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為本”?!肮Α笔俏湫g的靈魂。練太極拳首先要?!熬毴痪毠Γ筋^一場空”。有功做根基,各種動作才能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練拳也才能真正強身健體的效果。 什么是“功”?我理解“功”就身體素質,也可簡稱為“體質”,例如力量、耐力、速度,穩(wěn)定性、靈活性、柔韌性、協(xié)調(diào)性、爆發(fā)力等等。這些身體素質提高越大,功夫就越深;功夫越深,體質就越好。 “功”靠一個“練”字,功夫是練出來的。要練功必須多吃苦,要練高深功夫必須吃大苦,怕吃苦是不行的。練功又貴在一個“多”字,必須多練、天天練、長年累月地練?!耙蝗站氁蝗展Γ蝗詹痪毷湛铡?,必須有恒心、有毅力,做到風雨不誤、寒暑不易。量變與積累的過程是練功的必由之路。 我國傳統(tǒng)的練功方法多種多樣,其中最主要的應該是基本功,又稱“筑基功”,是打基礎的功夫?!叭f丈高樓平地起”,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是練不好拳的。太極拳有哪些基本功呢? 第一,松靜功 頭腦要靜,身體要松,這是太極拳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要求。不松不靜,全身緊張、僵硬,是練不好太極拳的。但是人們由于長期養(yǎng)成的習慣,往往大腦靜不下來,身體松不下來,精神不能集中,氣血不能暢通,這些無論對技擊還是對健身都十分不利,因此要想練好太極拳,就要在松靜上下一番工夫。 怎樣練松靜的功夫呢?這就要“入靜”,基本方法是打坐。 坐在一個高度適當?shù)淖簧?,兩腳放平,把束縛身體的物品盡量放開,頭正項直、微微上領,身體坐正、坐直,雙手平放在膝蓋上,全身放松。雙目微閉、垂簾,唇輕合,牙輕扣,舌上卷,耳靜聽,把身體各部位調(diào)整到最舒適的狀態(tài)。這叫“調(diào)身”。然后把心收回來,什么都不要想,讓大腦盡量放松。如果不由自主的想起什么就馬上打消想法,時間長了雜念就會越來越少,最后達到完全“入靜”的狀態(tài)。這是“調(diào)心”。同時調(diào)整好呼吸,呼吸要深長細勻,出入綿綿。吸氣時,收腹提肛;呼氣時,落入小腹,即所謂“氣沉丹田”。這是“調(diào)息”??傊?,做到“心靜、體松、身正、氣平”八個字,在這樣狀態(tài)下盡可能持久,逐漸形成習慣。有了這種松靜的功夫,打拳時就能完全松靜下來。 此外還可用站姿、臥姿練松靜的功夫,要領與坐姿相同。 第二,樁功 樁功又稱“站樁”,即雙腿站立練功。拳諺講:“百練不如一站?!薄熬毴瓱o樁步,房屋無立柱?!庇纱丝梢娬緲对诰毠χ械闹匾匚?。樁功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腰腿力量,加強雙腿的支撐力,提高身體的穩(wěn)定性。 樁功最基本的是馬步樁,又稱“無極樁”。即雙腿分開,略寬于肩,屈蹲成馬步,腳尖向前。腿的彎曲度可大可小,視身體條件而定,角度越小身體越低越吃力,功力也越大。開始練功時可以采用高架,隨著功力的增加逐漸降低身架,但高不能直立,低大腿不能低于水平。頭正項直,身軀中正,膝蓋不超過腳尖。垂肩墜肘,胸部微含,松腰落胯,收腹斂臀,如同端坐在凳子上。環(huán)手抱于胸前,如同抱一棵大樹。其他要領與松靜功相同。做好“三調(diào)”,然后靜站不動,堅持時間越長越好。站一定時間后會有種種生理反應,如雙腿發(fā)脹、酸痛,甚至發(fā)抖,雙手有麻熱感,身體有膨脹感,出口水,腸鳴排氣等,這些都是正常現(xiàn)象,說明外靜內(nèi)動,血液流動與新陳代謝加快,腸胃蠕動加強。練久了,會感到全身無比舒暢,欲罷不能。 還可以站虛步樁。前腳掌或腳跟著地,后腿支撐,力量分配約前三后七。也可站獨立步。 以上均為定樁,是靜止不動的,除定樁外還有活樁。常見的活樁有“升降樁”與“開合樁”兩種。 “升降樁”如同套路里的“起式”。雙手向上托起如托重物,到與肩同高時轉手下按,同時兩腿屈蹲,再慢慢托起,反復進行。身體高度可由高到低,到完全蹲下。動作要盡量緩慢。 “開合樁”是站成馬步,雙手手心相對置于胸前。開時雙手外撐,與肩同寬;合時雙手內(nèi)合,與臉同寬,雙手相吸相系。在雙手開合同時,全身也像氣球充氣一樣隨之開合。