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金方》上說:“凡灸當(dāng)先陽后陰,言從頭向左而漸下,次后從頭向右而漸下,乃先上后下也?!薄睹魈谩氛f:“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薄夺t(yī)學(xué)入門》說:“灸則先陽后陰,先上后下,先少后多?!?/FONT>
“先陽后陰,先上后下,先少后多”是灸療操作的常規(guī)。“先陽后陰”的目的是為了達(dá)到陰平陽秘,而無亢勝的弊端?!跋壬虾笙隆本褪窍染念^面軀干部后灸四肢部,或先灸頭面與胸部后灸腹部和下肢部。因半身以上同天之陽,半身以下同地之陰,這樣艾灸可以達(dá)到陰升陽降,水升火下,水火既濟(jì)?!跋壬俸蠖唷本褪浅蹙恼叽碳ち恳讼刃『蟠?,以便患者逐漸適應(yīng),這是一般施灸的常規(guī)。病情有輕、重、緩、急之分,治則有標(biāo)、本、緩、重之別。而“治病必求于本”,諸如“急則治其標(biāo),緩則治其本”等等;因此,艾灸時間的長短,刺激量的大小,不宜拘泥固定,關(guān)鍵在于辯證論治,靈活運(yùn)用,才能取得應(yīng)有的療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