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成拳為什么有些人還能打呢,就是他傻,膽大,他認為自己厲害,即使他練錯了,他也能打,是這個概念。所以你想練好拳,要練對了,還要把理沖破了,這就渾圓了,就不是渾濁了。但是光膽大還不行,膽大你得用心細的方法打,身上得有東西,你得合道,而且心里要有力量,敢。
過去打比賽的時候,教練說你一定要把一拳將人打倒的感覺記住,一伸手結(jié)果是什么你得知道。一般人膽小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不知道。人都懼怕的一個東西就是未知。不知道結(jié)果是什么,不知道對方會怎么辦,所以他怕。他要知道對方打他他不疼,他就敢接這個拳,他就能放開了打。但是有些人不清晰,他明知道對方傷不了他,他還是怕,心里怕,他克服不了。這就是沒有真正的功夫,光有肉上的功夫,沒有心理的功夫。人所有的功夫歸納到最后就是心里的功夫,不會技術(shù)都沒問題,因為求得心理功夫的過程當中身體自然就有功夫了,然后實踐一次技術(shù)就增進一步,打一次技術(shù)增進一步,突然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學的所有的技術(shù)都隔一層,都不是,隔了再薄的一層都是隔一層,都不是。那什么是技術(shù)呢?你把求得心里功夫的過程做對了,還省事,這就是技術(shù)。練出心理功夫的這個過程,就是技術(shù)。
有形的功夫很容易,就是變心難,要想脫胎換骨、變換身心,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就不能把自己當成普通人去要求。中國人儒學是根本,你最起碼得是個有修養(yǎng)的人,這是最低的要求。別說做君子,成賢成圣,起碼做個有修養(yǎng)的人,心量很寬松的人,不較勁,別老是別人說句話自己馬上就控制不住了,起碼是這個樣子。從容、祥和、安靜,這才是中國人?,F(xiàn)在這個要求都很難,時代不同了,人們普遍的太浮躁。
要安住心,很多人這個事情連想都沒想過,你現(xiàn)在知道了,這已經(jīng)跟普通人不一樣了。你要是能做到,那就更好了。不要求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能做到,一段時間能做到就可以。沒事的時候做到做不到無所謂,你有事的時候要能做到。咱們的心法一定是有事的時候要起用,在事上見。。別人的拳平常的時候虎虎生風,有事的時候心慌了,所有的動作都沒了。咱們的拳就是準備的有事的時候你的心是空的,這是大成拳。它是良知良能拳法,自然拳法,精神拳法,就是遇到敵人的時候,遇到危險的時候,它才出來呢。就像一個人練還沒法練,一對敵的時候,神氣馬上就撲上來。但你的目的不是打人,你是要精神起來,讓對方像耗子見了貓一樣,把對方叫緊。這你還需要什么技術(shù),如果他緊了,他有恐懼了,這事情的結(jié)果就成定局了。因為他一緊你必然松了,你松了就可以隨便打。所以咱們?nèi)母炯夹g(shù)就是變心,就干這一個事情。
實際上拳這個東西很好,原因就是它印證得很直接。自己用功夫的時候心不能變,這是一個階段,但光這樣還不夠,因為你這個東西還要對敵呢,所以對敵的時候你的心還能不變,這才是算是學到了。目的還是練心,不過對敵的時候換了個比較特別的方式而已,這時候形式變了心還不能變,功夫就是要時時刻刻保持那種狀態(tài)不變。喝茶的時候,做飯的時候,富了,窮了,經(jīng)商了,做官了,做和尚了,做普通人了,心都不能落到一個地方,不能讓別人給弄走了。
