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13日廣西桂林市臨桂縣六塘鎮(zhèn)鎮(zhèn)委大院內一棟五層樓在快要封頂?shù)乃菨茶T砼時,內架倒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重傷。 6月15日22時20分許,黔西南州義龍新區(qū)新橋鎮(zhèn)金源鐵合金廠爐芯腳手架倒塌,事故造成7人死亡,2人受傷。 模架安全事故已經成為建筑安全生產的一大“夢魘”,如何預防模架事故的再次發(fā)生,確保安全生產?小編整理了模架安全事故原因及預防措施要點,希望從技術上、管理上分析模架安全事故“真相”,總結預防措施,做到真正的安全生產。 模架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材料使用的問題 目前,施工中用于模板與腳手架工程的材料主要有竹(木)膠合板、全鋼(組合)大模板和鋼管,其中模板支撐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為目前應用最為廣泛。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腳手架鋼管采用ф48×3.5焊接鋼管或無縫鋼管,扣件質量規(guī)定連接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得發(fā)生破壞,連墻件用鋼管、型鋼或粗鋼筋制成。但是,目前租賃市場混亂,不合格的鋼管、扣件流入工地,加上項目部材料檢驗把關不嚴,造成嚴重安全事故隱患,危及建筑施工安全生產。 建筑施工中使用劣質鋼管、扣件,加上使用中的鋼管、扣件可能存在的初始缺陷,特別是經過多次周轉重復使用后的鋼管、扣件質量缺陷更為嚴重,如鋼管的彎曲、銹蝕、截面缺損、端面不平,扣件的裂縫、破碎等,鋼管支撐體系的承載能力大大降低,造成工程質量及安全事故再所難免。 2)施工方案制定中存在的問題 項目部施工中用鋼管、扣件搭設水平結構(樓板、梁、陽臺)的混凝土模板支架,技術比較成熟,但是對跨度大、空間高、荷載重的模板支架體系進行分析計算重視不夠。不少項目部所具體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比較簡單,施工時又僅憑經驗布置支撐系統(tǒng),在施工管理不嚴的情況下,極易發(fā)生模板支撐失穩(wěn)事故。模板支架工程實際的梁板荷載分布是中間大、兩邊小,如在一根兩跨橫桿的兩邊跨中有作用力時,三個支點的支承反力中間立桿承受豎向荷載約占全部荷載的60%~70%,兩邊立桿承受30%~40%,而有些工程施工方案設計時卻將荷載進行平均分擔,直接導致了中間立桿不能滿足安全度的要求。 3)施工組織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模板與腳手架操作人員技術素質較差,缺乏相關的安全技術培訓。架子工主要是來自農民工,且大部分沒有參加崗前培訓或崗前培訓的質量不能保證,具備的基礎技術知識相對較少,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二是項目部的安全管理不嚴格,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導致施工環(huán)境惡劣。 防止模架事故發(fā)生的技術措施 1)嚴把材料關 合理選用鋼管、扣件等材料是保證施工安全的首要措施,強化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嚴格材料進場檢驗,加強對模板與腳手架材料質量的驗收把關,杜絕使用劣質產品。 2)加強施工過程管理 項目部要健全完善各項工作制度,特別是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制度、對作業(yè)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制度以及對鋼管、扣件質量的檢測和驗收制度。要切實加大對施工中重大危險源的監(jiān)控力度,認真、及時識別出本工程的重大危險源,落實監(jiān)管責任,加大檢查頻次,有效遏制施工安全事故發(fā)生。 加強對專業(yè)承包和勞務分包單位的管理,切實消除以包代管和包而不管現(xiàn)象。抓好架子工的專項技能培訓與考核,提高施工隊伍業(yè)務水平。強化安全教育和培訓,增強架子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項目部要編制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做到技術交底必須以書面文字為依據(jù),交底手續(xù)要完善,而且必須向一線操作工人直接交底。同時施工單位的專職安全員須對模板與腳手架工程施工認真監(jiān)督,嚴格檢查,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3)注重施工方案編制和支撐架設計計算 為保證模板與腳手架工程質量,依據(jù)《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進行方案編制和支撐架設計計算,設計內容應包括:確定并繪制腳手架搭設計算簡圖,選材、荷載計算、縱向、橫向水平桿等受彎構件的強度及連接扣件的抗滑承載力計算,立桿穩(wěn)定性及立桿段軸向力計算,墻件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計算;擬定模板與腳手架安裝與拆除方案等。要保證模板支撐系統(tǒng)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安全地支撐預期荷載,并控制支撐的變形量。模板設計不僅要有詳細的計算書,而且要對細部構造畫出大樣,注明接頭方法,標出水平步距和剪刀撐設置等要求。 