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的刺客當中,恐怕沒有誰能比得上荊軻有名。人們可以不知道曹沫原來是一個刺客,可以不知道專諸為公子光刺殺了吳王僚,還可以不知道為人復仇成功卻不求顯名的俠客聶政,唯獨不會不知道荊軻??梢哉f,荊軻就是刺客的代名詞。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只有一個,荊軻刺殺的是秦王嬴政,后來這個人統(tǒng)一了中國,自稱為始皇帝,荊軻因為刺殺秦始皇而成名,又因為被秦始皇所殺而載入史冊。不過,荊軻這個人作為刺客,刺殺技藝實在是不甚了了,真正的名不副實,他所以能夠有名,僅僅是因為他要刺殺的那個人有名。假如拋開這一點,他恐怕都進入不了刺客“名單”。 燕太子丹曾經(jīng)在趙國做人質(zhì),而嬴政也出生在趙國,兩人曾經(jīng)是兒時的朋友。等到嬴政當了秦王,燕丹又到了秦國做人質(zhì)。秦王對待燕丹已經(jīng)不是兒時那樣,很不友好,所以燕丹怨恨,私自逃歸回到燕國?;氐絿鴥?nèi)以后,太子丹就想著如何報復秦王以及秦國的辦法。而這個時候,秦國已經(jīng)在攻打趙國,趙國只有招架,趙亡,秦國進攻燕國只是朝夕之間的事情。從個人報仇和阻止秦國進攻燕國兩方面考慮,燕太子丹打算刺殺秦王嬴政。在燕太子看來,只要劫持了秦王嬴政,讓他歸還侵占了六國的土地,就像當年曹沫劫持齊桓公那樣,這天下就會安寧太平,燕國就可以保存;或者是劫持不成,就趁勢殺掉嬴政,這樣,秦國大將在外獨攬兵權(quán),而國內(nèi)就會出亂子。趁著內(nèi)外不和的機會,六國聯(lián)合起來一致對付秦國,就一定能夠戰(zhàn)而勝之,然后六國恢復各自的邊界,彼此保存各自的國家。 為此,他向自己的老師鞠武請教辦法,鞠武一時無策,后來給他推薦了一個俠客田光,田光說自己老了,給他推薦了荊軻。 荊軻接受任務后,太子丹將他尊奉為上卿,讓他住進上等的賓館,車馬美女任其所欲,滿足荊軻的一切需求。當秦國軍隊俘虜了趙王,馬上就要來到燕國南部邊界的時候,太子丹害怕了,要求荊軻行動。荊軻說,自己即將行動,但需要一樣東西,這就是秦國避難來到燕國的將軍樊於期的頭顱。燕太子不忍心這樣做,荊軻就私下里會見樊於期,說借他的腦袋然后替他報仇,誘惑樊於期自殺。 有了這樣東西,荊軻還是沒有動身,說是等待一個人,打算和他一道出發(fā),這樣成功的把握就會大一些。可是太子丹實在等不及了,一再催促荊軻,荊軻只好帶著燕國一個叫做秦舞陽的助手上路了。 荊軻是以使者的身份去秦國的,說法是燕國要臣服秦國,因此獻上樊於期的腦袋和督亢地區(qū)的地圖。到了秦國,荊軻先賄賂秦宮內(nèi)臣,讓他把來秦國的借口轉(zhuǎn)告給秦王嬴政。嬴政得到了這兩樣東西,果然十分高興,安排了隆重的儀式,在咸陽宮接見荊軻。 到了秦國王宮大殿,荊軻捧著樊於期的腦袋,燕太子派給荊軻的副手秦舞陽拿著督亢地圖走進大殿。走到殿前臺階下,秦舞陽臉色突變,嚇得渾身發(fā)抖,秦國的大臣們都感到很奇怪。荊軻回頭對秦舞陽笑笑,上前謝罪說:“北方藩屬蠻夷之地的粗野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心驚膽顫。希望大王稍微寬容他,讓他能夠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辟ηG軻說:“遞上舞陽拿的地圖?!鼻G軻只得自己拿著地圖獻給秦王。當?shù)貓D完全展開的時候,那把匕首露了出來,這就是成語“圖窮匕首見”的出處。荊軻趁機左手抓住嬴政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秦王。