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升娟的星光大道
■ 梁寶倉

提起楊升娟,人們立刻想到她的《周仁回府》哭墓、悔路、《寶玉哭靈》等名劇、名段。是的,如今站在人們面前如出水芙蓉的楊升娟羽翼豐滿,光彩照人,成為舞臺上光輝耀眼的明星。一位自幼艱辛,奮勇打拼的青年演員,登上央視“星光大道”,一顆中國秦腔新星在中央臺上贏得自己的空間,這對于一個青年藝術家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激勵。
有詩說:渭北富平篤祜村,
老鼓央視驚人魂。
秦韻絕唱誰知曉,
華人盡說活周仁。
年紀小小,為何能一鳴驚人,名揚天下?認識升娟十幾年,看過多少次她的表演,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秦腔的魅力無限。
她對藝術有自己的理解,她青春的身上散發(fā)著今天的這種時代氣息,她在秦腔的藝術道路上,獨辟蹊徑,主工小生,只要有戲演,再苦再累再委屈也在所不惜。有許多的粉絲贊揚她學戲的良苦用心,拜高師求教學藝,看前輩演戲總是隨時記錄,用心揣摩。平日,不間斷地苦練深思,并努力鉆研戲劇文學等,豐富自己的舞臺藝術······
一招一式不時大膽創(chuàng)新,感悟獨到,這一切使楊升娟內(nèi)秀外慧,渾成一體,自然的美。這正是她在劇壇眾多名伶爭藝斗艷中脫穎而出,成為其中冉冉再升起的明星之原因。她能被廣大觀眾和媒體贊譽為青年一代“活周仁”,絕非偶然。
(一)
關中北部,南臨渭河,富平老廟,篤祜小村,誕生了一位秦腔表演藝術家。
陜西秦東人杰地靈,人才輩出。秦腔表演藝術家楊升娟就出生在富平縣老廟鎮(zhèn)篤祜村。老廟鎮(zhèn),唐代是個驛站,名曰:“長樂”,明代定為長樂鎮(zhèn),后來因顯圣廟香火鼎盛,又更名老廟鎮(zhèn)。老廟鎮(zhèn)最有名的就是“老鼓”,祖祖輩輩一路敲下來,已經(jīng)延承上干年。老鼓不光要敲,屬于一種“鼓舞”,既以打擊為樂,又為舞蹈輔之,威武矯健,滑稽詼諧,雖只一鼓雙捶,卻能演變出多種舞姿,配以鐃鈸馬鑼,金鼓震耳,舞蹈雄壯,摧堅破陣,聲震百里。每逢廟會和節(jié)日,各村之間擊鼓成風,尤其是春節(jié),從除夕直敲到元宵,綿延半月,鼓聲不絕于耳。老鼓曾在沈陽國際藝術節(jié)上得過一等獎。有一年,還上過中央電視臺的春晚。
楊升娟是老廟鎮(zhèn),篤祜村人,而且是明代著名錚臣楊爵的后代,她又一次把老鼓帶上了央視星光大道。
富平縣是如些這般神奇。
這里是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習仲勛的故鄉(xiāng)。
這里有無數(shù)的歷史掌故,無數(shù)的血淚和無數(shù)的詩篇。這里出現(xiàn)過不少的歷史名人,包括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詩人。
(二)
我見過渭北無數(shù)苦孩子。
對于北方農(nóng)村孩子的生存狀況,我是刻骨銘心的。楊升娟童年就是在苦難的歲月里走出來的,但她對苦難的感覺并沒有注意到。她只知道農(nóng)村苦,農(nóng)民累。由于父母喜歡秦腔,她在幼小的心靈里就播下了喜愛秦腔的種子。她在日記里記錄著學習秦腔的路:當別人問起我什么時候學唱秦腔的,我記得剛學走路時,就開始學唱,我第一跤就摔在村頭戲臺,還沒等到驚慌的母親扶我,自己便本能地掙扎著爬起來,伴隨著鄉(xiāng)親們的掌聲,終于搖搖晃晃地走上戲臺。
跌多了,就知道路怎么走的。
摸索著走出村子,身后拋下了一串串成長的腳印……
九歲那年,她在富平縣群眾戲曲演唱大中演唱的《周仁回府》選段,獲得了一等獎。之后連續(xù)獲得了多少次各類省市大獎。
十歲那年,她進入西安市五一劇團藝術培訓中心,拜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李愛琴為師,正式開始學習秦腔。楊升娟的戲劇一生開始了!