重點對危險性較大工程,是指高度超過8米或跨度超過18米的高大模板支撐系統(tǒng),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組織專家進行審查論證,方案中模板支撐荷載的計算要嚴格按照最不利原則進行考慮,應包括泵送混凝土引起的動力荷載。施工現(xiàn)場應嚴格按照方案規(guī)定搭設模板支撐體系,按要求設置剪刀撐和掃地桿,確定上、下施工作業(yè)面通道及位置。 4)主要技術措施要求 ①作業(yè)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使用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 ②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下列構件:主節(jié)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連墻件。 ③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yè)。 ④懸挑式鋼管腳手架的U形環(huán)預埋時應嚴格控制前后兩根對應在一條直線上。在鋼梁上立第一根立桿時,應至少2人配合,立好立桿后,迅速綁設掃地桿,防止立桿傾倒。為安全起見,在鋼梁外側增加一道鋼絲繩倒拉在上一層外梁預埋環(huán)上。型鋼底座懸挑式鋼管腳手架一個懸挑段搭設高度不應超過24米。剪刀撐、斜撐要隨立桿、水平桿同步搭設,底層斜桿下端必須支撐在墊板上。施工中要經常校驗立桿垂直度,全高垂直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400,且不大于100 毫米。 控制扣件螺栓扭力矩:采用扭力扳手,將扣件節(jié)點扭力矩控制在40~65N.m。 5)高支模搭設和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 ①遵守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橫桿的長度不宜小于三跨(考慮連系梁的作用);橫桿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即兩根相鄰橫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的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1000毫米;使用對接扣件,當使用旋轉扣件連接時,橫桿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米,應等間距設置三個旋轉扣件固定。 ②模板支架設置縱橫向掃地桿,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地面不大于200毫米處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 ③立桿上的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即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1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距離不宜小于1000毫米;承受板底木枋的水平鋼管、不得出現(xiàn)懸挑鋼管,必須在端頭補加1根立桿。當中間的立柱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可及時將滿堂架和立柱連接成一個整體,以增強滿堂架的整體穩(wěn)定性。 ④頂層橫桿采用雙扣件加固,防止橫桿下滑;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shù)按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在40~50度之間確定;必須在模板支架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xù)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凈距不應大于10米;剪刀撐斜桿的接長應采用搭接,要求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米,且采用3個(或以上)旋轉扣件固定;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桿或立桿上;模板支架立桿每2米高的垂直允許偏差為15毫米;模板及其支撐系統(tǒng)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的可靠臨時設施。 ⑤施工現(xiàn)場應搭設工作梯,作業(yè)人員不得爬高支模上下。高支模上高空臨邊要有足夠的操作平臺和安全防護,高支模范圍內的地面應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不準架設探頭板式未固定的立柱。 ⑥模板拆除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一定的要求,禁止混凝土未達到設計強度的要求時拆除底模和支架,防止倒塌事故發(fā)生。拆模應嚴格遵守從上而下的原則,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禁止拋擲模板。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由《施工技術》雜志社編輯整理,歡迎推薦給圈內朋友,轉載請注明出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