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維光醫(yī)案:半夏厚樸湯治愈咽中水瘤1974年4月巧日初診,患者呂X,男,13歲。其舅父吳XX工程師為筆者之同事。在診前吳言:其外甥生下時,脖子上就有一個先天性水瘤。8個月時做了切除手術,痊愈。不料,到了9歲時,此瘤又從脖子上長出,又去醫(yī)院做了手術。誰知到了13歲,即今年,此瘤又從嗓子里長出。曾去醫(yī)院做過檢查,醫(yī)生還是叫動手術。并說,此處的手術難度很大,不能保證生命安全。又說縱然動了手術,也難說今后此瘤不再發(fā)生。當時瘤子發(fā)展的情況是,吃東西時,須把脖子一伸方能咽下,感覺越來越嚴重了,全家為此優(yōu)愁不安。吳向患者的全家說我單位有個費某擅長中醫(yī),叫他給看看如何?全家同意他的意見,于是帶來就診。患者的皮膚淺黑,瘦弱。診之,脈、舌、二便皆無異常,惟有明顯的胸脅苦滿腹證,先與小柴胡湯5劑,令其一日一劑。方: 柴胡18g 半夏15g 黃芬10g 黨參10g甘草6g 大棗3枚切 生姜6片 再診:1974年4月21日。服上方5劑后,其胸脅苦滿已無。余又與半夏厚樸湯,令其一日一劑,連服10劑以試之。方: 半夏15g 厚樸10g 獲荃12g 紫蘇葉10g 生姜8片 后知服10劑后,患者稍覺輕快。筆者令其舅父捎信不必再來,必須連續(xù)服藥。后聽其舅父言,連服40劑痊愈。在1985年筆者又遇其舅父,問其外甥如何?說是永未再犯,事隔己經11年了。他外甥愈后,全家人甚是喜悅。以后他的妻子、妹妹皆來治過婦科病。 以下為費先生關于半夏厚樸湯的介紹 半夏厚樸湯 出自《金匱要略》 [方藥]半夏20g 茯苓15g 厚樸10g 蘇葉10g 生姜6片 [筆者經歷]患者病癥:梅核氣,咽中水瘤。 獻曝語:本方又名四七湯或大四七湯。所謂梅核氣,即咽喉中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咽之又不能下,多發(fā)生在婦女身上,男人甚少。據說男人患此癥者,有變癌的可能。人人知道此方能治梅核氣,但不知服藥多少,方能痊愈。所以服上幾劑,未見效果,就棄而不用。筆者治此癥,一般服40劑左右痊愈。最少也有服6劑而痊愈者,也有服多劑后,自覺全身各種癥狀好轉,自愿服至70劑以上者,可見此方之微妙。此外,筆者還用此方40劑,治愈一個咽中水瘤的少年患者(載于筆者《經方醫(yī)案選》中) 醫(yī)界珠玉 1、陸淵雷氏注釋《金匱要略》中的“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云:“所謂咽食物時,自覺咽中如有一塊小肉,妨吞咽,此即神經性食管痙攣,多并發(fā)于官能性神經病。如癔?。℉ysteria)、疑病(Hypochon)、癲癇、舞蹈病、官能性神經病等。古人稱之為氣病,故稱本病為梅核氣?!^本病有痰涎者,因本方有半夏、厚樸、茯苓的緣故。西醫(yī)書不言此病有粘液,然而食管為有粘膜之器官,痙攣時,粘液增多,亦可想而知。此病婦女較多,男子亦有。古人謂此病屬于噎膈之輕者,食管長期痙攣不能松弛,當然會變成噎膈之病的?!?/font> 2、大塚敬節(jié)氏治上半身浮腫云:“朋友之妻,妊娠期間發(fā)生浮腫,分娩后不久,沿胸部、頸部、顏面等部,相繼浮腫加重。胸部感到不適,亦苦于呼吸欲止。最為痛苦者,似有物自下而上,沖擊咽喉,阻塞呼吸,連續(xù)咳嗽完畢,則稍感舒適。但上述痛苦隨之又至。自早晨開始未曾小便,臉腫大三倍于往日,頸部亦嚴重浮腫,以此參考《金匱要略》。書中云:‘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條,給與半夏厚樸湯,服后未至10分鐘,有物上行咽喉癥即止,次日天將曉時,尿則順利排出,數日痊愈?!?又治神經癥云:“33歲婦女,前年秋天曾為他人之子患百日咳而擔心。