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瑪雅文化的詳細解釋(文字比較多,希望大家有耐心看完)

 西園倦客 2014-04-21
 墨西哥民間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遠古時代的密林里生活著拉文塔族,他們居住在仙境般的美麗城市里,有著高度發(fā)達的文明。1938年,有人意外地在傳說中的拉文塔族森林里,發(fā)現(xiàn)了11顆巨石頭像,最重的達20噸。學者們發(fā)現(xiàn)了拉文塔(La Venta)和特雷斯·薩波特斯(Tres Zapotes)兩處重要遺址,中美文明的“老祖母”出場了。然而直到20多年后,隨著又一處重要遺址——圣洛倫佐(San Lorenzo)被發(fā)現(xiàn),奧爾梅克文明才最終被學術(shù)界確定。
科澤科克斯河注入墨西哥灣的地方,就是傳說中奧爾梅克人的家鄉(xiāng),那里水草豐美、河流眾多。奧爾梅克的意思是“橡膠之鄉(xiāng)”,因為此地盛產(chǎn)橡膠。奧爾梅克文明于公元前1300年前后產(chǎn)生于墨西哥灣沿海地區(qū),是墨西哥最早出現(xiàn)的高等文明,被學術(shù)界公認為中美洲“文化之母”。
    公元前900年-前400年,在墨西哥灣畔這片潮濕、低洼、多雨的沼澤地上,在拉文塔的核心,5平方公里的高大土臺上矗立著一座座神廟、祭臺……而美洲最有特色的神廟形式這時也已出現(xiàn)——10層樓高的塔狀高臺頂端,雄踞著一座壯麗的神殿,整個建筑看起來像座金字塔。
    比起神廟,拉文塔的巨石頭像更令人稱奇,這些高達1.8米的頭像都用整塊玄武巖雕鑿而成,嘴唇肥厚,鼻子扁平,扁桃形的大眼睛深邃冷漠,頭上戴頂古怪的頭盔。這種巨石頭像是奧爾梅克文明最典型的象征,也是美洲最早的紀念性雕刻,被稱為奧爾梅克頭像。
    喜歡用翡翠綠玉做各種珍貴的禮器、宗教用具和裝飾品,是奧爾梅克文明的又一特色。玉雕中最常見的是一個帶有美洲虎頭部特征的神像,美洲虎是當?shù)刈顑疵偷膭游?,被奧爾梅克人視為世界的主宰。   
奧爾梅克文明開創(chuàng)的各種傳統(tǒng)都為中美洲各文明繼承下來。從神權(quán)政治、金字塔神廟、紀念碑和祭臺,到象形文字、歷法系統(tǒng)、美洲虎崇拜和活人祭神,這一切構(gòu)成了中美洲古代文化的基礎。甚至他們創(chuàng)造的橡膠球死亡游戲,以及他們對玉石、可可豆和奎特查爾鳳鳥的喜愛,也都被其它印第安民族接受和繼承下來。
    千年流逝。公元前300年左右,奧爾梅克文明衰落中斷,僅存遺風。然而文明的火炬并未就此熄滅,它被其它民族接過來,繼續(xù)照耀著中美大陸的叢林與溝壑。當奧爾梅克的余暉漸漸消失在瑪雅文明的光環(huán)之中,瑪雅時代來臨了。
瑪雅地區(qū)最早出現(xiàn)陶器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陶器的出現(xiàn)標志著前古典期的開始。這時印第安人的“農(nóng)業(yè)革命”已大功告成,一種河谷中的野草經(jīng)過幾千年的培育,已變成了既甜美又富營養(yǎng)的糧食,那就是玉米。有了這種易種保收的“鐵桿”莊稼,瑪雅人定居下來,制作陶器,存貯玉米?,斞湃说娜馐诚鄬^少,他們的果腹之物主要就是玉米。他們自稱是玉米人,而他們的文明也被稱作“玉米文明”。
    位于危地馬拉市郊的卡米拉瑚郁,繁榮于前古典期末期。由于它控制著約20公里外的黑曜石礦區(qū),因而發(fā)展成這種原料的主要集散地和加工地;此外,它還是控制由東往西的玉石商路和自北向南的奎特查爾鳳鳥羽毛商路的雙重樞紐,所以成為了瑪雅早期最大的城市。
