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不論多寡,當(dāng)厄的壺漿,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淺深,傷心的杯羹,召亡國之禍。 了心自了事,猶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還集。 甘人之語多,不論其是非;激人之語多,不顧其利害。 貪得者身富而心貧,知足者身貧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勞,處下者形勞而神逸。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難有禮。 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灑脫是養(yǎng)心第一法。 沾泥帶水之累,病根在一“戀”字;隨方逐圓之妙,便宜在一 “耐”字。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簡,賢人之言明,眾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終身之福者,切須檢點(diǎn)。 氣收自覺怒平,神斂自覺言簡,容人自覺味和,守靜自覺天寧。 諱貧者死于貧,勝心使之也;諱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諱愚者死于愚,癡心覆之也。 明識紅樓,為無冢之丘壟,迷來認(rèn)作舍身巖。 真知舞衣,為暗動之兵戈,快去暫同試劍石。 世人皆醒時(shí)作濁事,安得睡時(shí)有清身?若欲睡時(shí)得清身,須于醒時(shí)有清意。 兩刃相迎俱傷,兩強(qiáng)相敵俱敗。 我不害人,人不我害。人之害我,由我害人。 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常眾;休夸我能勝人,勝如我者更多。 身要嚴(yán)重,意要閑定,色要溫雅,氣要和平,語要簡徐,心要光明,量要闊大,志要果毅,機(jī)要縝密,事要妥當(dāng)。 效野非葬人之處,樓臺是為丘墓;邊塞非殺人之場,歌舞是為刀兵。 試觀羅綺紛紛,何異旌旗密密;聽管弦冗冗,何異松柏蕭蕭。 葬王侯之骨,能消幾處樓臺;落壯士之頭,經(jīng)得幾翻歌舞。 達(dá)者統(tǒng)為一觀,愚人指為兩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