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的胡同鉤沉
打小兒在胡同里長大,對胡同便有著十分的衷愛。有了胡同、便有了四合院,因為這些代表了咱北京,是咱北京的門面。高樓大廈哪國都有,但惟獨這胡同、四合院沒二份兒。前兒個說了說四合院,今該說說胡同了,這也是一直想念叨的一個話題。
開頭兒說了,我打小兒在胡同長大,有人問了:您住哪條胡同???告訴你是“北京市宣武區(qū)前孫公園十間房100號”。而且9歲以前全在這兒,公元1969年的3月4日搬進了樓房。從此,與胡同和四合院兒沒了緣分,成為記憶了。要不怎么說“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哪”,不信要有個物件兒,平時不當(dāng)回子事兒,哪(音:NEI讀三聲)天您好么怏的給丟了,有用沒用不說,您要不心疼才叫怪哪。就是這個理兒。咱接著說。
老北京人要是說起北京,那真可真是滔滔不絕,三天幾夜也說不完。您要問起北京有多少個城門,什么“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點一口鐘“也能說個不離兒。但您要問起有多少條胡同,您問誰誰都得頭大。

北京有多少條胡同,您聽好了,在明朝就有上千條了,內(nèi)城900多條,外城300多條;到了大清朝達(dá)到了1800多條,民國后1900多條,到了新中國剛成立哪會兒有2550條,到今兒咱北京的胡同有4000多條。不是有這么句俗話嗎“大胡同360,小胡同如牛毛”,可見北京胡同無論是規(guī)模,還是數(shù)量都堪稱第一。等哪天誰要是問您起來,您就腆著胸脯照上面兒說,一準(zhǔn)兒沒錯兒,這是史料上說的。
說起這胡同也是歷史久遠(yuǎn),北京建城三千多年,自打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建立大元,北京城的格局就初步形成了。城有了緊跟著也就有了“胡同”這(音:ZHEI讀四聲)詞兒。這是怎么檔子事兒哪,這是從蒙古語中“水井”的發(fā)音來的(學(xué)界有疑義)。到今兒,咱北京還有帶“井”字兒的胡同哪。象這三眼井、四眼井、大甜水井、小甜水井、井兒胡同,琉璃井。
元末的《析津志》說:“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謂之經(jīng);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小街十二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巷通。巷通為本地方言”??吹某鲈臅r的北京,當(dāng)時的胡同僅有29條。按當(dāng)時規(guī)定,寬9.24米的才叫胡同,達(dá)到18米的就叫小街,到了36米就叫大街了。
這北京的胡同還有一特色,就是吃、喝、使用全能當(dāng)胡同的名兒。先說吃的喝的有米市胡同、油坊胡同、鹽店大院、醬坊胡同、醋兒胡同、茶兒胡同、干面胡同、細(xì)米胡同、燒酒胡同、豆腐池胡同;生活中使用的有筆管胡同、手帕胡同、取燈胡同、錐把胡同、劈柴胡同;能當(dāng)錢用的有寶鈔胡同、金果胡同、銀閘胡同、銅光胡同;穿身上的有褲子胡同、帽兒胡同、李紗帽胡同、方巾巷、草帽胡同;蓋在身上的有氈子胡同;要化裝有去胭脂胡同、翠花胡同、去珠寶市、香串胡同;您要種點兒樹木有柳樹胡同,棗林胡同、椿樹胡同、柳蔭街。您瞧有意思吧,柴、米、油、鹽、醬、醋、茶,金、銀、銅、鐵是應(yīng)有盡有,衣、食、住、行五行八作是全之又全。
再有當(dāng)年有人要是想那個不還有個八大胡同不是嗎。要問這八大胡同都是哪八條,還未準(zhǔn)有人能說的上來,告訴您吧這八條胡同是:石頭胡同、陜西巷、王廣福斜街、韓家潭、胭脂胡同、百順胡同、皮條營、紗帽胡同。
當(dāng)年,很多的名人也都住在這胡同里,比如米市胡同里住著康有為、北半截胡同有譚嗣同故居、珠朝街到過孫中山、小羊倦胡同是老舍先生的出生地、護國寺街梅蘭芳大師住過,后圓恩寺胡同有茅盾、西四北三條住過程硯秋故居。
其實,北京胡同也不光是這些好聽的,有些個名字就不大好聽,象屎殼郎胡同,想不出當(dāng)時怎么起這么個名字。但這名字用蒙古語一說就好聽了是甜水井的意思,這不又印證了胡同兒一詞是從蒙古語中的“井”字發(fā)音而來的嗎,還有是墨河胡同,蒙古語“有味兒的井”。
住在胡同里的人家兒可都是幾輩子,不大愿意搬家。在胡同里一住就幾十年,還有幾輩子的。胡同雖然破舊了破家值萬貫。這就是咱北京人的這點兒念想兒。再有就是北京人喜歡處街坊,遠(yuǎn)親不如近鄰、街坊里道這些個詞兒都與這胡同和四合院有關(guān)。誰家里婚喪嫁娶,都得隨點份子,誰家做點好吃的或有點兒好嚼谷兒,無論多少都得送點給街坊,還得說句“得,您套著喂吧”。這就是咱老北京的禮數(shù)。您還甭說,別小瞧胡同里的住家兒,保不準(zhǔn)哪家兒就是王爺?shù)暮蟠訉O,那家又是劉四爺?shù)暮蟠?,哪家又是祁老爺子的后世孫。再有,我們現(xiàn)在給人勸架不是常說一句話“抬頭不見低頭見”嗎,我想那可能就是胡同和四合院兒的產(chǎn)物。
這胡同承載了北京的歷史變遷,也是北京人一道亮麗的民俗風(fēng)情,而且咱北京的每條胡同兒都有個故事傳說。北京的胡同更多的記錄了北京人的喜、怒、哀、樂、憂、愁、歡、悲。北京的胡同就象一杯陳年的醇釀,越品越有味兒。
咱北京的胡同有些沒落了。西風(fēng)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就是現(xiàn)在保留和裝修過的胡同、四合院兒也大多沒了往日的人氣兒,時代變了嘛,念想兒也跟著在變。您說等哪天北京要沒了胡同,哪還叫北京嗎。
文章鏈接:
閑話老北京的小吃
牙疼不算病
風(fēng)趣幽默的老北京土語(一)
老北京街巷里的油鹽店
北京市歷任市委書記、市長
街上流行假領(lǐng)子
老北京“爐火純青”的歲月
北京胡同鉤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