壅瘀的機(jī)制。慢性粒細(xì)胞白血病是一組發(fā)生于造血干細(xì)胞水平上髓性細(xì)胞異常增殖和分化的血液系統(tǒng)惡性疾患,居白血病發(fā)病率的第三位。胡氏所擬“生生丹”始用于1972年,此方標(biāo)本兼顧,每救人于危難,且無毒副作用。方中青黛清熱解毒涼血為君;牛黃清心開竅解毒為臣;佐以蘆薈瀉火清肝解郁;使之天花粉清熱生津。研究表明,青黛具有增強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功能,提高機(jī)體免疫能力,抑制白血病毒之作用,花粉對腫瘤細(xì)胞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蘆薈有較高的抗癌效用。
【主治】慢性粒細(xì)胞白血病。癥見發(fā)熱,形體消瘦、口舌潰瘍、大便干結(jié)、肝脾腫大,脅肋脹痛、胸痛、脛骨壓痛。
【療效】多年使用,多收良效。一般連服2個月即可見效。
【附記】又《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所載黑龍江省中醫(yī)學(xué)院附屬醫(yī)院血液病研究組之生生湯、即分丸劑與湯劑兩方,丸劑即上方——生生丹,僅方中蘆薈為(2/10),余同上。湯劑:藥用紅花3克,黃芪18克,茯苓12克,生苡仁、生地各15克,玄參9克,甘草6克,山豆根、山慈菇、青黛各12克,紫草、黃藥子各9克。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主治急性白血病。功能清熱解毒、益氣養(yǎng)陰。用本方治療急性白血病12例,完全緩解3例,部分緩解6例,未緩解3例??傆行蕿?5%。本組病例中急性淋巴細(xì)胞型白血病4例,急性單核細(xì)胞型白血病3例,急性粒細(xì)胞型白血病5例。部分病人曾配用不規(guī)則化療。

12.3 黃芩龍膽湯
【來源】周國雄,《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龍膽草、黃芩、梔子、木通、當(dāng)歸、生地、柴胡、豬苓、澤瀉各10克,雞血藤、丹參各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熱瀉火,養(yǎng)陰利濕。
【方解】急性白血病初期多以實證、熱證、陽證為主。方中用龍膽草、黃芩、梔子、清熱瀉火;當(dāng)歸、生地、丹參、雞血藤養(yǎng)陰活血,瀉中有補,不致苦寒傷陰;柴胡疏肝;木通、豬苓、澤瀉利濕。并加夏枯草、半枝蓮等具有抗癌作用的清熱解毒中藥,協(xié)同攻邪抗癌而取得療效。
【主治】急性白血病。
【加減】熱重加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清瘟敗毒飲、夏枯草、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等;濕重加藿樸夏苓湯、三仁湯、二陳湯、五苓散等;氣陰兩虛加人參、北沙參、黨參、淮山藥、白芍、甘草、麥冬、生地、龍骨、牡蠣、五味子、棗仁、山萸肉、浮小麥、大棗等補氣養(yǎng)陰。
【療效】治療26例(部分病例配合間歇化療),結(jié)果完全緩解14例,部分緩解10例,總緩解率為92.3%;未緩解2例。存活1年以上13例,2年以上3例。

12.4 二甲黃芪建中湯
【來源】蒲輔周,《千家名老中醫(yī)妙方秘典》
【組成】生黃芪24克,當(dāng)歸尾6克,黨參15克,蘇木6克,生龜板、生鱉甲、石決明各15克(三味先煎)、地骨皮9克,丹皮6克,干地黃12克,阿膠12克(烊化)。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分服)。
【功用】益氣補血,通絡(luò)消瘀。
【主治】慢性白血病、癥見面色?白、頭暈、頭痛、胸部悶痛、牙齦滲血、時有低熱、納少等。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較好。

12.5 清化湯
【來源】秦伯未,《千家名老中醫(yī)妙方秘典》
【組成】柴胡、黃芩、半夏各9克,黃連、知母、貝母、橘紅各6克,川厚樸8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熱瀉火,化痰散結(jié)。
【主治】慢性粒細(xì)胞白血病,急性發(fā)作,表現(xiàn)發(fā)熱、汗出不解,胸腹脹悶,食少納呆,惡心等癥。
【療效】屢用有效。
【附記】又方,秦氏加減濟(jì)川煎:黃芪12克,生地、熟地各15克,當(dāng)歸身8克,肉蓯蓉9克,升麻6克,白術(shù)、澤瀉各9克。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用治慢性粒細(xì)胞白血病。用之多效。

