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攝影路 且敗且珍惜 篇一:半幅時代2014-04-03 14:29
算來從09年初入了泥坑之后,玩單反也五年了。今天決定來曬個(其實是曬物,因為所有購買價格其實沒啥好曬得……)。 估計不少入坑的同學(xué)都和我一樣,是從D90開始的。我的D90(澳洲行貨)夠于09年2月底(或者3月初),當(dāng)時考慮的還有觀音的450D,500D。最后敲定D90的原因是因為這貨有肩屏,比觀音那兩臺高(hao)端(kan),預(yù)算也沒高多少。
深深的沒想到的是,這都五年多過去了,這貨竟然還在賣! 一代神機!這真是有種桑塔納的感覺…… 澳洲的套頭式18-55 VR,沒啥好說的,便宜,素質(zhì)也還行。當(dāng)時升級全副后我還有一段時間想把它留著,因為有VR,有超聲波對焦,拍視頻還是不錯的。
09,10年兩年真是什么都不懂,拍照只會用P檔,還覺得單反這種高端貨用auto真是瞎了!
同時購入可能所有尼康用戶都或多或少接觸過的“人類光學(xué)精華”, 50 1.8D。
后來買的仿徠卡造型遮光罩。說實話太小了,不是很好看。
不過不像其他人,50我用的不是特別習(xí)慣。這個頭在APSC上等效75,對我來說施展不大開來。我自己當(dāng)時的攝影水平也就是開始會用A和S檔,M檔還是一竅不通,很多技巧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tài)。曾經(jīng)出門,想用大光圈拍虛化的效果,可是怎么拍怎么過曝,一直想不通為什么。(澳洲白天太陽非常好,室外1.8光圈iso100快門4000不過曝才怪了……當(dāng)時真是蠢?。?img doc360img-src='http://image71.360doc.com/DownloadImg/2014/04/0322/40488733_20.gif' alt="半幅時代" src="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class="face"> )直到11年初,我的D90快門不過7000多次。 11年初,在我本科的最后一學(xué)期,我有一門可以跳出專業(yè)學(xué)院選的選修課。于是我選擇了藝術(shù)學(xué)院的攝影課。因為是1級課,所以這門課是非常初級的一門課,每個人發(fā)了一臺手動的膠卷機,膠卷統(tǒng)一是ilford的蛋撻400,我發(fā)到的是一臺60年代的美能達(dá)(自帶測光表),配50 1.8標(biāo)頭。說實話從這個相機我才真正的懂了各種相機機械原理,果然老的機械的比新的電子的好懂啊
這是我用家用入門打印機掃描的底片,然后再通過PS反色等等調(diào)的,所以不用在意畫質(zhì)之類的細(xì)節(jié) 同期幾張照片
50,35合照
合體!
以下不一定是35拍的,有些是帶著SB900和其他頭拍的。
以下全來自17-55搭配D90。有些有打燈,有些自然光線。
應(yīng)該說D90陪我從啥都不懂到瞎懂一點,記錄了很多我和我老婆的故事,我們和我們的貓的故事。但是出掉的時候還是聽不舍得的,可惜窮人沒有選擇的權(quán)利啊 下面是一些隨便的照片,機身是D90。
看到這里,你以為我真的是來曬相機鏡頭的么?呵呵,圖羊圖森破??!其實我是來曬喵的沒發(fā)現(xiàn)嗎! APS-C篇就到此結(jié)束了。其實本來想把FX篇也一起貼掉的,不過突然發(fā)現(xiàn)圖片實在是太多了。為了篇(shua)幅(fen)的考慮,我決定還是分兩篇來發(fā)了。下一篇就是全副的坑了。好了我們下次再見,么么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