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父母的“手繪微信說明書” 7頁圖畫令無數(shù)網友“淚目”
記者 王冰冰 打開微信刷刷朋友圈,打開微博評論轉發(fā),這幾乎已成為不少人每天的“例行公事”。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我們信手拈來的簡單操作,對于父母而言可能卻深奧無比,也許她/他其實也想學習,也想由此進入你的世界,但卻因為不會操作,又不想麻煩和打擾自己的孩子,最后只能將好奇埋藏心底,化作看似不在意的一瞥。 我們是不是應該為此做點什么? 昨天,有一位兒子“滿滿的愛”感動了無數(shù)網友,他用自己的畫畫特長,為父母專門手繪了一本“微信使用說明書”,7頁圖畫配發(fā)極端詳盡的文字,教會遠方的父母如何與自己溝通。無數(shù)網友瘋狂點贊并“現(xiàn)場表態(tài)”:回去就把圖畫下載下來分享給自己爸媽,教會他們使用聊天工具! 7頁“微信說明書”,耐心和細心躍然紙上 前天晚上10點多,重慶郵電大學畢業(yè)的劉女士在自己的微博里寫道:“大學同學為了讓自己的爸爸媽媽學會微信,專門自制一本微信使用說明手繪本!太有愛了!有木有!”微博后還配有幾張說明書的照片,生動有趣的圖畫和詳盡的配文隨即引來眾多網友追捧。 昨天,我們也打開這本“說明書”,一個兒子的耐心和細心躍然紙上,令人贊嘆。 照片中的手繪說明書共7頁,第1頁是總目錄和寫給爸媽的一段話,從第二頁開始,每頁都標有頁碼,詳細地畫出使用微信聊天的每一個界面,并配有彩色的圖標和文字說明。 第2頁:畫有登錄后的微信主界面,每個圖標后作者都細心地標注了按鍵的用途,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會用藍色或紅色的彩色筆注明。 第3頁和第4頁:作者在圖畫旁邊注明:“右邊頭像為您自己發(fā)出的信息,左邊頭像為兒子發(fā)出的信息”(類似這樣溫馨的提示在說明書的每一頁都會出現(xiàn)),還解釋了每個按鈕的作用。 第5頁:除去常用的語音通話、視頻、圖片功能外,在說明書的第5 頁,作者還詳細的講解了如何在聊天時發(fā)送表情。他將常用的表情符號逐一畫出,最后提醒道“注:豆子表情選擇后,‘發(fā)送’會變藍(后配有藍色小框發(fā)送),點擊發(fā)送后方可發(fā)出。” 第6頁:作者重點教導爸爸媽媽使用語音聊天功能?!罢垕寢尠醋 醋≌f話’,出現(xiàn)話筒時,爸爸媽媽可以對準話筒,給兒子發(fā)送語音信息啦!說完記住松手哦!” 第7頁:這里繪出的是發(fā)送照片和視頻聊天的方法。 劉女士告訴我們,這本手繪說明書的作者是她的大學同學張明,“雖然很久沒見了,但是上大學那會他就是個愛笑又熱心的人,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他發(fā)的照片,就忍不住轉到了微博上,現(xiàn)在好多人都在找我要完整版?!蔽覀冊谛吕宋⒉├锟吹剑瑒⑴窟@條關于手繪微信說明書的微博在一天之內被轉發(fā)了1200多次,點贊近300次。 作者父母都在山東小鎮(zhèn)上賣夜間小吃 “他們不知道什么是iPhone,微信也消化了很久” 昨天,我們聯(lián)系到了這本微信手繪說明書的作者張明。今年26歲的他是山東人,2006年考入了重慶郵電大學學習美術專業(yè),畢業(yè)后就到了北京,目前從事兒童美術教育工作。 張明的家鄉(xiāng)在山東聊城一個小鎮(zhèn)上,父母已經50出頭,從張明高中開始到現(xiàn)在,父母每天晚上都會出去擺小吃攤,夏天通常要營業(yè)到凌晨一兩點才回家,冬天也要零點左右。張明說,高中時他就體會過父母的生活,為了自己父母的付出太多了。“好在現(xiàn)在我也獨立了,父母的生活負擔減輕了很多?!?/p> “這是為減輕他們的擔心和牽掛” 張明說,在家鄉(xiāng)的小鎮(zhèn)上父母這一輩人使用智能手機的很少,更別提微信?!案改钢坝玫亩际侵Z基亞黑白屏幕的手機,從我大學時到現(xiàn)在也有七八年了?!彼越衲甏汗?jié)張明回家時,專門為父母每人購買了一臺1300多元的htc智能手機。 “我經常在朋友圈里發(fā)一些照片和近況,想到如果父母學會使用微信就能對我的生活更了解,減少一些他們的擔心與牽掛,所以過年在家時我就提出教他們怎么使用微信?!睆埫髡f,自己剛提出“微信”這個名字時,父母都是一愣。他說:“父母都不知道微信是什么,和QQ、iPhone手機之類的新東西一樣,微信這個東西也讓他們消化了很久?!?/p> 手繪說明書花了10多個小時 經過多次手把手的指導,媽媽總算是學會了發(fā)送語音信息,可張明回到北京后,卻很少接到媽媽發(fā)來的微信消息。后來打電話時張明才得知,因為自己不在身邊,媽媽又記不起來具體的操作步驟,為了不總是打擾兒子的工作,索性就不用微信了。 得知這個情況,張明突然想到不如自己為父母繪制一本微信使用說明書,那一定能方便很多?!拔沂菍W畫畫的,想到就做,就用平時的工作本,花10多個小時為父母畫了一份7頁的說明書?!?/p> “畫好之后我用手機拍照傳給爸媽,這幾天我媽媽明顯進步多了,今天還跟我語音信息聊天呢?!?/p> “擺攤遇到什么事很快就能知道” 張明說這份手繪說明書與其說是送給爸媽的小禮物,其實更像是送給自己的。“從大學開始,我就離開了家鄉(xiāng),工作之后一年回家也就兩三次,父母的牽掛和我對他們的思念是這幾年生活中最讓我放不下的。 以前只能用電話交流,他們看不到我的近況,還經常因為忙錯不開時間,可是現(xiàn)在他們能給我留言,晚上擺攤遇到什么事我能盡快知道,感覺比以前近了不少?!?/p> 一個兒子的感慨:很多東西我們感到便利,卻讓父母無所適從 張明說,雖然媽媽已經很快地接受并學會了使用微信,但爸爸使用微信與他交流還是要靠媽媽在一旁指導?!皩τ诟改改且惠吶藖碚f,如果我不去告訴他們什么是微信,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手機對于他們來說只用接聽電話,與其花錢購買智能機,他們更愿意把錢節(jié)約下來給子女?!?/p> “我們習慣了將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用社交軟件展現(xiàn)給好友,卻經常忽略了與最關心我們的家人分享。而許多讓我們感到便利的新東西,卻讓已經適應過去生活的他們接受起來有些無所適從?!?/p>
|
|
|
來自: aikanshu的人 > 《教育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