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某,女,81歲,2010年8月12日. 患者頭痛,口苦,咳粘痰,便結(jié),小便黃,舌淡紅苔膩,脈弦數(shù). 柴胡陷胸湯主之. 柴胡20 黃芩8 半夏12 黨參12 連翹15 白芍30 當(dāng)歸15 栝樓10 白術(shù)15 干姜5 四劑愈 自案: 用寒藥要考慮傷陽的一面,尤其是老年患者. 熱證見到舌淡紅苔膩者要酌加溫藥,干姜,蒼白術(shù)之屬.一張方子,要貫穿到問題的兩個方面,寒與熱,虛與實,氣與血.曾經(jīng)有個病號拿個方子給我看: 石膏,生地,白芨,烏賊骨,白芍,甘草,黨參,枳實,木香.病號說這個方好啊,我多年的口干苦臭,反酸,肚子脹,大便稀,喝了三劑就減輕了,當(dāng)喝到第七付的時候,又吐又泄,無食欲. 我當(dāng)時沒說什么, 暗思: 寒涼滋膩怎能不傷胃的生生之氣?二話沒說,就在原方中加入桂枝,干姜,白術(shù),麥芽,黃芩,減石膏生地. 病號后來反映,吐泄消失,食欲增強(qiáng),病愈. 多好的半夏瀉心湯合左金丸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