樁功還有許多形式,套路慢練也能起到一定的樁功作用。 第三,柔功 柔功就是通過旋轉、纏繞、牽拉等肢體動作,柔活全身筋骨,充分伸縮肌肉、神筋拔骨,以增強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與協(xié)調(diào)性,防止骨骼僵化與肌肉萎縮。柔功練習一般都在練拳前進行,是練拳的準備,所以又稱“熱身功”。 柔功的練習方式多種多樣,也可按個人的習慣進行,如八段錦、柔軟體操、瑜伽以及健身操等,也可以作為柔功進行練習。柔功練習基本上應從上到下做以下動作。 一、 頭頸及上肢運動 以頸部為主,同時活動上肢,以保持頸部及肩肘關節(jié)轉動靈活、血脈通暢,防止頸椎增生、肩周炎等疾病發(fā)生,對健腦也有良好作用。 1.搖頭轉臂 左右搖頭,隨之轉動雙臂。有血壓高或感到頭暈時慎做。 2 .探頭轉臂 頭由后向前或向左右探出,結合雙臂向前或左右轉動。 3.轉頭轉臂 頭向左或右后轉180度??稍诤蠓秸乙粯酥疚?,無論從左還是從右轉頭時都要看到它;或頭向右轉看左腳跟,頭向左轉看右腳跟。同時雙臂上下旋轉,一手上托,一手下按,拉直脊柱。這個動作符合八段錦里“五勞七傷往后瞧”、“調(diào)理脾胃單舉手”之說。 二、腰胯腹背運動 腰胯是身體中樞,練太極拳時強調(diào)腰為主宰,一切動作都要用腰帶動。腰部又是主要臟器所在,也是病變多發(fā)區(qū),所以活動以腰為主的中部身軀十分重要。 1. 甩腰 雙腳分開,雙臂前后甩動。雙臂向下時盡量觸及地面,向后時身體后仰。甩動數(shù)次后向后“振腰”,然后“控腰”停住不動,堅持一會。 2. 轉腰 左右甩臂轉腰。雙臂向下時盡量觸及腳面,向后時盡量仰身,畫立圓;也可雙手前伸轉成平圓,如同八段錦里的“搖頭擺尾去心火”。 3 .下腰 雙腳并攏。雙手上舉,然后下按,盡量觸及腳面或地面。雙手反復下按,逐漸降低,稱“振腰”。然后,兩手抱住后腳跟不動堅持一會,為“控腰”,即八段錦“雙手扳足固腎腰”。雙手也可同時拍打、揉搓雙腿。 4.拉腰 即上下對拉脊椎。雙手先向前撐,再轉向上,然后提起后腳跟,盡量把脊椎骨對拔拉長;稍停片刻,腳跟落地,雙腳輕輕震動,兩臂從兩側落下。如同八段錦里所說“雙手托天理三焦”、“背后起顛百病消”。以上腰部運動雙腿都要伸直,不可彎曲。 二、 腿腳部分運動 腿部鍛煉的意義不言而喻?!叭死舷壤贤取?。腿部由于距離心臟遠,血液回流不暢,最容易產(chǎn)生病變二腿的狀況好,身體健康就有了一半保證?!耙从袥]有,先看一步走”, “手是兩扇門,全憑腿贏人”。練拳向來特別注重練腿上功夫。太極拳上虛下實,練的主要是腰腿。 1. 屈腿 連續(xù)屈膝下蹲,身體由高到低逐漸加深,最后完全下蹲,雙手抱膝不動,堅持片刻。下蹲時腳跟不要離地,膝蓋不要左右環(huán)繞旋轉,那樣會損傷膝蓋。 2 .壓腿 壓腿有高壓、低壓、正壓、側壓之分。高壓是把腳抬高,放在物體上;低壓是一腿屈蹲,一腿伸出,如“撲步”。正壓是正面向腿,側壓是側面向腿。壓住腿不動為“控腿”。也可一腳跟著地,屈肘下腰,用肘甚至嘴貼近腳尖,叫“吻靴”。還可以把腳跟靠近墻體,腳尖向上,腰胯前壓,受力的主要是小腿與踩骨。 3.踢腳、拍腳與擺腳 踢腳是雙手外撐,腳尖回鉤上踢。拍腳是腳面繃直向前上方踢出,同時屈臂轉臂,手掌拍擊腳面。擺腳可腳由里向外擺一個半圓,兩手撐開,擊打腳外,這是“外擺”;也可腳由外向里擺,手擊打腳心,遠是“內(nèi)擺”。用單手擊打為“單擺”,用雙手擊打為“雙擺”。 其他柔功的練法還有很多,以上介紹的是一些基本做法,也是人們常做的。做上述柔功練習應注意觸下幾點:① 每個動作數(shù)量可多可少,自己掌握,不過要盡量多做些。② 要做到心靜、體松、身正、氣平,動作要緩慢、圓活、協(xié)調(diào)、自然,不要太快,更不要激烈用力。③ 動作幅度要由小到大,盡量舒展。畫圈要又大又圓。④ 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條件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逐步提高,不要勉強,不可過度,以免造成傷害。 基本功是練拳的必修課、常修課,必須天天練、經(jīng)常練,不論是初學者,還是練成者(實際拳藝是無止境的)都是如此。如果想要真正地練好太極拳,就必須有扎實的基本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