不等近身,嬴政大驚,抽身跳起,衣袖掙斷。他慌忙抽劍,因為秦國的劍太長,只是抓住了劍鞘。驚慌緊迫之下,劍又套得很緊,所以不能立刻拔出。荊軻追趕嬴政,嬴政只好繞著柱子奔跑。由于事出意外,大臣們目瞪口呆,一時間都失去了常態(tài)。由于秦國的法律規(guī)定,大殿上侍從大臣不允許攜帶任何武器,帶武器的侍衛(wèi)只能呆在殿外,沒有秦王命令不準進殿,緊急時刻,嬴政來不及傳喚侍衛(wèi)官兵,因此荊軻能夠追趕秦王。倉促之間,殿內(nèi)大臣和侍衛(wèi)只能赤手空拳和荊軻搏斗。這時,一個侍從醫(yī)官夏無且用他所捧著的藥袋子投擊荊軻。有一個小內(nèi)侍(一說是趙高)也提醒嬴政,讓他把劍推到背后。秦王嬴政醒悟,把劍推到背后,拔出寶劍,反過來攻擊荊軻,砍斷了他的左腿。荊軻已經(jīng)受了重傷,就舉起匕首直接投刺嬴政,不中,匕首擊中了大殿銅柱子。嬴政接連攻擊荊軻,荊軻被刺傷八處。荊軻自知大事不成,就倚在柱子上大笑,張開兩條腿像簸箕一樣坐在地上罵道:“大事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訂立歸還諸侯們土地的契約回報太子。”這時候,侍衛(wèi)們沖上來殺死了荊軻。 仔細看一看荊軻刺殺秦王的過程,可以看出,荊軻作為刺客的技藝實在是稀松平常。 荊軻是被秦王嬴政一個人擊殘后失去搏擊能力后被殺的 在這個過程當中,荊軻和嬴政是進行著一對一的搏殺,宮廷中的內(nèi)侍和大臣只對荊軻進行了干擾而并沒有形成致命的威脅,能不能刺殺到嬴政完全取決于荊軻的技能,而荊軻沒有刺殺到秦王嬴政。春秋戰(zhàn)國時期,貴族子弟們都會練習一些刺殺搏擊技藝,秦王嬴政也不例外,但是到了戰(zhàn)國時期,國君們一般都很少親自上戰(zhàn)場作戰(zhàn)。也就是說,嬴政并沒有搏擊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對付這樣一個孩童時代就當上秦王的嬴政,荊軻竟然占不到便宜,可見其技藝咋樣!更主要的是,嬴政是沒有準備,荊軻是有準備,在有準備的情況下,荊軻一抓一刺的動作已經(jīng)完成,卻抓刺皆空,這樣的刺客技藝能說得過去嗎?當年公子光派專諸刺殺王僚,留給專諸的機會只有這一刺。借著宴請的機會,公子光讓專諸把匕首放進烤魚的肚子里,然后進獻上去。到了王僚面前,專諸掰開魚,趁勢拿起匕首刺向王僚,王僚當場死亡。這和荊軻幾乎是一樣的動作,專諸成功了,荊軻卻沒有成功。而反過來比較,當秦王嬴政拔出劍來以后,一擊就將他的左腿砍斷。一個不是專以武術(shù)為業(yè)的秦王,輕易就能將一個專業(yè)劍客砍傷,也可證明荊軻的技藝平平。實際上,荊軻還有兩次機會有可能擊中秦王嬴政。一次是嬴政繞著柱子奔跑的時候。這時候荊軻如果用匕首投向他,說不定也能刺中。因為這把匕首,“讓工匠用毒水淬它,用人試驗,只要見一絲兒血,沒有不立刻死的?!笨上G軻到被秦王砍斷了腳以后才做出這樣一個動作,一個身體健全的荊軻沒有做,等到身體殘廢了再做,效果肯定會大不一樣。二是嬴政砍殺他的一瞬間。這時候,劫持嬴政已經(jīng)不可能,刺殺嬴政也由主動變?yōu)楸粍?,荊軻完全可以采取和秦王同歸于盡的方式結(jié)束這場行動??上?,荊軻在秦王近距離的時候沒有捅刺,而是等到秦王遠一些了用的是投刺。同歸于盡的方式是一個敢死之士都會想到的方式,據(jù)說不僅僅是人,就是老一點兒的兔子也知道。當老鷹從高空俯沖下來的一瞬間,兔子一滾,翻身向上雙腳一蹬,就會和老鷹同歸于盡。人們對這一現(xiàn)象總結(jié)了個說法,叫做“兔子雙蹬腿”。不管這個名稱在那個時候有沒有出現(xiàn),作為一個必死的刺客,是應該想到同歸于盡也是最好結(jié)局的。