13、治胰腺癌秘方
13.1 祛瘀散結(jié)湯
【來源】劉嘉湘,《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八月扎、炮山甲、干蟾皮、香附各12克,枸杞、紅藤、龍葵、平地木、夏枯草、蒲公英、石見穿各30克,丹參15克,郁金、川楝子、廣木香各9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清熱解毒,祛瘀散結(jié),理氣止痛。
【方解】胰腺癌大多屬于中醫(yī)學(xué)“癥積”、“腹痛”、“黃疸”的范疇,由氣滯血瘀、濕熱邪毒積而成癥。本方用紅藤、龍葵、石見穿等清熱解毒;炮山甲、干蟾皮解毒軟堅消積;八月扎、香附、木香、川楝子、丹參理氣活血,藥對其癥,故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主治】胰腺癌。
【療效】治療胰腺癌3例,顯效2例,有效1例。

13.2 鐵樹牡蠣湯
【來源】雷永仲,《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煅牡蠣30克,夏枯草、海藻各15克,海帶、漏蘆各12克,白花蛇舌草、鐵樹葉各30克,當(dāng)歸、赤芍各12克,丹參18克,黨參15克,白術(shù)12克,茯苓15克,川楝子、郁金各9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軟堅消癥。
【方解】胰腺癌臨床表現(xiàn)的證候?qū)儆谥嗅t(yī)學(xué)中“癥積”、“黃疸”等范疇。其病理機(jī)制主要是脾胃失調(diào)、濕熱壅塞、氣滯血瘀、積而成癥。方中用黨參、白術(shù)健脾和胃;白花蛇舌草、茯苓清利濕熱;當(dāng)歸、赤芍、丹參、川楝子、郁金理氣活血;夏枯草、牡蠣、海藻軟堅消癥,取得了良好療效。
【主治】晚期胰腺癌。
【加減】活血化瘀,加桃仁、穿山甲、王不留行;軟堅消癥,加炙山甲、望江南;健脾和胃加陳皮、木香、孩兒茶、黃芪、苡仁、山藥;清利濕熱加茵陳、車前草、金錢草、虎杖。
【療效】治療17例,治后存活2年以上4例,3年以上2例。

14、治眼瞼癌秘方
14.1 菊藻方
【來源】尚梓榮,《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菊花、海藻、三棱、莪術(shù)、黨參、黃芪、金銀花、山豆根、山慈菇、漏蘆、黃連各100克,蚤休75克,制馬錢子、制蜈蚣各50克,馬藺子75克,紫草25克,熟大黃15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xì)末,用紫石英1000克煅紅置于2000毫升黃醋水中,冷卻后將其過濾,以此醋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2~3次,每次服25~30粒。
【功用】清熱解毒,軟堅散結(jié),活血化瘀,祛風(fēng)止痛。
【方解】眼瞼部腫瘤多屬心經(jīng)有火,脾肺有熱,熱毒壅阻于眼瞼經(jīng)絡(luò)皮膚之間,氣血凝滯。方中用菊花,金銀花、山豆根、黃連、蚤休等清熱解毒;三棱、莪術(shù)、熟大黃等活血化瘀;海藻、山慈菇、醋等軟堅散結(jié);馬錢子、蜈蚣祛風(fēng)止痛;病久正氣易耗,故用黨參、黃芪兼以扶正。諸藥配合,使邪去而正不傷?,F(xiàn)代藥理研究海藻、莪術(shù)、山豆根、蚤休等藥均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主治】眼瞼基底細(xì)胞癌。
【加減】熱毒壅盛者,加服黃芩、金銀花、川楝子、千里光、夏枯草、生地黃、山豆根等湯劑。
【療效】治療2例,均愈。分別隨訪8年和10年,均未見復(fù)發(fā)。

