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微博]開始關注“海外夏令營”,對海外夏令營并不熟悉的家長們在為孩子選擇夏令營時常常一頭霧水,他們無法判斷夏令營的好壞?什么樣的適合自己的孩子?一次夏令營花費多少合適?一次去多長時間最好?同時也有不少家長在思考,讓孩子參加價格不菲的海外夏令營究竟是為了什么? 為此,新浪網(wǎng)教育頻道國際學校欄目舉辦了“聊聊海外夏令營的那些事兒”線下沙龍,這也是“走進國際學校”新浪家長活動的第2期,與第1期相似本期邀請了3位有著豐富選擇夏令營經(jīng)驗的家長現(xiàn)身說法,2位參加過的小同學分享夏令營感受,一起講述海外夏令營的那些事兒。 現(xiàn)身說法1 學生Jenny:從“我不能”到“我能” (Jenny,北大附中國際部10年級學生,曾多次參加過美國傳統(tǒng)夏令營,曾在日本、以色列和非洲小國博茨瓦納參加學術論壇和社會實踐) 如今回憶起初一參加美國夏令營的經(jīng)歷,Jenny一副眉飛色舞的樣子,充滿自信,一點也看不出她還曾經(jīng)有過一段哭鼻子的傷心經(jīng)歷。 那個夏令營位于一個小山上,父母不能陪同,Jenny的宿舍共有17個女生伙伴,來自13個不同國家。Jenny從小英文就很好,在出發(fā)前她認為語言問題絕不會是她的障礙,起初幾天,她發(fā)現(xiàn)其他女生都聊得很開心,而她就像沒學過英語一樣,完全不知道她們在說什么。 這是她完全沒想象到的情況。她明知自己平常是個善于溝通的女孩,在飛機上也想過很多社交手段,可在當時卻什么都用不上。有一次,所有人換衣服去游泳,她沒有聽懂,也沒有人跑來跟她解釋。因為大家都把她當作有著亞洲面孔的華裔,并不認為她是外國人。走到游泳池,別人都下水了,她因為沒有泳衣,一個人站在岸邊看著別人游泳,忍不住哭了起來。 “我認為自己不是那種不合群的人。”Jenny開始自我打氣,瘋狂找人聊天,每天有集會,她就和站在身邊的朋友聊,吃飯的時候跟坐在身邊的朋友聊,甚至連上洗手間也抓住機會了解。她逐漸發(fā)現(xiàn),美國女孩不是不愿意和她了解,只是沒有主動發(fā)起邀約。和她們接觸過了之后,她發(fā)現(xiàn)大家都很樂意分享各自的經(jīng)歷。漸漸地,她也總結出起初自己難以融入圈子的原因。第一,沒有共同語言。當?shù)嘏⑾矚g聊明星趣事,而Jenny并不熟悉當?shù)孛餍?,聊起中國明星,大家只知道有個“成龍”。第二是語言問題。Jenny在中國學的英語過于正式,有些太過直接,外國人和一個人說話,不會上來就問“你是哪兒人?”,所以別人對她愛理不理。 當Jenny和同宿舍女生交流多了之后,相約一起去漂流,那次她不幸掉入水中,幸好穿著救生衣,又會游泳,當她爬上岸后所有人都跑來關心她。終于,女孩們找到了共同話題:游泳。接著,從游泳到美食,再到旅行,話題越來越多,Jenny交到好幾個親密的外國朋友,還成為營地里的“明星學員”。(Jenny現(xiàn)場分享實錄:http://edu.sina.com.cn/ischool/2014-04-22/2018416042.shtml ) 家長建議1 家長趙文翔:“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趙文翔,曾就讀國內和美國一流大學,并擔任跨國公司高管。2個孩子先后就讀國際學校、雙語學校,連續(xù)6年為孩子選擇的夏令營經(jīng)歷,讓她對美國夏令營有了全面的了解。) 6年前,趙文翔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英語水平和熟悉美國生活,開始帶孩子參加美國夏令營。連續(xù)6年為孩子選擇夏令營的經(jīng)歷,讓她對美國夏令營有了全面了解,切身體會到夏令營對孩子在語言、文化、交友和品格培養(yǎng)中的作用。 她總結說,海外夏令營最大的特色是“以孩子為中心的體驗式學習”,意義在于讓孩子通過戶外生存結交朋友,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留下美好記憶;浸泡式環(huán)境中全方位聽說英語,提高整體英文溝通水平;體驗美國文化,拓展視野,開發(fā)潛能。 