因自己長期患風濕性關節(jié)炎,恐發(fā)展成心臟瓣膜癥,極為不安,并懸念于心中。因此,一夜突然心臟如揪(以此形容感覺癥狀者,多為半夏厚樸湯癥穴甚為恐懼。自己診脈,發(fā)現脈已停止跳動。急呼醫(yī)生,經注射而愈。自此以后如與人交談30分鐘,則引起頭痛、眩暈、心悸、飲食不進、呼吸急迫等發(fā)作,約10分鐘,隨即排出大量小便。此患者若無女傭人陪同,雖白日亦不敢外出,恐死于途中,為此將記有地址、姓名之紙片,放在身上。此乃是神經質婦女,服半夏厚樸湯2個月痊愈?!?/font> 3、矢數道明氏總結自己與各家對此方的應用為:(1)表現為胃癥狀者:胃腸虛弱癥、胃下垂癥、胃弛緩癥、食道憩室癥、食道痙攣、妊娠惡阻。(2)以神經癥狀為主者:神經衰弱、癔病血脈癥、神經質、失眠癥、神經官能癥、神經性食道狹窄癥、恐怖癥、郁病。(3)表現咽喉附近之癥狀:扁桃體炎、支氣管炎、哮喘、百日咳、巴寒杜氏病、聲帶浮腫、嘎聲、咽喉刺激感、異物感、搔癢感等。(4)表現浮腫者:胃內有停水,此水上下流竄,顏面、手足出現虛性浮腫者。然而咽中異物感,并非本方必備之癥。 4、《險癥百問》云平常患感冒,咳嗽聲嘶者,師曰:平常風邪聲撕者,桂枝湯合半夏厚樸湯投之則效。凡咳嗽聲嘶者,咳嗽得治而聲撕數日自愈,雖不服藥,亦可愈也。聲撕者,痰飲之變也?!?/font> 5、和田東郭氏云:“水氣蓄滯心胸而尿難利’用吳茱萸湯加桔皮等而不通利者,可用半夏厚樸湯加犀角。又小瘡、頭瘡內攻之腫,未至十分喘滿,但腹脹而利水難者,用之尤妙?!?/font> 6、淺田宗伯氏云此方《局方》名四七湯,為氣劑之權輿也。故不僅治梅核氣,盡可活用于諸氣疾。根據《金匱要略》、《千金方》并非專用于婦人。蓋婦人氣郁者多,故血病多自氣生者。”又云:“一婦人,產后氣不舒暢,稍有頭痛,前醫(yī)認為血癥,投與川芎當歸劑,不治。余診之’為氣滯生痰之癥,與此方,不日而愈。血病理氣,亦一法也。又云:東郭氏治水氣,用此方加犀角,得奇效。又加浮石,治膈噎輕癥有效。又雨霖氏之治驗,對睪丸腫大如斗者,若診,必滯水阻隔,心腹之氣不能升降,使服此方加上品犀角末。百日余,心下漸開,囊內蓄水亦消散而痊愈。 又對身體發(fā)巨瘤有效。然不限此二癥。凡腹形惡,而水血之毒痼者,此方皆有奇效云”。 7、原南陽氏《叢桂亭醫(yī)事小言》云:“一士人婦,猝然患疾,夜中遣門人治之。門人歸言不治。次日乞余往診,即至其家,知前夜求一醫(yī)官診治,服其藥,下咽難,吐之不出,大發(fā)汗而煩悶。后服門人之藥,則不如是之甚,苦痛稍減,雖以一滴潤喉,亦留滯而不得下云。余診之,脈、舌、腹無異狀,仍與水試之下喉后,如噎如嗆、如欲從鼻孔出。家中人言,見其暫時苦甚,旋即下去。問痛否,則不痛。但覺在咽中心口。看護者三、四人,撫胸按背,皆為流汗。言心中有逆上之物,其嗆勢令腹氣發(fā)張。因之,決定為喉中之病。然窺其喉,又無他異。如此,極不易處方。 姑且與半夏厚樸湯以試之,得小快。連投之三、四日,竟得痊愈此文有刪節(jié)又治胃下垂癥云:“ 38歲男子,主訴心悸、眩暈,胃下垂癥,手足震顫,腹部無力,易疲勞,動悸。食欲尚可,大便一日一行,左腹直肌拘攣,臍上方動擇充進。服用半夏厚樸湯兩個月,腹力協(xié)調,至于手足震顫、眩暈、動悸等癥亦愈。又半夏厚樸湯,腹部軟弱甚者,不用為佳。 用厚樸配伍之方劑,嚴重虛證者宜禁忌?!?/font> 8、荒木性次氏治不眠癥云:“40歲婦女,數年前患不眠癥久治不愈,其他有輕度咳嗽,亦數年不愈。與半夏厚樸湯,不眠癥完全治愈?!庇种务≡疲骸耙晃粙D女,數年來一直患癔病。主訴每年發(fā)作二、三次,其將發(fā)前神經興奮,出現癔病之情緒,隨覺胃之周圍有塊狀物,突然上沖堵塞咽喉,此用半夏厚樸湯,奏大效?!?/font>原載于1997年4月16日臺灣《中華日報》,又于2001年增補 |
|
|
來自: johnney908 > 《經方論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