14.2 三蓮湯
【來源】周躍曾,《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半邊蓮、半枝蓮各90克,七葉蓮45克,白花蛇舌草90克,山豆根、白英各30克,藤梨根45克,仙鶴草90克,玄參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熱解毒,抗癌消腫。
【方解】方中重用半邊蓮、半枝蓮、七葉蓮和白花蛇舌草等以清熱解毒,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本方中藥物對實驗性腫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主治】眼瞼板腺癌。
【療效】治療2例,均獲痊愈。分別隨訪2年和8年未見復(fù)發(fā)。

15、治舌癌秘方
15.1 舌癤靈湯
【來源】田永淑,《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黃芪30克,黨參、當(dāng)歸各15克,川芎12克,丹參20克,半枝蓮15克,山慈菇、山甲珠各10克,三七6克,藕節(jié)10克,陳皮、金銀花各15克,連翹、蒲公英各12克,黃連10克,砂仁6克,雞內(nèi)金、菟絲子、枸杞子各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氣血雙補,軟堅化瘀,清熱解毒。
【方解】舌癌屬中醫(yī)“舌菌”,方中以黃芪、黨參補氣以壯生機(jī);當(dāng)歸補機(jī)體之陰血;川芎、丹參、藕節(jié)、三七活血化瘀;半枝蓮、山慈菇、山甲珠軟堅散結(jié)、抗癌平贅;金銀花、連翹、蒲公英、黃連、甘草清熱解毒、瀉心火;陳皮、砂仁理氣醒脾;枸杞子滋腎益精補先天,共成氣血雙補、理氣活血,化瘀軟堅、清熱解毒之劑,故取得較好療效。
【主治】舌癌。
【療效】治療1例舌體色素基底細(xì)胞癌,先后服藥130多劑。治后腫物消失,舌體活動自如。

15.2 加味二陳湯
【來源】席梁丞,《千家妙方·下》
【組成】清半夏12克,茯苓、陳皮各9克,制川烏、制草烏各4.5克,貝母9克,元參、生牡蠣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行氣軟堅,祛痰開結(jié)。
【方解】本方系由二陳湯去甘草加制川草烏、貝母、元參、牡蠣而成。方用二陳湯加貝母搜風(fēng)祛痰;佐川烏、草烏直達(dá)痰巢,深入經(jīng)肌,使風(fēng)去痰行結(jié)散,核自消失;元參滋陰降火;牡蠣軟堅散結(jié),故用之收效頗佳。
【主治】舌體腫物。此由痰郁氣滯,流注經(jīng)絡(luò),結(jié)于舌體,形成痰核所致。
【療效】治療1例,在×醫(yī)院檢查疑為“舌癌”。服藥30余劑后,腫物完全消失。半年后檢查,未見復(fù)發(fā)。
16、治扁桃體癌秘方
16.1 五鱉化結(jié)湯
【來源】華良才,《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①生蒲黃、五靈脂、土鱉蟲各10克,穿山甲、當(dāng)歸各15克,乳香、沒藥各10克,全瓜蔞25克,川貝母、皂角刺、莪術(shù)、地龍各10克(或加血竭5克,夏枯草10克)。②山豆根120克,山慈菇120克,杏仁150克,急性子50克,孩兒茶150克。
【用法】方①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方②研細(xì)末為丸,每丸重3克。每取1丸含化。
【功用】活血化瘀,祛痰散結(jié)。
【方解】腫瘤生于喉間,多為肺經(jīng)郁熱或肝氣郁結(jié)、導(dǎo)致痰凝血瘀,治法當(dāng)以化瘀祛痰散結(jié)為主。方中生蒲黃、五靈脂、土鱉蟲等破血化瘀;瓜蔞、川貝母、皂角刺、地龍、夏枯草祛痰散結(jié),同時含化丸藥更增強了其解毒散結(jié)之功而取效。
【主治】扁桃體鱗狀細(xì)胞癌。
【加減】大便干燥者加瓜蔞仁、杏仁、當(dāng)歸以潤腸通便;便溏者加半夏、苡仁以健脾燥濕。
【療效】用本方3個月,治愈1例扁桃體鱗狀細(xì)胞癌。中醫(yī)辨證為血瘀痰凝。治療35天,腫塊變軟縮小。隨訪7年,未見復(fù)發(fā)。