根據(jù)趙女士的經(jīng)驗,不同的年齡段選擇夏令營的類別和出發(fā)點會有所不同,讓每個孩子循序漸進地接受挑戰(zhàn)和機遇,和每個年齡段的狀況相匹配,但無論孩子處在那個年齡段,家長在選擇夏令營時主要需要考慮三個因素:營地類別、課程內容和教師來源。 目前,美國主流的夏令營為“傳統(tǒng)營地夏令營”,通過有意設計的營地生活,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就像Jenny那樣,從“我不能”到“我能”,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團隊合作能力和領導力。 與此同時,作為營地社區(qū)成員,讓孩子從小就有幫助別人的意識,成為社區(qū)的一份子。這段經(jīng)歷能讓孩子心胸開放,接納別人的同時,更接納自己。 此外,美國夏令營還包括:學習愛好類(計算機、科學、天文、物理、金融、寫作),藝術類(畫畫、舞蹈、音樂、導演、戲劇、電影制作等),體育類(籃球、網(wǎng)球、冰球、高爾夫、馬術、沖浪等)和社區(qū)服務類,野外拓展類等。 對于中國學生青睞的學習綜合類夏令營,趙女士列出以下選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天才兒童中心,美國天才少年訓練營,斯坦佛天才少年夏令營,以及美國私立高中和其他大學舉辦的夏令營等。她說學習綜合類的夏令營,也是很有趣的、有高品質的課程內容,優(yōu)秀的學生和強大的師資,孩子能體會美國的”圓桌“教學,動手做項目,同時穿插了豐富多彩的營地活動和周末戶外活動、在有趣、互動、探索中學習,而不是枯燥的填鴨式。 趙女士指出,目前大多數(shù)中國家長認為選擇名牌大學、名牌私立中學的夏令營就是完美無缺的,但其實適合孩子才最重要。在選擇時,需要避開中國孩子過多的夏令營,但不必避開所有中國孩子。因為有中國孩子作伴,可以減輕壓力,提升更好的海外生活體驗。 目前,國內有不少中介機構在做海外夏令營項目,常常是一個團中幾十個中國孩子同時進入同一個海外營地,這種情況下孩子在營地生活中接觸到的大多都是中國孩子,往往就失去了選擇海外夏令營的初衷。 (趙文祥現(xiàn)場分享實錄:http://edu.sina.com.cn/ischool/2014-04-22/1941416035.shtml) 現(xiàn)身說法2 學生張孝晨 “享受最酷最累最瘋狂的生活” (張孝晨,北京人大[微博]附小4年級學生,多次參加美國本土夏令營,6歲開始每年暑假會去美國私立學校插班學習。) 第一眼看到張孝晨,都會被他澄澈靈動的大眼睛所吸引。雖然年紀小小,當他走上講臺,已經(jīng)可以和在座的大人侃侃而談,一點也不認生。 他參加過四種類型的夏令營:一種是傳統(tǒng)寄宿夏令營(Residential Camp),以戶外運動為主,一種是日營(Day Camp),學術營(Adademic Camp)以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天才兒童中心CTY的在線課程。 他解釋說,日營就像“托管班”,很簡單;美國學術營,則被他和他的朋友視為“悲慘經(jīng)歷”,會有好多作業(yè),跟上學沒啥兩樣。 最讓他感受到夏令營生活的多姿多彩,還是傳統(tǒng)寄宿夏令營?!盎顒雍堋偪瘛?,營員能得到很多鍛煉?!?/p> 他舉例說,有一個活動叫“北極熊浴”,每天早上6點起床,起不來的人可以不參加,那個活動要在特別冰冷的水里進行,里面還有魚刺,但是特別爽,會讓人一整天精神抖擻,連續(xù)堅持6天的孩子會進入英雄榜。有一天發(fā)大水,張孝晨沒參加,回來的朋友都說“刺激極了”。 騎山地自行車是張孝晨玩過的“最酷最累”的活動,每個人一輛車,在幾乎不是路的路上騎,正好遇到暴風雨,渾身都濕透了。下雨后路面全是泥,張孝晨的白T恤變成灰豹紋?;貋砗?,他的朋友笑他“不是騎自行車,而是自行車在騎你?!?/p> 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夏令營有一個活動居然是“欺負老師”。讓一個老師坐在椅子上,學生輪流隔著一段距離往老師身上扔濕海綿,砸中老師就得分,砸中腦袋分數(shù)最高,而且老師還不能躲。 