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有“混堂”的歷史超過了百年,先始于郊縣,市區(qū)是隨著上海的發(fā)展后來居上。到了解放前的1946年,上海就有140多家“混堂”,但大都是身居鬧市地段。我原來上班于永安大樓,北邊的天津路有家開張于1917年的浴德池,這是上海灘一家老資格的高檔浴室。在此之前,“以大馬路之天發(fā)園為巨擘”。距浴德池西北不遠的泥城橋下,有家比它只小4歲的“混堂”,它有名氣,同時名字也有點妖,叫做“大觀園浴室”?,F(xiàn)在,浴室成了綠地,這倒是可以大觀一下了。 早年的混堂分為池湯和盆湯兩種。池湯就是眾人共浴一大池,盆湯是個體和私密的,一人一間一浴缸。似乎就在“文革”時期,包廂式的盆湯沒有了,只有大池和淋浴,工農(nóng)兵不是共舞一池?zé)崴?,就是在統(tǒng)間一排排蓮蓬頭下摩肩接踵的共浴。本以為過去進浴德池都是鈔票“麥克、麥克”的,讀了1923年《社會之花》上的《浴室中的社會學(xué)》方明白:穿裘服的李老板、張大少們是下午2點就來雅座“孵混堂”,吃過晚飯來大廂房的,“莫說皮衣,就是長袍子戴帽子的,也只有十之一二哩?!?/P> 20世紀(jì)初的上?!盎焯谩笔菦]有女浴的。1934年,海上聞人黃金榮的姘婦阿桂姐在今天的普安路開出了上海第一家女子浴室———日新池鴻記浴室,可是三年里無人前來“淴浴”。雖然女人此時可以拋頭露面,但赤身露體于公共浴室還是有所顧及。后來,浙江路也有了龍泉家庭女子浴室,浴客多為妓女。 老上海的“混堂”也是有些花頭的,什么土耳其浴,女子按摩等等,但“混堂”的傳統(tǒng)特色和強項是修腳。在我剛當(dāng)財貿(mào)記者的上世紀(jì)80年代初期,每年到上海浴室修腳的達到30余萬人次。那時,全市共有220萬戶;也就是說,七十戶人家中就有一家是有人修過腳的。修腳水平高的還到醫(yī)院開門診,修腳名師錢萬青就在市一醫(yī)院開了腳病治療???。 至今仍記得清晰。修腳師傅左手臂搭著大毛巾,手里提著個有燈罩的落地?zé)?;右手拎著個放滿修腳工具的木箱。我看那一把把的修腳刀,跟我們刻蠟紙刻木頭刻圖章的刻刀好像沒啥兩樣。跑了財貿(mào)才知道這修腳如同烹調(diào)有煎、炸、煮、熘、蒸、炒等十八般武藝一樣,修腳也有劈、挖、分、修、錛、削、起、刮等刀法。 當(dāng)年李鴻章在滬時,“足底素患胼胝,如肉刺然,深將及寸”。所謂胼胝,就是老繭。為了解決他觸地痛苦的問題,“嗣探悉某浴室某匠奏刀最精,乃召赴行轅,發(fā)硎試之,李大贊賞,即命獎以十金”。不僅如此,李中堂還要每月開他工資七十,并隨他出國訪問。小小一把刀,就這樣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 |
|
|
來自: 江蘇常熟老李 > 《滬上風(fēng)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