這就要始終看住心,心不丟,形不破體,力不出尖,能這樣堅持幾年,就容易把心安住。形意拳是“五行好似五道關(guān),無人把守自遮攔”[l1] ,心安住了,才能做到這個。心守住很難,就像我跟大家說話的時候,我心得安住,周圍有什么事情還得有覺察力,不能心空了全跑到外邊。王薌齋也是這樣,他的思路是這樣,這就是功夫。
站樁的時候也一樣,你站著站著身體就不愿意支持了,站不下去了,這時候就要繼續(xù)熬。它不愿意支持了,你還得讓它支持,這就是功夫。身體到一定的限度,它就不愿意支持了,時時刻刻讓它支持,這就是功夫。在任何情況下,讓身體愿意幫忙,這就是功夫。
身體愿意幫什么忙呢?就是意出來的時候,身不成為障礙。練的所有的功夫,都是為了遇到敵人的時候,身不多事。要是意工作的時候,身一急,它緊張一下,想幫個忙,這就壞了。他不知道這樣是幫不了忙的,這是給對方幫忙呢。你不能說,哎呦,我意不行了,肉上來幫一下,這一幫就是障礙,就等于用拳腳功夫了。現(xiàn)在練大成拳、意拳的,很多都練成外家功夫了,沒辦法,因為這個難,它主要是心的轉(zhuǎn)變。這個拳就是變心,心要變。但是要把心變了,挺難的。難在哪兒呢?就是你在特定的狀態(tài)下,瞬間心就變了,可是一轉(zhuǎn)臉,馬上又恢復原狀了。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所謂的功夫,就是把心變了,而且讓它變不回去,這就是功夫。慢慢的,你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它變不回去,你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它變不回去,你在敵人面前它也變不回去,這就算成了。你面臨生死的時候,它還變不回去,這就真成了。就像你馬上要死了,心還是安然的狀態(tài),你把自己的生命都看透了就是變心。身一參與,那就把自己送別人了。身不參與的時候,才能處處得機得勢。
有人說,現(xiàn)在什么年代了你還練拳呢,槍一掏你就沒了。你在院子里掏槍也許我白搭,你在這個屋里掏槍,你能掏出來嗎?換句話說,這個時候要是我拿槍,你往哪兒跑?你有一身的功夫,你再掏槍的時候,不是更快一點?別人沒功夫,他掏槍到出來這個過程,你要是再有功夫,你可以讓他這個過程完不成。在一定的時間、距離內(nèi),你能讓他完不成。這還只是說技術(shù)層面,如果說心的層面,那就更復雜了。就像有人用刀[l2] 偷襲王薌齋,王薌齋說我沒教過你這樣用刀啊,你這個刀法不能用,來,這樣用,就把刀遞給對方,他接都不敢接就跑了。王薌齋身上有靈氣啊,快進門的時候就感覺不自在,他是儒雅之人,平常都是推門進屋的,那一天不知道為什么他就用腳尖啪地把門一點,門這么一開,唰,刀就劈下來了,他一把拿住其手腕,把刀取下,就說你這樣拿刀不對啊,我沒教過你啊,應該是這樣砍,這樣砍對方就沒法躲了,給,拿著,再來。對方不敢接刀,轉(zhuǎn)身趕緊跑了。這是心變了,是另外一個層面的東西了,這是功夫,對方那個功夫遇到這個功夫就沒用了。就是心理的功夫,你就殺不了他,咱這個就是心理的功夫。
佛法修行的很多東西都是心理功夫,就像行般舟,那全是心理的東西。你說我意志力堅強,我走!你走吧,你白天走你后半夜,走得腳后跟一落地就跟刀片拉似的,落都落不下去。這個時候你說我厲害,我啥都不怕,沒用!這不是你怕不怕的問題,你怕不怕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我說的這個是我的實踐,我這腳后跟就跟刀拉一樣,我后來就是一勁兒的念佛,然后走著走著,順了。仗著自己的力量去走,那根本不可能,誰也不可能。你是正常人,是血肉之軀,走一下別人拿刀片拉你一下你還能走嗎?你說我意志力強,那跟這是兩回事兒,你得沒有。這就是心,就是六祖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