在營地生活中,大自然成為最好的課堂。老師讓孩子搭建營地,構成迷你野外生存區(qū)。有一天,他們發(fā)現(xiàn)一條蛇,老師認為沒有毒,就讓孩子輪流摸,然后教孩子怎樣分辨蛇是否有毒,有毒的蛇頭是菱形,沒有毒的是方形。解釋完就把蛇放走了。 (張孝晨現(xiàn)場分享實錄:http://edu.sina.com.cn/ischool/2014-04-22/2013416041.shtml) 家長建議2 家長潘彤“從寄宿營感受美國精神” (潘彤,畢業(yè)于清華[微博]大學[微博],曾擔任某大型論壇版主。女兒Sarah15歲,目前就讀北京一家公立學校,曾參加過2次美國本土夏令營。) 美國是最早有夏令營的國家,誕生時間大約在150年前。如今,美國至少有2萬個夏令營。那么,美國究竟如何成為夏令營的鼻祖?潘彤覺得,這可能和美國人的精神有一點像,因為美國人大多是移民[微博],比較有開拓精神。同時,在他們移民美國后,夫妻雙方都很忙,到了假期孩子沒有人管,夏令營就這么誕生了。 美國營地眾多,潘先生在為女兒挑選營地時,對不同類型的營地進行分析。他的結論是:“對于中國的小孩來說,寄宿營地是首選”。 首先,介紹的是“日營”。這也是美國夏令營中最便宜的一類,一個禮拜平均300美金,便宜的只要100多,公益機構辦的則更便宜。“日營”不包括住宿,有半天或全天之分,更像是中國人的“托管班”,在美國各類社區(qū)都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這種營地就比較合適年齡較小或是第一次去的孩子,“日營”過程中孩子每天都可見到家長,不會讓孩子感覺特別孤單。 其次,他介紹了夏校。美國的“夏?!币话阌纱髮W或中學舉辦,價格比寄宿營要高出一些。對于國際生來說,如果英語不過關但想申請這所學校,校方會主動要求你上“夏?!保崆案惺苄@文化,也可以操練英語。在潘彤看來,夏校有點像培訓班,一般側重學生去學英語,或者學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比如寫文章,或者是討論一些話題提高寫作能力,有點接近中國的“課外班”。 對于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已經(jīng)確定未來想要報考的學校,這個時候選擇目標學校組織的“夏?!本头浅S斜匾R粊砜梢允煜W校環(huán)境,二來可以提前感受教學氛圍。 對潘先生來說最吸引他的美國夏令營是寄宿營。寄宿營基本都在郊區(qū),通過車把孩子拉過來,每個營員在里面住大約1周到2個月,長的有8個月。對中國學生來說,是比較新鮮且極少體驗過的。 暑假不學習,到美國郊區(qū)營地里“傻玩”?究竟是否有收獲?這是很多家長的困惑所在。潘彤用親身經(jīng)歷解釋說,美國夏令營,是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雙重鍛煉。在中國,孩子受教育環(huán)境影響,自覺或不自覺天天上課或學習,都是在鍛煉智商,但是孩子往往缺乏很多分數(shù)衡量不了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就應該讓孩子在假期去培養(yǎng),去彌補情商的缺失。 “我們的孩子應該補課,我們玩的太少,應該把玩這一課補上?!迸送f。從女兒去美國夏令營后,她發(fā)現(xiàn)女兒長大了,居然可以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在和父母分開一段時間后,女兒玩地挺好,反而媽媽受不了了,因為想孩子。孩子卻變得喜歡美國。他女兒告訴爸爸:“我要出國,我每年還要去這個地方。”潘彤開玩笑說:“爸爸沒錢了?!迸畠夯卮穑骸澳俏易约簰赍X去?!?/p> 同時,參加寄宿夏令營,還可以讓孩子在玩中培養(yǎng)團隊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由于中國孩子生活環(huán)境和西方孩子差異很大,連吃的東西都不一樣,想要融入當?shù)丨h(huán)境,獲得好人緣很困難,寄宿營則是提供這種和美國同齡人交朋友機會的不錯選擇。 (潘彤現(xiàn)場分享實錄:http://edu.sina.com.cn/ischool/2014-04-22/1958416036.shtml) 家長建議3 家長安宇“寫給第一次送孩子去外海夏令營的家長” (安宇,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美國認證情商教練。擔任多家國際大型企業(yè)管理顧問。女兒Hanna8歲,就讀北京某實驗小學,曾參加美國傳統(tǒng)夏令營,香港夏令營) 在去美國夏令營前,安宇曾兩次帶女兒參加香港童子軍夏令營。她回憶第一次籌劃女兒夏令營的時候,可謂兩眼一抹黑。她當時的想法是:這得花多少錢?女兒能堅持嗎?還有誰去呀?那一次,她和其他6家朋友一塊去了香港。后來送女兒參加海外夏令營次數(shù)多了,安宇也累積了不少經(jīng)驗。 她建議第一次送孩子去夏令營的家長,期望值不要太高。一般中國家長都會有學習方面的目的,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開朗,讓小孩出去長見識,學習新知識、技能、鍛煉獨立性,培養(yǎng)社交能力。但孩子抱著什么目的呢?就是玩。第二個目的就是使勁玩,第三個目的還是玩。 她發(fā)現(xiàn)有些送孩子去夏令營的家長,目的性很明確,分析能力也很強,但到最后,原本的想法都落空了,因為他們的孩子通過玩反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獲。孩子們通過游戲來成長。 其次,安宇提醒各位家長在考慮送孩子去夏令營前,思考兩個問題。一個是孩子的年齡,如果太小,生活不能自理,會很困難。第二是孩子能不能離開家長,以及家長能不能離開孩子。 她記得有一回送女兒剛入營,發(fā)現(xiàn)有一個特別內向的女孩,很少開口大笑,笑得時候也很拘謹。她的媽媽送完她就在營地附近租了一個酒店。女孩到了營地第一天就嚎啕大哭,好不容易適應了一點,媽媽來電告訴她你放心我就在邊上,結果女孩聽完哭得更厲害,后來就退出營地,沒再堅持下去。 其實,當時安宇也在營地旁邊的酒店租了一個房間。她也想女兒。根據(jù)她的經(jīng)驗,和營地里的女兒聯(lián)系一定要適度。她摸索出的最佳方法是寫信,等孩子玩了一天回到宿舍,正開始想家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木頭床上貼著一封來自家長的信感覺會很好?!拔覉猿纸o女兒寫信,她感覺特別好。我認為對孩子是鼓勵為主,對組織者要支持和信任?!?/p> 如今,安宇和女兒經(jīng)常回歸夏令營期間的照片和錄像。她說,組織方很聰明,故意把女兒和同去的小伙伴分開,使得女兒身邊沒有會說中文的孩子,結果反而把孩子的英語逼出來。女兒回來以后,英語比媽媽還要好,而且還交了很多朋友。 “我建議大家,如果你真送小孩去夏令營,可以每次選擇同一個夏令營,因為有很多孩子交的朋友來年還會去?!?/p> (安宇現(xiàn)場分享實錄:http://edu.sina.com.cn/ischool/2014-04-22/2005416037.shtml) 本文作者:周一妍(新浪微博@來自草地的雪麗[微博]) 本次活動是新浪網(wǎng)教育頻道國際學校欄目舉辦的“走進國際學?!毙吕思议L活動第2期,第1期的主題為“孩子什么時候上國際學校最合適”,專題鏈接:http://edu.sina.com.cn/ischool/zjgjxx001/,接下來會舉辦系列“走進國際學?!被顒?,希望通過家長現(xiàn)身說法,實地探校活動,幫助家長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教育。 本稿件為新浪國際學校欄目獨家稿件,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不得刪減任何內容,違者必究。 新浪教育現(xiàn)面向廣大家長誠征:1、駐站作者;2、VIP家長;3、家長聯(lián)盟成員;詳情請點擊報名鏈接:http:///8sbRAXq 微博:@國際學校家長圈 微信:國際學校家長圈(公眾號:ischoolQ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