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飛的回答(8票)】: MacBook跟iPhone都是不能換電池的設計,山寨電池是其中的一個因素。還有外形跟用戶體驗的問題。 蘋果所謂的用戶體驗,其實是建立在全程Made by Apple的基礎之上的。從設計到制造一手把 關,統(tǒng)一的軟硬件平臺才能保證用戶體驗。Mac幾乎從來不需要處理蛋疼的驅動問題兼容性問題(比如windows),iPhone開發(fā)者也不用為了協(xié)調(diào)N種不同的屏幕尺寸、不同的CPU來開發(fā)N個不同版本的程序(比如android)。如果放開其他廠商設計電池、電腦硬件,用戶發(fā)現(xiàn)手機/電腦不給力,究竟該罵蘋果還是硬件廠商?蘋果為了不受這種不白之冤,索性一手包辦了…… 蘋果一直以來都很注重外觀和制造工藝的問題。內(nèi)置電池可以省下電池倉的占地和復雜構造,縮小體積、降低成本,順便避免后蓋松動之類的工藝問題(你知道我在說誰吧…) iPhone4 為了節(jié)約空間,更是干脆引入了MicroSIM卡。(雖然其實是iPad 3G先開始用的) 就算是從用戶需求的角度考慮,iPhone的電量已經(jīng)足夠撐一整天,而且作為幾乎天天跟電腦打交道的現(xiàn)代人,幾乎隨時都能找到可以充電的地方,基本不需要擔心沒電。反正鋰電池已經(jīng)成為智能手機無法邁過的坎,干脆無視掉好了。 【陳斌的回答(1票)】: 以后Ip不帶卡更好 【子翱的回答(2票)】: iphone為了追求絕佳的外形設計和統(tǒng)一的用戶體驗,犧牲了可更換電池的設計,引入了“一體化設計”的概念,最大限度的壓縮內(nèi)部部件的體積,從蘋果的其他產(chǎn)品中,也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設計哲學。從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新產(chǎn)品的設計中,也發(fā)現(xiàn)了同樣的設計方法,所以說一體化設計可能是未來移動產(chǎn)品的發(fā)展趨勢。 【夏晨的回答(1票)】: 不能換電池可以將機身做得更薄些,也減少了對用戶的干擾(試想幾個人會給筆記本換電池)。同時是簡約的設計理念的表現(xiàn) 【老三的回答(0票)】: 換電池真是一種愚蠢的需求。特別是nokia時代,買手機基本上都會再買一塊電池,然后其實都基本上沒用過另一塊電池(不知道整體市場用戶比例是多少,身邊朋友大部分是如此)。。。。。。 【鄭紫陽的回答(1票)】: 拆出電池,然後用奇怪的方法為之充電是非常糟糕的體驗。聰明的人不會這樣折磨自己。既然如此為何不乾脆設計成電池內(nèi)置不可輕易拆卸。而且這樣做更增強了整體一致的的美學指向。 乃們不要忘記「電池倉,電池可拆卸」是不可充電圓柱形電池時代殘留下來的不得已而為止設計惡習。就讓我們等著看機器人手機甚麼時候緊跟哀鳳腳步讓電池不可拆卸吧!(我相信很快) 聲明:本人自諾基亞時代開始就是直充的忠實擁護和倡導者。雖然偶有攜帶備用電池的情況。? 【江洋的回答(0票)】: 老喬不喜歡用戶可以隨便的打開他設計的設備。 【Fanstyle的回答(0票)】: 一個整體 ,看起來摸起來更酷 【程剛的回答(0票)】: 源于設計理念 【位毛的回答(1票)】: 換了幾年的電池,終于有朝一日不必惡心了,就這么簡單,你們想那多干啥?你們真不覺得換電池是一個非常惡心人的體驗么? 【任毅的回答(0票)】: iphone換電池了就不能做的那么薄了,而且頂樓上一下,華為總要跟別的不一樣吧~ 【劉世超的回答(0票)】: 我覺得吧,不能換電池一來是為了保護蘋果的知識產(chǎn)權,防止山寨電池的進入對手機造成危害,二來是為了抵制中國的萬能充吧。。。。 原文地址:知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