17、治大腸癌秘方
17.1 清腸消腫湯
【來源】劉嘉湘,《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八月扎15克,廣木香9克,紅藤15克,白花蛇舌草、菝葜、野葡萄藤各30克,苦參15克,生薏苡仁30克,紫丹參15克,地鱉蟲、烏梅各9克,瓜蔞仁、白毛藤各30克,鳳尾草15克,貫眾炭、半枝蓮各30克。另用壁虎4.5克,研成粉末,分3次吞服。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同時并將本方煎劑的1/3(約200毫升)保留灌腸,每日1~2次。
【功用】理氣化瘀,消腫解毒。
【方解】本病系濕毒蘊熱下注于腸,氣血瘀滯成積,故以清熱解毒、理氣化瘀、利濕導(dǎo)滯為本病基本治則。方中白花蛇舌草、野葡萄藤、菝葜、苦參、半枝蓮、白毛藤、鳳尾草清熱解毒、消腫;八月扎、木香、生苡仁、瓜蔞仁理氣利濕導(dǎo)滯;丹參、地鱉蟲、壁虎活血祛瘀散結(jié);烏梅、貫眾炭斂腸解毒止血。采用口服與保留灌腸并用的治療方法,充分發(fā)揮了藥物作用,所以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主治】直腸癌、結(jié)腸癌,并適用于胃癌和肝癌。
【加減】氣虛加黃芪、黨參、白術(shù)、扁豆;伴有脾腎陽虛者,伍用補骨脂、菟絲子、薛荔果、益智仁、熟附塊;血虛加當(dāng)歸、白芍、阿膠;陰虛加北沙參、麥冬、川石斛、生地、鱉甲;便膿血加生地揄、槐花炭、血余炭、烏蘞莓、黃柏;便次多加訶子、升麻、補骨脂、扁豆、赤石脂、禹余糧、御米殼;大便秘結(jié)體實者加生大黃、枳實、元明粉;體虛者加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腹部腫塊加夏枯草、海藻、昆布、生牡蠣、木鱉子。
【療效】治療50例(均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大腸癌患者,療程均在3個月以上,治后1年生存率為80%,2年為43.5%,3年為31.7%,5年為20%,10年為9.1%,其中有5例治后病情消失獲臨床治愈。

17.2 八角山蛇湯
【來源】馬吉福,《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八角金盤12克,山慈菇20克,蛇莓、八月扎、石見穿、敗醬草、薏苡仁各30克,黃芪、雞血藤、丹參各15克,大黃6克,枳殼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3個月為1療程。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排膿。
【方解】本方為攻積破結(jié)、解毒化瘀之劑。方中重用八角金盤(即八角蓮)、山慈菇、八月扎、石見穿、蛇莓等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的作用為主;配以敗醬草、生苡仁解毒散瘀、消腫排膿;黃芪、雞血藤補氣血;丹參、大黃、枳殼行氣活血、導(dǎo)滯逐瘀。諸藥相合,共奏祛邪扶正之功,所以治療本病取得了良好療效。
【主治】直腸癌。
【加減】便血加槐花炭、側(cè)柏炭;里急后重,加川黃連、木香、赤芍;腹痛腹脹加白芍、烏藥、炒萊菔子、川厚樸;大便不通加瓜蔞仁、皂角子。
【療效】治療5例(Ⅲ期2例,Ⅳ期3例),其中1例Ⅲ期直腸癌服藥90余劑,痛除瀉止,飲食增加,續(xù)服半年,諸恙均消,經(jīng)隨訪存活7年仍健在。

18、治前列腺癌秘方
18.1 參芪蓉仙湯
【來源】方伯英,《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生黃芪15克,潞黨參、仙靈脾各12克,甜蓯蓉、巴戟天各6克,枸杞子、制首烏各12克,穿山甲15克,牛膝12克,制大黃6克,炒黃柏10克,知母6克,土茯苓15克,七葉一枝花12克,白花蛇舌草15克,杭白芍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氣補腎,行氣散結(jié)。
【主治】前列腺癌。
【加減】血尿加重者加小薊、旱蓮草、生地、阿膠等補虛止血;小便不暢,加沉香、郁金、臺烏藥等;小便疼痛加重者,加延胡索、王不留行、三棱、莪術(shù)等;小便黃濁、下焦?jié)駸?,加車前子、萹蓄、瞿麥、金錢草、滑石、萆薢等。
【療效】用本方治療1例前列腺癌伴左側(cè)髂窩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患者,經(jīng)過1年多治療,各項癥狀基本消失或減輕,髂窩部腫塊消失,兩次前列腺液沉淀物檢查均未找到癌細(xì)胞,取得近期治愈的效果。