因為荊軻是做好了必死準備的,易水邊上,燕太子給他送行,高漸離擊筑,一群人唱的歌兒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彼揪蜎]有打算活著回來。 缺少了一個幫手不是借口 或者說,荊軻在等待的那個人沒有到,如果那個人到了,事情或者就不一樣了。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的,既然那個人沒有來,我們就不能夠設想來了會發(fā)生什么。只不過,那應該是兩套方案中第一套,就是劫持的方式。既然是劫持的方式已經(jīng)不可能了,作為刺秦這樣的大事,應該馬上考慮到刺殺這種方式。荊軻身邊有一個秦舞陽,這個秦舞陽沒有幫上忙,卻也沒有妨礙他什么事情。實際上,即便是荊軻說的那個人處在秦舞陽的地位上,作為第一行動者荊軻,也是應該有兩手準備,就是秦王能讓兩個人一塊兒到大殿臺階之上嗎?從實際情況來看,荊軻那一抓一刺的動作,說明他已經(jīng)不再指望秦舞陽,接下來就是刺殺,因為這是一個有計劃的設計動作。入秦前,荊軻向燕太子要兩樣東西,樊於期的首級和督亢的地圖。燕太子覺得范將軍窮途來投,不忍心殺害,讓荊軻另想辦法。荊軻自己對樊於期說:“希望得到將軍的首級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會高興地召見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直刺他的胸膛,那么,將軍的仇恨可以洗雪,而燕國被欺凌的恥辱可以滌除了,將軍是否有這個心愿呢?”樊於期同意了,于是自殺。實際情況和荊軻事先設計的一樣!可惜,當預先設計的場面出現(xiàn)的時候刺殺都不成功,這樣的刺殺技藝,又怎能成事?! 荊軻劍術(shù)不精,作為刺客,心理素質(zhì)卻是一流的 荊軻劍術(shù)的確不精。他曾經(jīng)漫游路經(jīng)榆次,和劍客蓋聶談論劍術(shù),蓋聶認為他的談論有不得當?shù)牡胤剑陀醚劬Φ伤?。荊軻也不和他爭論,離開蓋聶以后就離開了榆次。當田光把他推薦給燕太子丹,燕太子給他下跪,并跪著向前走,荊軻安然受拜,絲毫也不謙讓。當燕太子說出自己的刺秦意圖以后,荊軻卻謙讓式的推辭,當燕太子再三懇求,這才答應下來。到了秦庭,秦舞陽渾身發(fā)抖,荊軻不但沒有受到影響,還若無其事似的給秦舞陽掩飾,這充分證明了他具備了刺客的最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如果說,接受燕太子的超出正常范圍的禮節(jié)待遇安之若泰,是表示這世上只有我才能夠完成你的這個心愿,那么,在秦王面前的表現(xiàn)則是處變不驚。到了最后,他知道大事不濟,還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倚在柱子上,張開兩條腿像簸箕一樣,這是一種蔑視秦王的動作,說明他以這種最后的方式在精神上打擊秦王。二是他和秦王說的那番話,盡管這只是一種為自己辯護的借口,也同樣是對秦王嬴政的一種警告。這充分說明,作為刺客,荊軻的心理素質(zhì)是無人能比的。只不過,當蓋聶用眼睛瞪他的時候,它如果能夠感悟到這是自己劍術(shù)有紕漏,結(jié)果會是怎樣呢? 歷史就是歷史,我們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理解,但就是不能去設想。我們所能知道的,就是刺客首先是為了名聲,荊軻正是賺足了名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