    奧爾梅克后期發(fā)展起來的、刻有浮雕圖像和年代銘文的紀念碑,此時已成為瑪雅文明的最重要的文物。卡米拉瑚郁的花崗巖石碑是前古典時期瑪雅最精美的雕刻藝術(shù)品,而碑上鋪天蓋地的龍云回紋,竟然酷似中國商周青銅器的紋飾。
    公元前后的兩三百年間,瑪雅文明的主要特色,都已在卡米拉瑚郁和其它瑪雅南部城市發(fā)育成形。一個勢將燭照人類文明史的偉大時代,已經(jīng)起航。
    位于墨西哥東部尤卡坦半島內(nèi)陸雨林的帕倫克,是第一座讓歐洲人重新發(fā)現(xiàn)瑪雅文化的古典期都市。在此之前,整個瑪雅文明都如云中的月亮般飄渺而遙遠。那是在18世紀末,一位名叫卡爾德隆的歐洲人,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這處叢林中的古跡。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股尋找瑪雅遺跡的浪潮就此掀起。
    帕倫克坐落在崇山峻嶺之間的一片丘陵上,背依馬德萊山脈,面朝蒼翠的墨西哥灣沿岸大平原,距烏蘇馬辛塔河不足25公里,而蔚藍的海灣就躺在百里之外。
    帕倫克是古典時代最美麗的瑪雅城市,人們甚至將它譽為“美洲的雅典”。帕倫克的中心廣場不是封閉的,除了東面的王宮和南面的碑銘金字塔,向西向北都敞開著,蓊蓊郁郁的熱帶叢林從廣場邊沿一直延伸到遠方。而其余眾多秀美的神廟和屋宅,則分布在廣場以東的山麓林莽之中。
    帕倫克沒有石碑雕刻,但它所有建筑物的外表都裝飾著精美絕倫的灰泥雕塑和石灰石板浮雕,為此獲得了“雕塑之城”的美名。藍天白云下,那些玲瓏秀巧的建筑點綴在綠浪翻涌的熱帶叢林之中,敦實的方形石屋上高聳著鏤空的頂飾,五顏六色的灰泥雕塑使它們顯得無比富麗,溫暖的石灰石與彩色的浮雕在陽光下流溢著悅目的光彩,使帕倫克像是鑲嵌在熱帶濃陰中的一串多彩的寶石。
    帕倫克處處都留下了人文盛世的刻痕。最負盛名的“碑銘神殿”,矗立在一座有9層臺階的巨石金字塔的頂端。神廟有5個門,在其內(nèi)一廳的三面墻壁上雕刻了617個象形文字,是最長的瑪雅銘文之一,碑銘神殿由此而得名?,斞盼幕牡谝坏乐i題,就破解于此。
    1950年,墨西哥考古學家魯茲·盧伊利埃在考察碑銘神殿時,發(fā)現(xiàn)內(nèi)墻一直延伸到地面之下,并且注意到作地板的一塊大石板周邊有鉤眼,可供提升之用。當他把那塊大石板慢慢吊起來時,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條石砌的通道向地下延伸。魯茲花了3年的時間才終于將這條通道清理出來,它向下延伸約20米,通道的盡頭,沉沉靜靜立著一堵厚重的門。
    魯茲打開了這道門,搖曳的燈光下,瑪雅考古史上最驚人的景象出現(xiàn)了:一座國王的陵墓和他巨大的石棺橫陳眼前!墓室長10米,寬4米,高7米,四壁的浮雕代表瑪雅神話的9個夜神(亦稱陰間9主神)。整個石棺用一塊5米長、3米寬的巨石雕成,里面的人物正是王朝盛世的建立者——帕卡爾國王。同樣巨碩的棺蓋上,刻著一幅極其精細完美的淺浮雕,表現(xiàn)帕卡爾躺在巨大的死亡面具上緩緩落入冥界的情形。不過,主張瑪雅文明天外說的人卻認為,這刻畫的分明是一個駕駛著宇宙飛船的飛行員!
    碑銘金字塔里的帕卡爾墓葬被發(fā)現(xiàn)之前,人們一直認為瑪雅沒有強大的王權(quán),金字塔式的神廟也只是神廟而已,不像埃及金字塔那樣是國王的陵墓??墒侵匾娞烊盏呐量柫昴箤⑦@些謬誤沖得煙消云散,它破天荒地第一次告訴人們:瑪雅城邦存在著強大的王朝和著名的國王!