19、治卵巢癌秘方
19.1 雙石方
【來源】周慕白,《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陽起石60克,云母石120克,三棱、莪術(shù)、土鱉蟲各90克,桃仁、紅花、當(dāng)歸、赤芍各60克,枳殼30克,大黃6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xì)末,飯糊為丸、備用。日服3次,每次服18克,吞服。
【功用】溫腎祛寒、破血逐瘀。
【方解】方中重用陽起石、云母石溫腎祛寒?!侗静菥V目》記載:“云母石,治身痹死肌”、“陽起石,破子臟中癥瘕結(jié)氣”。同時用三棱、莪術(shù)、桃仁、紅花、土鱉蟲等破血逐瘀,故可獲良效。
【主治】卵巢黏液性囊腺癌。
【加減】治療1例,經(jīng)剖腹探查發(fā)現(xiàn)盆腔廣泛轉(zhuǎn)移而無法切除。服本方2月余,腫塊逐漸縮小,全身狀況好轉(zhuǎn)。隨訪17年仍健在。

19.2 蛇蓮地鱉湯
【來源】《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60克,橘核、昆布、桃仁、地龍各15克,土鱉蟲、川楝子、小茴香各9克,莪術(shù)、黨參各12克,紅花3克,生苡仁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熱解毒,舒肝理氣,軟堅散結(jié)。
【方解】方中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清熱解毒;桃仁、莪術(shù)、紅花活血化瘀;昆布、土鱉蟲化痰軟堅;川楝子、小茴香、橘核舒肝理氣、通絡(luò)止痛;地龍、搜風(fēng)通絡(luò)止痛;黨參、苡仁益氣健脾,故對于肝郁氣滯、痰瘀毒邪互結(jié)所致的卵巢癌具有一定的療效。
【主治】卵巢癌。
【療效】治療卵巢癌及卵巢囊腫惡性病變5例,其中4例系統(tǒng)觀察,顯效2例,有效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75%。
【附記】本方為湖北中醫(yī)學(xué)院附屬醫(yī)院經(jīng)驗方。筆者臨床驗證有效。

20、治絨毛膜上皮癌秘方
20.1 三石母湯
【來源】田映碧,《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當(dāng)歸9克,紅花6克,桃仁9克,三七6克,花蕊石15克,大黃、丹皮各6克,紫草30克,地黃15克,黨參12克,海浮石30克,瓜蔞15克,薏苡仁、珍珠母、代赭石、土茯苓、半枝蓮各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養(yǎng)陰益氣。
【方解】張景岳在《婦人血證》中說:“瘀血留滯作證,惟婦人有之,……氣虛而血滯?!狈街杏玫攸S、黨參等以養(yǎng)陰益氣;桃仁、紅花、三七等活血化瘀。諸藥合用可補其氣虛而祛其瘀滯,故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主治】絨毛膜上皮癌。
【加減】陰虛肝旺加牛膝、青黛、地龍;脾虛濕盛加白術(shù)、茯苓;肺轉(zhuǎn)移咯血加杏仁、貝母、青黛。
【療效】治療絨毛膜上皮癌2例,惡性葡萄胎7例,結(jié)果痊愈8例,1例絨毛膜上皮癌無效。

20.2 五靈紅花湯
【來源】蔣玉伯,《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五靈脂6克,紅花3克,海螵蛸30克,蒲黃粉、茜草根各6克,臺烏藥3克,射干9克,丹參15克,當(dāng)歸、山慈菇、蒲黃炒阿膠、乳香、沒藥各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養(yǎng)血行氣,逐瘀攻毒。
【方解】方中用當(dāng)歸、阿膠養(yǎng)血;烏藥、乳香以行氣;山慈菇、丹參、五靈脂、蒲黃、紅花逐瘀攻毒,故取得較好療效。
【主治】絨毛膜上皮癌。
【加減】肝郁血熱者加香附9克,黃芩炭3克,葛根9克;氣郁血滯者加枳實、桃仁各9克,藏紅花1.5克。
【療效】治療1例,獲愈。隨訪3年未見復(fù)發(fā)。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