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4月21日,芷蘭雅集藝術月談第31講邀請《時計》鐘表雜志主編常偉先生主講鐘表的收藏與投資。常偉先生為北京收藏家協會相機鐘表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鐘表評論人以及專欄作者,著有《鐘表收藏知識30講》、《中國與鐘表》等書籍。 百達翡麗常偉:我主要從事鐘表雜志的工作,這十年來跟鐘表打交道,新的鐘表、老的鐘表…
4月21日,芷蘭雅集藝術月談第31講邀請《時計》鐘表雜志主編常偉先生主講鐘表的收藏與投資。常偉先生為北京收藏家協會相機鐘表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鐘表評論人以及專欄作者,著有《鐘表收藏知識30講》、《中國與鐘表》等書籍。
百達翡麗 常偉:我主要從事鐘表雜志的工作,這十年來跟鐘表打交道,新的鐘表、老的鐘表、一手市場包括拍賣市場的氛圍。我在05年的時候榮寶齋出版社出版過我寫的一本書叫《鐘表知識三十講》?!败铺m雅集”這一期是第31講,終于輪到了鐘表,前三十講和鐘表沒有關系,我也很開心鐘表這樣一個門類能夠在“芷蘭雅集”這樣一個藝術的平臺、藝術的論壇上表現出鐘表的一些內涵、文化、魅力,這些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知道大家或多或少和鐘表或喜愛或收藏或愛好,正好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和品牌,能夠交流一下。這個是真正的一種雅集或者是一種交流、論壇的一個意義。 產業(yè)文化對于鐘表文化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奠定了很多我們所謂品牌的基礎,當然還有一個文化就是我們品牌的文化,我們經常說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成立的歷史的脈絡,同樣每一個品牌也有自己最突出的,最典型的表款,也形成了一個表款的文化。為什么大家有時候買表會找一些經典的表款,因為經典的表款其實是經過了幾十年的沉淀,成為這個品牌最特殊的或者最有代表性的,這個表款基本上大家戴著遠處一看就知道你戴的是哪個品牌的哪款手表,可能是百達斐麗的,可能是江詩丹頓的什么,可能是勞力士的什么款,也可能是什么,這些表其實本身在手表當中,手表的發(fā)展當中它就是經典,它就是代表性,所以表款的文化、品牌的文化、產業(yè)的文化使我們的手表賦予了很多的魅力,也賦予了很多的生動的東西,它不是一個冷冰冰的物件,而是一個通過機械的傳導、通過機心的運轉,通過人與表之間的互動,通過它的品牌文化的一個氛圍的渲染,給我們所呈現了一個時間的藝術品。所以手表,包括古董鐘、古董表它其實就是這樣一個綜合的有功能、有工藝,包括有文化的一個內涵和價值的物件。所以我覺得為什么中國的帝王,為什么西方的富豪他在晚年的時候都把鐘表的收藏作為一個非常強大的或者非常主流的一個收藏,其實這是跟人在精力,包括在感受方面,到達一個境界是有關的。所以我們才說富玩表,窮玩什么不說了,這個是有一定的根源的,根基的。 當然鐘表的收藏,除了有這些內涵,有這些價值的屬性,還有一些特性也是比較明顯的,就是他在收藏方面很容易收藏,容易就是便攜容易,在家里放也容易,不占地,如果是表不占用你的空間,可能是一支皮箱就幾十支表,已經是很好的收藏品,所以很容易收藏、很容易保管。還有就是門檻相對來說比我們傳統(tǒng)的一些要低很多,低很多一方面就代表它未來有它的價值的增長性,另外一方面也有比較普及,比較讓大家喜聞樂見的一個屬性,大家都可以玩得起,都可以買得起,當然因為買得起、玩得起作為收藏的樂趣來講也可以變成一個研究的項目,所以很多人通過鐘表的收藏,其實已經收藏一個門類,收藏一個系列,形成這樣的一種收藏,所以從收藏到研究形成一個樂趣,這個鐘表的收藏就變成一個活的收藏,就不是一個單純的展示陳列、保管的問題,這個是非常特殊的。 我們談工藝屬性,從一個小小的表或者是鐘也能看到一個很寬泛的、很廣闊的藝術的世界,有雕刻、有珠寶、有鑲嵌,有琺瑯,有措金,有這種很多的金屬加工的工藝在里,這個也是通過一個小的載體窺探出一個大的藝術的世界,這個在手表當中,在古董周、古董表當中也是呈現得非常豐富。 還有一個就是我剛才談到的,就是一個東西方通行的要素,中國最大的鐘表收藏家是乾隆,西方早期的富豪像是福特、摩根這些人都是鐘表收藏家,所以它是東西方通行的,但是中國人有的時候對油畫不一定喜愛,對國畫喜愛,西方人對中國的國畫也不一定喜愛,有一些收藏品他不是通行的,它是跟它區(qū)域有關,跟它的地區(qū)、它的人種有關,所以鐘表不同,中國人喜歡,西方人也喜歡,這個收藏也是非常有趣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