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寸不爛之舌
大家都知道成語毛遂自薦,講的是秦國攻打趙國,趙國派平原君向楚國求救。平原君想從眾門客中挑選20個人。于是,毛遂便自薦愿意同往。這里的“三寸不爛之舌”,也與他有關。而且,毛遂自薦后,正是憑借其“三寸不爛之舌”,才說服楚王派兵幫助趙國的。 據(jù)說平原君到達楚國后,與楚王談了一上午也沒用結果。帳下門客十分焦急,毛遂便自告奮勇要上殿去看看情況。楚王見毛遂其貌不揚,喝令下去。毛遂從容不迫,手握劍柄,大步走到楚王面前,說道:“大王當著我主人的面如此無禮。不過仗著楚國人多勢眾罷了?,F(xiàn)在你我的距離不過10步,大王的性命就掌握在我手里,楚軍再多也沒有用”。接著毛遂向楚王詳細分析了形勢,指出救趙就是救楚國自己,趙、楚兩國實乃唇齒關系。 楚王覺得毛遂言之有理,就與平原君締結了盟約?;貒?,平原君感慨地說:“我以后再也不說能識別人才了。毛先生一番話語,真是強過百萬之師啊”!這個典故記載在《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上,原話是“毛先生以三寸不爛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后來就用“三寸不爛之舌”,來比喻人能言善辯,口才極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