十年后,她回憶起自己這一機會時,仍然幸福地講,自己的路是多么地正確,多么地美的,多么地令人難忘!那時的她,根本沒想到出名,沒有想靠唱戲掙錢,也更沒有想靠唱秦腔光宗耀祖。秦腔,是少年升娟的最愛,是她的理想,她的追求,也是她的生命。
時過十幾年后,她從少年到青年,她說自己的這一決定是愛好秦腔心愿的必然,而自己迷上秦腔,卻要歸功于養(yǎng)她的那塊土地和含辛茹苦的父母。打開新浪博客,看到楊升娟的日記:“一天忙忙碌碌的,不是在演出,就是在演出的路上?!?/font>
(三)
秦腔是中華民族華夏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態(tài),是中國戲曲梆子戲的鼻祖。楊升娟是當代青年中一位十分有天賦和造諧的秦腔表演藝術家,被公認秦腔戲劇美的創(chuàng)造者。
她不僅扎根傳統(tǒng),學習老師的技藝,還一招一式不時大膽創(chuàng)新。她善于閱讀,她認識到享受閱讀的重要性高于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她說這是因為閱讀將我們帶到創(chuàng)新理解與語言使用的世界,而語言是最強大的思想工具。
她畢竟是青年演員。
她對秦腔藝術有新的理解,既古老又時尚,久遠卻又年輕,這正是戲曲在今天的社會中,卻永遠能夠獲得觀眾的喜愛,這也是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
(四)
凡事有一妙處,定能動人……
中國戲曲至21世紀才算真正形成完整形態(tài)。八百多年來,三百多個劇種,數(shù)萬計的劇目,在唱著庶民的喜怒哀樂,演繹著人世間的人生百態(tài)。
特別是秦腔古老悠久的歷史,更顯出一種滄桑的美。無論是任哲中,還是李愛琴老前輩那充滿磁性和傷感的表演所感動,還是被一代代秦腔“活周仁”那悲愴所震憾。然而,青年一代“活周仁”楊升娟,用青春的活力,把人物和戲劇的滄桑美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尤其在悔路,夜逃、哭墓幾場重頭戲,唱念做都十分精到出彩,將周仁在人性險惡,屢遭迫害中苦苦堅守諾言韌性與陽剛氣概,在奸賊當?shù)?,世態(tài)炎涼中的無奈與悲情隱忍,在冤情昭雪重見天日中的淡定與傾訴,環(huán)環(huán)相扣,完美展示。達到了情動天地,魂牽人心的藝術境界,創(chuàng)造了一個關于楊升娟自己的戲劇形象。鮮明地體現(xiàn)出力與美的結合與追求。
當我采訪楊升娟,問到這里時,楊升娟只是微笑少語:“師承關系很重要,從李愛琴老師那里學來的。另外,就是從傳統(tǒng)里學來的。讀懂劇本也很重要,理解劇詞更重要,那些名詞、名段很美妙,要用心和愛才能真正讀懂的大美。能刺激演員無限的想象力,理解深了,才能進入角色,打動觀眾?!?/font>
是的,這正是楊升娟的妙處:真中求美。力與美都來自于真。來自于對生活的真切認識,來自于對戲本的真切透視。來自于對人物的真微洞察,稍稍地把真化為美,更顯其力。好的唱詞,就是讓真的人、真的情、插上美的翅膀,并能激發(fā)觀眾的真情。讓“真的火種燃燒起美的火花。”“深中求活”。表演激情萌生于真,活躍于深,奔放于活。思之愈深,人物、情境愈鮮活,戲與詞便也隨之而活。這也就是楊升娟演出時,都能引起歡快的共鳴與掌聲。為什么能“活周仁”,她把理想深了,把人想透了,把景想活了,情也就涌出來了,達到了情真詞美,力與美的交融。她的表演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人們常說,戲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對于演員來說,源于生活,要體驗;高于生活,就要重視文學,也就是劇本的理解。楊升娟在表演中的程式運用,不僅凝練簡潔,而且準確有度。
我欣賞她表演的《寶玉哭靈》,曾和臺下的觀眾一起落淚。厚重深沉,抒情充分,酣暢淋漓。她深刻領會表演程式,十分嫻熟。
她傾情演繹“周仁”
她的“第九代活周仁”之譽可謂名副其實。她駕輕就熟地游刃于各類人物創(chuàng)造中。不論從《周仁回府》里的周仁、《楊門女將》中的楊文廣、《趙氏孤兒》中的孤兒、《庵堂認母》中的徐元宰、《白逼宮》中的漢獻帝、《白蛇傳》中的許仙、《花亭相會》中的高文舉、《三曹父子》中的曹植、《蘇武牧羊》中的李陵,還是《紅樓夢·寶玉哭靈》中的寶玉等,單就演員表演藝術和綜合實力來看,她無疑是一流的。對觀眾來說,印象最深的要數(shù)《周仁回府》中的周仁。她把周仁的形意、復雜的內(nèi)心活動,詮釋得相當清楚,使人物形象更加豐富,她善于拉腔,吐字收聲,行腔運調,尤善寓纏綿之致于慷慨之情,剛健激昂,演出性格,唱出感情。所以專家稱她演活了“周仁”,由她飾演的“周仁”更真實,更具有歷史感。
風華正茂之時,成名之后,楊升娟并沒有停止對秦腔藝術的更高追求,正式拜師李愛琴為師,終于成為得天獨厚的李派傳人。她嗓音寬亮,扮相優(yōu)美,成為青年演員中的佼佼者。
五
