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部分人都是這個城市的通勤客,尖峰時刻出門,選擇交通工具只能考慮最快而無暇兼顧最空,相比好運氣地打到一輛依然紅牌、尚沒有調(diào)價的出租車,更切實際的希望是自己的公交卡總能發(fā)出bee-bee兩聲。如果今天有幸錯開高峰,請從地下回到地上,搭上一輛飽含日光的巴士;或在耳機陪伴下睡得天昏地暗;或在城中開始一場以緩慢為代價的微距旅行。搭上行駛淮海路上的“觀光巴士1路”,我們有了一次上二樓的快活,而對望舊金山的雙層巴士,我們才知道,原來人家管這叫“城市甲板上的時光旅行”! 雙層巴士上二樓的快活
![]() ![]() ![]() 紅色雙層巴士,為上海的街頭增加頗文藝的流動風景。
![]() 一個華麗的轉(zhuǎn)彎,雙層巴士帶你夠到梧桐葉。
![]() 從雙層巴士看風景,尋常習慣的街角也有些新意思。
![]() 沿途一線都是充滿掌故的上海風情。
![]() 向上仰看,車站與樓宇的關(guān)聯(lián)如此緊密。
我們不是陳奕迅,尋快活不用上五樓,爬上停泊在淮海路龍門路路口的“觀光巴士1路”的二樓,那個敞篷的天地頓時能讓你心尖只蹦上一個詞——“拉風”。(等紅色的雙層巴士跑起來,你會對“拉風”產(chǎn)生更深刻的定義)好吧,發(fā)車前,我們需要一點《生活大爆炸》里Sheldo的做派,固執(zhí)地尋到那個最適合自己的位子。劇透一般地告訴你,車頭前三排的座位不光很消耗人的膽量,還讓人目不暇接,除非你喜歡看電影坐第一排,所有景致是撲到你眼前的感覺,我們強烈推薦后三排的座位,這才是雙層巴士二樓最完美的座位。 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觀光巴士1路”都在淮海路到徐家匯之間兜圈子,最遠它可以帶你去到外灘以南,途經(jīng)城隍廟,在東門輪渡站門口扭頭。理論上,“觀光巴士1路”間隔為15分鐘,取決于淮海路交通狀況,可正坐在二樓的你或許還蠻希望這段旅程被無限拉長的吧。看!腰線以上的淮海路 這樣的體驗更像是把觀眾席抹上黃油推入舞臺中心,你被演員和布景環(huán)繞。第一個彎便是從龍門路轉(zhuǎn)到淮海路上,左手是大上海時代廣場的廣告幕墻,你和當季的時髦女郎、摩登紳士們有一個平等的相互致意。需要習慣一點近乎微量的離心力,還需要習慣自己與頭頂紅綠燈間的新距離。在地面斑馬線上的人們看來,你就是騎在一只紅色的大恐龍上,兀然以一個漂亮的弧線轉(zhuǎn)彎跳入他們的視線,又旋風般離去。 以慵懶的姿態(tài)癱在座位上,打量淮海東路兩側(cè)的摩天樓,閱讀玻璃幕墻里的倒影,如此愜意的時刻,手里最好再有一杯暖手的熱巧克力或一只溫熱的鮮肉月餅。車過普安路便是淮海公園,你需要緊張起來,不可錯過的是100歲的淮海路上的消防站的紅磚墻和窗臺?!坝^光巴士1路”讓我們看到的是淮海路腰線以上的風景:重慶南路婦女用品商店筆直的裝飾性線條;全國土特產(chǎn)商店樓頂?shù)膱A形玻璃亭;“漁陽里”、“淮海坊”等老式里弄的門頭,國泰電影院的尖頂和棱角。 如果你不喜歡被我們的二樓風景指南搞得手忙腳亂,也有人是專心在雙層巴士上談戀愛,在一人寬的過道上“抖豁豁”地拍照片留念,或一門心思地張望樓下的八卦。喜歡“望野眼”的人應該很喜歡在淮海中路陜西南路路口吃上一個紅燈,右手的百盛商場小廣場是上海的著名碰頭地標,如果望見熟識的人,呼喊一下,對方定是一臉仰天的驚喜感。 