 
    如果,我們能夠在瑪雅古典時代的天空中飛翔,將會看到什么?——茂密的雨林植被仿佛一匹華美的綠緞,翻滾著涌向天際;而在這片象征著生命的濃綠色背景上,一個個或大或小的白點兒晶亮耀眼,仿佛一粒粒閃爍的珍珠,那就是數(shù)以百計的瑪雅城邦!讓我們飛得低一些,再低一些,飛近那綠緞的中心;在那兒——危地馬拉佩藤地區(qū)的熱帶叢林中,鑲嵌著一顆最大最華美的明珠——蒂卡爾。蒂卡爾是瑪雅古典時期最大的城邦,此時瑪雅的文明中心已從南部移到中部。公元292年,“美洲虎之爪”王開創(chuàng)王朝,建功立業(yè)。這位強而有力的瑪雅王在位六七十年,為蒂卡爾日后稱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他之后,“蜷鼻王”、“暴風雨天王”將蒂卡爾推上了昌盛的巔峰,迎來了第一次盛世。但在公元6世紀時,由于受到來自墨西哥北部移民大遷徙浪潮的沖擊,蒂卡爾發(fā)生了大的政治動蕩,王朝風雨飄搖,城市建設一度停歇。100多年后,蒂卡爾才又生機重現(xiàn);從7世紀末到整個8世紀,蒂卡爾再次冠絕當世,連續(xù)出現(xiàn)三個強大的國王:阿卡高王、雅克京王和奇坦王。今天考古發(fā)掘所看到的美倫美奐的蒂卡爾城,就建于這三個國王的太平盛世之時。
    第二次盛世時,蒂卡爾城市面積超過65平方公里,居民達5萬,共有3000座以上的金字塔、祭壇、石碑等遺跡;影響的區(qū)域方圓500平方公里,控制著近200萬人口。僅在其中心區(qū)域,就有大型金字塔十幾座,小型神廟50多座;它們以古老的中心廣場為核心分布四周,旁邊還有裝飾著浮雕彩畫的王宮和廊廡圍繞的市場。好幾條高出地面的石砌大道,連接著各個宗教中心。
    外貌既驚且險的金字塔是蒂卡爾最主要的建筑成就。藍寶石般明凈的天空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刺破林莽的密網(wǎng),在絢爛的熱帶陽光下遙遙相對,熠熠生輝。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蒂卡爾金字塔斜度達70°的驚人設計,其外形有如歐洲的哥特式教堂般奇峭,因而有人稱之為“叢林大教堂”。
    就是沿著這些陡峻得令人暈眩的石階,瑪雅祭司——通常也是瑪雅王,一步步進入那金字塔頂端裝飾著高聳“頂冠”的神廟,仿佛升入天際。在那兒,他們與眾神溝通,獲得超越世俗的力量;也是在那兒,他們觀測星象,制訂歷法,成為千千萬萬瑪雅人心目中的世間之神。就是在那兒,神與王合二為一了。
    在蒂卡爾的中心廣場上,樹立著幾十塊被學者稱為“石碑儀仗”的紀念碑,它們排列整齊,記載著當時的自然現(xiàn)象、政治事件和重大的宗教儀式。最早的一塊刻于公元292年,最晚的一塊刻于公元869年,此后就突然停止雕刻了。與此同時,曾經(jīng)無比強大的蒂卡爾突然香消玉殞,被莫名其妙地遺棄在叢林中。
    公元835年,帕倫克的金字塔神廟停止了施工。公元889年,蒂卡爾正在建設的寺廟群工程中斷。公元909年,瑪雅人最后一個城市,也停下了已修建過半的石柱……整個9世紀,中央低地數(shù)以百計的城邦突然被紛紛遺棄,那些繁華的都市幾乎在同一時期一一湮滅,瞬間荒蕪。未留下任何解釋,輝煌的古典期文明匆匆降下帷幕,一出波瀾壯闊的歷史劇戛然而止。那些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神奇的瑪雅人,打起行李,拋棄了舒適的家、熟悉的街道、廣場、廟宇和宮殿,其中的一部分遷徙到了尤卡坦北方的荒野,其余的散入?yún)擦?,不知所終。再沒一個人回來。那些廢棄的城市逐漸傾頹,熱帶雨林卷土重來,草木爬上石階和窗臺,幼樹在磚縫里發(fā)芽長大,藤條粗大以后把石塊撐裂。再沒有人踏上過那些院落的地面和金字塔的石階。他們走了,卻把一個千古謎題留給了后世。
    瑪雅人為什么棄城而去?
