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都》,我是真的愛極了川端康成的這篇小說。不僅是書,電影也值得細細一看。以下是看完上戶彩的電影翻拍版本之后的一通亂言。 
 當日子空洞得只剩下夜晚一息尚存的鮮活時,我便習(xí)慣性想著暫別人間,進入電影的世界觸摸另一種真實。 
 這一次,是初冬的《古都》。舊日讀書印象里,川端康成筆下的一對姊妹和獨懷少女心事的我一樣,在略微知曉人生際遇的季節(jié),有著難以訴說的困惑:“上面和下面的紫花地丁彼此會不會相見、會不會相識呢?” 
 我為千重子和苗子的出場著迷不已。很慶幸電影的改編尊重并努力把原著的精髓用最光色驚顫的鏡頭敘述出來。有人說,這部影片的畫面之美勝過故事之美。這不像是電影,更像是江戶古都的幾個人物,正在祗園節(jié)的大道上剛剛遭遇了一場偶然,充滿了角度感的畫面是那樣的幽玄與美! 
 一個長在富貴鄉(xiāng),一個生在山林間。一個靜若處子,一個動若脫兔。原本是一胞同生的姐妹,二十年之后再次相逢,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境遇。溫柔纖麗的千重子背負著父母的疼愛,男子的傾慕,以及繼承老布店義不容辭的責(zé)任。但是,穿著父親親自設(shè)計的和服和腰帶,千重子借著秀男的口道出了疑問:那未必是最適合她的人生。而在北山杉林之間勤苦勞作的苗子,由于飽受大自然的浸潤滋養(yǎng)生靈活躍,健康正直得就像是一株筆直高俏的杉木。她一直在努力尋找她的姐姐。二人巧遇,相認之后,因為對宿命的篤定,對未來的茫然,姐妹倆純潔清透的內(nèi)心里充滿了矛盾。 
 千重子父親佐田幽居的竹林充滿了寂寞的詩意,千重子去找苗子的北山杉林和水岸邊同樣散發(fā)著生命的玄音,起伏的風(fēng)浪將思考不盡的命運徒然之感烘托得淋漓盡致。來自二十歲的兩個女孩的簡單對話,就像一泓清泉一樣,把川端康成難以言喻的細弱的煩憂很直白地表達出來。 
 《古都》和《雪國》《千只鶴》不同,也和任何一部小說電影不同,它沒有明顯的欲望和矛盾,沒有戀愛的場面,也沒有淫蕩、仇恨、陰謀、死亡的晦暗。它清新得像一支短小的蘆笛,吹著漸漸遠逝的古典之美,從頭到尾,淡淡地哀傷,寂寂地懷舊。舊人,舊事,舊物,在舊時代的長河里飄飄蕩蕩,慢慢煙消云散。 
 我努力把我的細微觸動說得感覺化一些。其實鏡花水月的背后,都是不可言說的空。每個人都在感慨的命運,朦朧易變的愛意,繁復(fù)的古都風(fēng)情,還有,二胡夾雜著鋼琴或高或低的背景音樂,都只是隨風(fēng)而逝的片段。 
 只遺憾一點,有雪花,有楓葉,但是沒有出現(xiàn)櫻花。這樣,古都的完整總覺得少了一筆。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毫無意義的。我們會分道揚鑣以及你來到這個家,還有久別重逢一起賞雪的偶然,都是有其意義的。到底怎么辦?知道這點的只有神而已?!焙芟矚g千重子說的這段話。 
 生命的潛流,雖無法停留,從此也只好隨波逐流。但,靜靜的流動,本身已經(jīng)足夠美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