戲劇行當講究師承關系,其實各種藝術行當也常有師傳領進門,修行靠自已之說法,秦腔藝術也不例外,已經(jīng)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的黃金傳承格局,秦腔大師李愛琴是楊升娟的師傅,她譽滿三秦,形成了自己的李氏門派。楊升娟如饑似渴、孜孜不倦地學習,強迫自己去學習、去掌握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一招一式的細微差異,還強迫自己向其它劇種同行業(yè)學習,取長補短。她從老師的經(jīng)歷、風格中看到,藝術大師們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慢慢靠細節(jié)堆積起來的,這種細節(jié)的學習,一開始可能痛苦、更多寂寞,可是掌握之后,只有愉悅,“靜下來,耐得寂寞,用心去體驗”。這是她入行以來聽師傅說的一句話,一體驗,就是多年。她深刻的領悟是:學習是一種巨大的財富,理論指導實踐。
戲劇表演,理性比感性更重要。
在表演的時候,拋棄一切雜念,靜下來,保持放松,保持自己最優(yōu)秀的狀態(tài)。
戲劇藝術行當,門派叢多,程式繁多,這個行當?shù)膰揽嵝砸苍谶@里,再聰明的人,沒有漫長的時間的積累,也是學不出來的,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建立自己的系統(tǒng),才可能有成就,而多數(shù)人,在沒有看到的時候,就將就著“百人一面”地干下去。
楊升娟說得很明白,我才剛剛入門。不過入門的感覺很好,“感覺像是有一個寶庫在自己的眼前慢慢打開了。”那種感覺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覺得秦腔的世界神秘而豐富,表演的微妙之處更是難以言說。多少代前輩秦腔藝術家在歷史長河里累積的表演經(jīng)驗,神秘莫測,并非一時三刻用語言表演清楚。楊升娟總覺得自己學習得還不夠。
前兩年,我受中國武林大會之托,在湖南舉行的武林巔峰對決賽開幕式上,邀請楊升娟出場。幾萬人的廣場,八家電視臺錄像,幾百名武林高手、幾萬名觀眾翹首以待,等待第一位演員楊升娟出場。廣場雖然是秋雨刷刷,人們打著傘,可是楊升娟一出場,人們的疲容立時一掃而光,人人臉上露出了抖擻的精神和充滿了剛剛迸發(fā)出來的期望。她抬起了手臂,連那些外國人,一個個對此道不通的門外漢都可以看出來,她的動作美極了,姿勢既優(yōu)雅,神韻又端莊。一聲“祖籍陜西韓城縣……”觀眾們掌聲響成一團,他們高聲呼喊:“好!”“好??!”此時作為一個陜西人,我覺得很有“面子”。楊升娟掙得了面子!中國民間武術家協(xié)會主席,90多歲的朱鶴亭老人高興地對楊升娟說:“秦腔才是國粹,升娟了不起!”楊升娟笑起來,流露出一些女性的俏皮色彩。
(六)
中國的戲曲已發(fā)展了幾百年,并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占有了全國大部分觀眾,除去時代發(fā)展的因素外,尤其是秦腔取得這樣的成功,必有其獨特的魅力。
秦腔的魅力,來自華夏文化的源泉,帶有深刻的文化根源,這種根源深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里,不管遇到哪種強勢文化的沖擊,這種根源都不會消失。因為只有這種文化才適合中國的地理與人文環(huán)境,只有這種文化才是自我生態(tài)與人文生態(tài)化的產(chǎn)物,所以戲曲表象在當代社會中漸漸隱去,但其深層次的魅力依然存在。
當我問起楊升娟,您你對秦腔的未來怎樣看待?
她一開口說就像夏天的鶯飛燕舞,悅耳動聽。“我愛秦腔,就像愛自己的生命,對秦腔充滿熱心。對秦腔的所有話題都時常感興趣?!睘槭裁??她用梅蘭芳的一段話來回答?!笆篱g最大者莫過于舞臺。我們在日常所經(jīng)歷不到的喜怒哀樂可以在這里見到。我們在這里可以領略到夢幻和美的意境。”
后面的路還很長,我剛剛邁出了第一步。前幾天,有個電影公司,找我要拍戲劇電影,我非常高興,又有壓力,高興的是,用電影表達秦腔,也許是一條發(fā)展的好路子。壓力嗎,太大......洪亮好聽,吐字輕柔的嗓音在這秋天的下午縈繞不斷。她四周的一切都散發(fā)出夢幻和美的意境。
在楊升娟看來,她今天取得的成績,與她理想人生目標相比,還微不足道。她說,驕傲、浮躁都是小聰明的體現(xiàn),只有將個人目標與秦腔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才能其實現(xiàn)一個藝術家的自我價值。
采訪歸來,我興奮地感到,文化興國的號令吹拂在祖國大地。文化繁榮新時代的到來。
耳邊不停地響起,楊升娟的那句話“我不是演出,就是在演出的路上……”這句話,獨具妙處,那樣的平常,那樣的深沉。她永遠攀登秦腔藝術的山巔之路。
我衷心祝愿她沿著這條艱辛和汗水鋪成的道路,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高地,去擷取輝煌的桂冠。
秦腔《周仁回府》唱段 星光大道版
秦腔《周仁回府》哭墓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