    火山爆發(fā)?地震?颶風?瘟疫?還是農(nóng)民起義?內(nèi)戰(zhàn)頻仍?外敵入侵?商路轉(zhuǎn)移?……各種各樣的推測被提出,卻又都沒有充足的證據(jù)。近年來“生態(tài)危機論”被提出,看上去似乎很像這道謎題的最終答案。
    瑪雅文明雖然是城市文明,卻建立在玉米農(nóng)業(yè)的根基之上。自古以來,瑪雅農(nóng)民采用一種極原始的“米爾帕”耕作法:他們先把樹木統(tǒng)統(tǒng)砍光,過一段時間干燥以后,在雨季到來之前放火焚毀,以草木灰作肥料,覆蓋住貧瘠的雨林土壤。燒一次種一茬,其后要休耕1-3年,有的地方甚至要長達6年,待草木長得比較茂盛之后再燒再種。當古典期文明繁盛、人口大增時,農(nóng)業(yè)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更多地毀林開荒,同時把休耕時間盡量縮短,然而這樣一來,土壤肥力下降,玉米產(chǎn)量越來越少?,斞盼拿髟谌丝诖蟀l(fā)展之后,面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生活資源枯竭的嚴重問題,作為人口主體的農(nóng)民食不果腹,社會狀況一落千丈。
    更為嚴重的是,在神權(quán)政治的體制下,瑪雅王族和祭司將這種種“衰敗之象”都歸結(jié)為神的不滿。他們更多地建神廟,更頻繁、更隆重地祈禱,期盼能借神力扭轉(zhuǎn)乾坤。當然,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浪費了更多的人力和已十分貧乏的資源,直至陷入不可救藥的惡性循環(huán)。隨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供應的嚴重匱乏,瑪雅古典期高度發(fā)達的文化也開始崩潰。當城市周圍貧瘠的荒地連成一片,饑餓就迫使瑪雅人棄城而去了。經(jīng)過百年衰敗動蕩之后,中央低地各城邦都湮沒在熱帶叢莽之中,綠色植物悄悄覆蓋起一切,像掩藏起一個久遠的秘密。
    瑪雅古典期文明衰落了,中央低地各邦都已是明日黃花。然而在北部尤卡坦半島干旱的石灰?guī)r平原上,一些新的瑪雅城邦再度興起,構(gòu)成了后古典期的瑪雅文明,不過它們再也沒有達到過古典期那樣的輝煌?,斞湃说囊粋€族系——蒲冬瑪雅人,建起了后古典期最著名的城邦奇琴伊薩和烏斯馬爾。
    奇琴伊薩位于尤卡坦半島北部,意為“伊薩部族的圣泉”。該邦最初為瑪雅人于10世紀前建立,公元987年左右,北方的托爾特克人奪取了該地的控制權(quán),力圖把它變成托爾特克人首都圖拉的翻版?,F(xiàn)在我們所見到的奇琴伊薩的大片遺跡,是糅合了瑪雅和托爾特克兩種文化模式的綜合體,其建筑既表現(xiàn)出瑪雅人的節(jié)制、冷靜,又不乏托爾特克人的彪悍、雄壯。在外來文化的刺激下,正在走向衰落的瑪雅文明,出現(xiàn)了一次復興。
 
    在奇琴伊薩的中心,矗立著一座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金字塔神廟,名曰庫庫爾坎神廟?!坝鹕呱瘛睅鞄鞝柨彩峭袪柼乜藗鹘y(tǒng)文化中的主神,由奎特查爾鳳鳥羽毛和響尾蛇組合而成。它被視為偉大的組織家、城市的建立者、數(shù)學、冶金學和天文學之父,傳說是它給百姓帶來了文明和教化。此外,它還掌管農(nóng)業(yè)、豐收與降雨,這在干旱的尤卡坦半島自然意義非凡。
    奇琴伊薩有一個被稱為“螺旋塔”的天文觀象臺,以此為中點,在奇琴伊薩南北向的軸線上有兩眼巨大的天然井,南井為飲水井,北井則為瑪雅人祭神用的圣井。傳說每逢旱災之年,瑪雅人便在祭司帶領下前往圣井,祈求井底諸神息怒,獻上豐盛的祭品,甚至包括活生生的美麗少女,酷似中國的“河伯娶親”。1877年,美國探險家愛德華·H·湯普森打撈了這口圣井——一眼裝滿臟水、石塊和千百年積下的爛草枯木的黑洞。結(jié)果他大獲全勝!從井底臭氣熏天的淤泥里,一件件期盼已久的珍寶露面了,有玉石、金飾、花瓶、茅尖、翡翠碗和黑曜石茅尖等,伴隨著它們的,是一具具少女骸骨,證明那古老的傳說其實是千真萬確的史實。
