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輕質(zhì)彈簧,彈簧上方連有長方體木塊A,容器側(cè)面的底 部有一個由閥門B控制的出水口,當(dāng)容器中水深為20cm時,木塊A有2/5的體積浸在水中,此時彈簧恰好處于自然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形變.(不計彈簧受到的浮力,g取10N/kg.)(1)求木塊A的密度. (2)向容器內(nèi)緩慢加水,直至木塊A剛好完全浸沒水中,立即停止加水,此時彈簧對木塊A 的作用力為F1,在原圖上畫出此時水面的大致位置. (3)打開閥門B緩慢放水,直至木塊A剛好完全離開水面時,立即關(guān)閉閥門B,此時彈簧對木塊A的作用力為F2,求F1、F2之比. 專題:密度及其應(yīng)用;浮力. 分析:(1)木塊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jù)G=mg=ρVg和F浮=ρ液gV排得出表達(dá)式,即可求出木塊的密度; (2)彈簧對木塊有向下的拉力,所以向容器中加水時,隨著木塊浸入水中體積的增大,所受浮力增大,直到木塊完全浸沒浮力不再變化. (3)木塊完全浸沒時,彈簧對木塊有向下的拉力F1;木塊離開水面時,彈簧對木塊有向上的支持力F2,分別計算F1、F2的大小,就能得到兩者之比. 解答:解:(1)因木塊漂浮,所以G=F浮,即ρ木gV=ρ水g×
解得:ρ木=
(2)木塊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最大,此時彈簧略向上伸長,所以畫水面位置時,應(yīng)在木塊位置略高一些,如下圖所示: ![]() (3)木塊完全浸沒時,彈簧對木塊的作用力: F1=F浮-G=ρ水gV-ρ木gV=0.6ρ水gV, 木塊離開水面后,彈簧對木塊的作用力: F2=G=ρ木gV=0.4ρ水gV, 所以F1:F2=0.6ρ水gV:0.4ρ水gV=3:2. 答:(1)木塊A的密度為0.4×103kg/m3; (2)如上圖所示; (3)F1、F2之比為3:2. 點(diǎn)評:此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密度的計算,浮力的計算等,此題中還有彈簧對木塊的拉力,總之,此題比較復(fù)雜,稍有疏忽,就可能出錯,因此是一道易錯題.要求同學(xué)們審題時要認(rèn)真、仔細(x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