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一世長廊
藝術很容易和高大上聯(lián)系起來,但藝術家卻未必。相比眾多在朝廷任職的中國古代書畫藝術家,西方的藝術家們似乎更世俗化一些,起初他們更像是手藝人,都靠著自己的手藝養(yǎng)家糊口,恩主們的訂單是這些手藝人過上好日子的保障。成功的有如魯本斯,訂單接到手軟;而落魄的則似梵高,平生只賣出過一幅畫。

科西莫·德·美第奇
談到對藝術家的贊助,人們很容易就會想到美第奇家族。13世紀以來,意大利通過跨國貿易積累了巨額財富。在當時的歐洲,財富大概多用來做兩件事,戰(zhàn)爭和享樂。而美第奇家族則愿意把錢財用來提高家族的影響力和地位,他們把財富用來建造各類建筑,通過這些工程來顯示自己的實力。通過各種建筑和裝飾工程,佛羅倫薩的工坊接到了許多來自教會、貴族、新興階層的訂單。美第奇家族的眾多恩主中,豪華者洛倫佐無疑是最慷慨也最成功的一位,達芬奇、米開朗基羅都直接受到他的眷顧,而馬基雅維利更是視他為神明。

查理八世進入佛羅倫薩
比起美第奇家族,財富到了法國國王手中,則意味著歐洲戰(zhàn)事將起。跟洛倫佐同時代的法王查理八世手里有了錢,便覬覦政權林立的意大利,他曾在洛倫佐去世后一年率兵進入佛羅倫薩。他的繼任者路易十二和弗朗索瓦一世延續(xù)了對意大利的野心,遺憾的是哈布斯堡家族“從中作?!?,使得法王的野心未能實現。也許長期與意大利人打交道,弗朗索瓦一世被意大利的藝術深深打動,既然控制不了意大利,那就把他的人才挖過來。弗朗索瓦一世將達·芬奇等一批頂尖意大利藝術家邀請到法國宮廷。套用黎叔的那句話,不管在哪個世紀,最貴的還是人才。

弗朗索瓦一世像
這位法國的恩主還是一位喜歡大興土木的國王。自15世紀開始,法國國王們開始長期居住在盧瓦爾河谷地區(qū),弗朗索瓦一世在此建造了香波城堡。他把盧浮宮從一座要塞式的建筑變成了今天人們所見的藝術博物館,又將巴黎附近的楓丹白露城堡翻修擴建,使其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心,影響力輻射到整個法國乃至歐洲,源自此地的藝術流派后被稱為“楓丹白露畫派”。
正是這些恩主的愛好,藝術家們不僅能吃飽飯,而且提升了自己的社會地位。他們漸漸從受雇者轉變?yōu)槭圪u者,基于藝術家個人的自發(fā)創(chuàng)作漸漸占領了市場。(圖文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