    奇琴伊薩的興盛時代約在11、12世紀,1224年,這個城邦的伊查人王朝被科康人推翻,從此一蹶不振。科康人另建瑪雅潘城,但它也在1450年左右因戰(zhàn)爭衰落了?,斞诺穆淙?,緩緩熄滅了它最后的余輝。
    瑪雅文明從公元9世紀開始逐漸失去光彩,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又給了后古典期支離破碎的瑪雅世界最后一擊,支撐文明體系的精神世界和記載它們的書籍雙雙失落?,F(xiàn)在,仍有將近200萬瑪雅人生活在祖先的土地上,使用著近25種瑪雅語,然而他們對過往的歷史幾乎一無所知。他們和叢林深處的廢墟一同緘默著,共同構(gòu)成了失落文明的遙遠背影。
    有學者認為,嚴格的等級劃分是導致后古典期文明衰落之后,瑪雅文明銷聲匿跡的首要原因?,斞鸥呱畹闹R和文化只掌握在極少數(shù)貴族和祭司的手中,占瑪雅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下層勞動者完全是文盲。這些養(yǎng)尊處優(yōu)的貴族知識分子,在繁華殆盡后難以生存,乃至很快消失,也帶走了輝煌無比的瑪雅文明。留下來的為數(shù)眾多的普通瑪雅農(nóng)民,自然無法讀懂那些本來就一無所知的文字和史書了。
    沒有文獻參考的考古學家們只好依據(jù)文明的蛛絲馬跡,對瑪雅文明的來與去,進行了種種推測。
    以色列“失亡的十族”、《圣經(jīng)》里亞當?shù)淖訉O、北歐海島人、匈奴人、中國人、印度人、古埃及人、敘利亞人、腓尼基人、斯基太人、澳洲人、馬達加斯加人、韃靼人都曾被當作瑪雅人可能的祖先。不過,現(xiàn)代體質(zhì)人類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包括瑪雅人在內(nèi)的北美印第安人體質(zhì)上與亞洲東北部人最為接近,都屬蒙古人種。
    大約在距今4萬-2萬年之間,第四紀冰川的作用使得美洲與亞洲之間的白令海峽由于海平面下降、海面冰凍而連接在一起,成為海上陸橋。人們推測,可能是亞洲獵人在追逐獵物的足跡時,無意間跨上了另一片大陸,并在此后的幾萬年中逐漸遍布南、北美洲。人種的問題解決了,那么文明的起源呢?
    著名史學家張光直先生提出了“同源異質(zhì)”說,認為美洲古代文化和中國古代文化的相似性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發(fā)展的結(jié)果”,他將之稱之為“瑪雅-中國文化連續(xù)體”;也就是說,太平洋兩岸的蒙古人種“平行而獨立”地發(fā)展起各自的文明。
    中美文明起源說中還有一種觀點,就是非洲人在史前曾到過美洲,并且創(chuàng)造了文明,因為在奧爾梅克人活動的區(qū)域內(nèi)發(fā)現(xiàn)了多個30-50噸重的巨大頭像,每一個都用整塊巨石雕成。奇就奇在這些石像的面部特征與非洲的黑種人非常接近,而不像美洲的任何土著民族。由此一些學者推斷,啟動中美洲史前文明的就是雕像所表現(xiàn)的非洲人,但是卻沒有其它的任何證據(jù)。
    當然最大膽的設想,是所謂的“瑪雅文明外星說”,即外星人曾像神一樣降臨中美洲,創(chuàng)造了不可思議的瑪雅文明。有人說他們是來采礦,那些金字塔就是他們的倉庫。
    那么古老的瑪雅又向哪里去了?西班牙入侵后,璀璨的文明雖幾經(jīng)糟蹋,但瑪雅的余暉至今仍在堅定地綻放。盡管歐洲天主教和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對他們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世界產(chǎn)生了極大的沖擊,但時至今日,我們?nèi)钥稍谀承┘毼⒅?,發(fā)現(xiàn)瑪雅文明的蹤跡?,F(xiàn)在的瑪雅人,信耶穌也信羽蛇神,我們所看到的,是一股融合殖民時代和瑪雅精神的雙重文化。