夠著梧桐樹葉的衡山路 “觀光巴士1路”駛過陜西南路便開始提速,好像只有以這個速度才可以達到視覺上的高潮,而上二樓的快活的頂點也就來自下一個即將到來的路口,淮海中路寶慶路(近期淮海路整修,前文提及的“路口”因公交改道暫時性改為復興中路寶慶路)。旅美專欄作者曉瑋說,她最愛的就是“這輛雙層巴士輕輕地扭了一下腰肢,漂亮地把自己從淮海中路搖擺到寶慶路,一剎那,滿目將是伸手就能夠著的梧桐綠葉?!彼侵辛藦垚哿岬亩狙??!吧畹乃囆g(shù),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領(lǐng)略的……從雙層公共汽車上伸出手摘樹巔的樹葉。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 整個衡山路段,梧桐樹葉伸手可及。當然只可動心不可動手,二樓的我們距離無軌電車的架空線也太近了些!你可以在如此高潮時刻登出“觀光巴士1路”,也可以隨它繼續(xù)西行,后面則有徐家匯教堂的哥特尖頂?shù)戎恪?/p> 上海雙層公共汽車的前世今生 上海雙層巴士,始于1934年4月1日,至今已有70多年歷史。當時的英商“中國公共汽車公司”為了招攬更多的乘客,減少公共汽車的流量和顯示英國的雙層公共汽車的實力及增添市容景色,向英國“史蒂文”工廠訂購了40輛雙層公共汽車。運抵上海后,開始由靜安寺至虹口公園(沿南京路行駛)投入運營。 從英國購進的雙層公共汽車,上層可坐38人,下層可坐44人。下層票價與普通車價相同,但坐上層價格比普通車票稍高。為了乘客安全,當雙層公共汽車在行駛時,上層不許乘客站立。 雙層公共汽車在上海市區(qū)剛投入運營不久,又于1935年購進一種造型新穎的流線型、馬力更大的公共汽車,頓時雙層公共汽車的生意逐漸清淡,又因發(fā)生多起轉(zhuǎn)彎翻車事故,所以到了1936年就結(jié)束了它的運營使命。 時隔半個世紀,上世紀90年代初期,由香港海派公司贈送了37輛雙層公共汽車給“上海雙層巴士公司”,其中25輛用于上海公交公司線路運營,另外12輛贈與“中國旅行社”作為旅游用車。但有一個條件是免費在車身做他們的廣告業(yè)務(wù)。該公司所贈送的雙層公共汽車,上層有51個座位,下層有33個座位。這批雙層巴士本屬二手,很多甚至是右舵駕駛,在上海街頭“時鮮”了一陣,逐漸隨上海公交車的升級換代逐漸消失,留在很多上海人的記憶里。 鏈接 上海公交車最字頭
548路 最激動人心轉(zhuǎn)彎 548路從華山路到武康路需要3次轉(zhuǎn)彎,龐大車身與西區(qū)小馬路的較量,在梧桐樹圍觀下完成3次小路考。
548路需要三次轉(zhuǎn)彎,龐大車身與小馬路較量。 11路 最不讓人生厭的兜圈子 11路的路線就是兜圈子,起點是大境閣終點也是大境閣,沿著昔日的上海老城城墻的遺址,中華路接人民路,兜了一個懷舊的圈子。
一路是梧桐樹遮天蔽日,一會是瑞金賓館,一會是克萊門公寓。 96路 最文藝的直線 96路從瑞金路轉(zhuǎn)入復興中路便開始了一段最文藝的直線,途經(jīng)的都是上海西區(qū)文藝地標。
大家熟悉的上海地標沒有不和它打擦邊球的。 49路最漫長的穿越 在漢口路49路北端的終點站,你總能聽到外灘海關(guān)大鐘的報時,夜里還會有一兩聲汽笛從黃浦江彌散過來。每天滿載上班族通勤客的49路在上海市中心左突右轉(zhuǎn),外灘、南京路、淮海路、衡山路、徐家匯。
過淮海中路即接復興西路,馬路越發(fā)幽靜,武康路站、高郵路站都是文藝腔十足的車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