    從前古典期開始,瑪雅人與墨西哥中部高地的人們就分享著一套文明體系,歷法、天文、數(shù)學等知識成就以瑪雅地區(qū)最為卓越不凡,不但超越了美洲大陸上其他印第安民族,甚至遠遠超越了其自身的生產(chǎn)力。
    事實上,時間是瑪雅人宇宙觀的核心,所有的裝飾、浮雕和雕像,無一不同某具體日期直接相關(guān)。所有的瑪雅建筑都是石頭做的一個巨大日歷的一部分。
    庫庫爾坎(Kukulkan)金字塔高約30米,四周各由91級臺階環(huán)繞,加起來一共364階,再加上塔頂?shù)挠鹕呱駨R,共有365階,剛好象征了一個太陽年中的365個日子。而這座古老建筑的幾何設計和方位,足以媲美瑞士鐘表的精確校準,創(chuàng)造出一種既玄妙又充滿戲劇性的效果:每年春分和秋分兩天的日落時分,北面一組臺階的邊墻會在陽光照射下形成彎彎曲曲七段等腰三角形,連同底部雕刻的蛇頭,宛若一條巨蟒從塔頂向大地游動,象征著羽蛇神在春分時蘇醒,爬出廟宇,秋分日又回去。每一次,這個幻像持續(xù)整整3小時22分,分秒不差。

    學者們發(fā)現(xiàn),瑪雅人的歷法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歷法,他們的歷法體系由3種歷法構(gòu)成,即神歷、太陽歷和長紀年歷。
    神歷亦稱卓爾金歷,每年260天,由20個神明圖像和1到13的數(shù)字,不斷組合循環(huán),就像中國的天干地支不斷搭配組合,得到260種組合圖標,代表260天。
    太陽歷是根據(jù)天文測算而來的。一年分18個月,每個月20天,另加5天作為禁忌日,這樣全年就是365天。精于星象觀測的瑪雅人經(jīng)過長期觀察、周密計算,將一年的長度修正為365.242129天,這同今天科學測定的絕對年長365.242198天的數(shù)值,相差不足千分之一!
    奇妙的是,當神歷年輪回了73圈后,便剛好和周轉(zhuǎn)了52圈的太陽年回到同一個標記上,由此形成一個52年的大周期,使得瑪雅人深信歷史會一再地重演。而那一天就是瑪雅人最盛大的節(jié)日,不僅要傾情慶祝,而且所有的宗教建筑都要重建??脊艑W家在發(fā)掘瑪雅的金字塔時,一再地在金字塔的內(nèi)部發(fā)現(xiàn)更古老的金字塔神廟;就好像是一個石頭砌的大蔥頭,剝了一層又一層,每兩層之間相隔都是52年。
    長紀年歷極適于推算悠遠漫長的歷史刻度,建立在極其發(fā)達的數(shù)學思維之上?,斞湃擞幸粋€被稱為“人類頭腦最光輝的產(chǎn)物”的數(shù)學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最先進的是“0”這個符號的使用,它的發(fā)明與使用比亞非古文明中最早使用“0”的印度還要早一些,比歐洲人大約早了800年。
    用這個計算系統(tǒng)來紀年,瑪雅人可以準確無誤地記下幾千萬年中的每一個日子??脊艑W家根據(jù)16世紀西班牙入侵瑪雅的時間,再依照碑文上記錄此事的計數(shù)單位往回推算,發(fā)現(xiàn)瑪雅紀年的元年竟為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
    瑪雅人非常重視這套復雜而精細的歷法,他們在許多紀念碑和神廟的石刻銘文中對此都有記述,僅存的3部瑪雅抄本亦然。正因為有這樣詳細的編年記錄,才使我們對瑪雅歷史的了解比對美洲其他民族的要深入得多。
    在以千萬年為單位推算的無盡循環(huán)的漫漫歷史長河中,瑪雅人認識到生與死都如同朝露,這種強烈的滄桑感是瑪雅世界觀的精髓,使他們的藝術(shù)作品中充滿了對時間無限循環(huán)的頌揚和對人生短暫、世事滄桑的感慨。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