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深銷售揭開“送禮灰幕” 在銷售這一行,嚴先生已經呆了 5個年頭。先后輾轉于軟件、醫(yī)療器械等行業(yè),在華東、華中等區(qū)域都曾蹲點。 他供職的行業(yè),產品訂單都是金額巨大、利潤豐厚。但僧多粥少,為了做成訂單,同行之間競爭激烈,各種稀奇古怪的送禮法門便也層出不窮。有的很有人情味,有的則是赤裸裸的賄賂。 請客戶吃飯、旅游與贈送禮品的“招待費”,大約在銷售額的3%左右。 1、“見面禮”、“砝碼禮”與“感謝禮” 給客戶送禮的目的,只有兩種。一是為了“搞定”他,二是維護關系,以備下次銷售時獲得“搞定”他的優(yōu)先權。 通常,見客戶第一面,要送上見面禮。視客戶的“量級”,見面禮的金額在數(shù)百至幾千元之間?;瘖y品、香水或者名牌包包、新款手機,都在見面禮名單之列。 在談判的過程中,為了增加競爭砝碼,送的禮可能比較大。 等到合同簽訂完畢,一般還會送上“感謝禮”。如果談判中途送過禮,事后感謝禮當然只是意思意思。 我以前工作過的一家醫(yī)療器械公司的默認規(guī)則是:一筆單子,所有花費占到銷售額的11%。刨去我自己的差旅費,一般來說,請客戶吃飯、旅游與贈送禮品的“招待費”,大約在3%左右。也就是說,為了簽下一筆金額在100萬元的單子,在客戶身上,要花去二三萬。 2、“小禮品”:手機、交通卡、會務費 送禮,最好是送對方最需要的東西。 交通卡已經不流行了,只能送給小嘍羅。 禮品的金額固然重要,禮物的選擇更有講究。 最好是送對方最需要的東西。 有些客戶伸手慣了,跟你聊天時,時不時會甩“翎子”給你:“剛才打不通我電話是?哎呀,我這個破手機,用了一年多,老是死機……”“懂經”的銷售自然心領神會,下次見面,包里必然揣上最新款手機一部。 有的時候,需要主動出擊,刺探“敵情”。有位做禮品銷售的朋友說過這么件事:一位客戶訂了價值5萬多元的禮品,照理說可以打7.5折。他直接告訴對方,如果按七五折賣,誰也撈不到好處,不如先打9折,“扣掉我們公司多交的稅金,剩下的差額,我們公司留一點,其它都歸你。”客戶默不作聲,把話題岔了開去,過了一會兒,又“隨口”說:“我們領導喜歡打網球……”第二天,朋友帶去了市面上最昂貴的網球拍,而客戶則簽下了9折的合同——等于是朋友的公司出錢,讓客戶去“孝敬”領導。 遇上“搞得定”的客戶,實際支出的現(xiàn)金與發(fā)票數(shù)目差得更大。那位朋友曾經遇到過只買1萬元貨品,要求開面值3.5萬元的發(fā)票的厲害角色。補齊稅款,他還凈賺2萬多。 請客戶開會,我們通常會給客戶每人一張儲值代幣卡作為“會務費”。因為每人都有,客戶不會感到不好意思,接受起來很自然。不過,同一家客戶公司,視職位不同,“會務費”的金額也不能一樣。你把老板和小嘍羅“一刀切”,老板能高興么! 有一段時間,特別流行送交通卡——人人都有用,就算客戶以車代步了,也可以用來加汽油。當時,我們給每張卡充上幾百元,每人發(fā)上兩張。現(xiàn)在交通卡已經不流行了,只能用來給職位不高、但作起梗來會讓你很麻煩的“小不拉子”。數(shù)額么,自然也大幅度下降,每次兩三百元也就可以了。 3、“黑色禮品”:巨額保險、無頭禮金、銀行卡 保險公司的朋友說,他們公司的壽險業(yè)務里,有40%是銷售買給客戶的。 比較“黑”的,是與重要客戶間的大筆現(xiàn)金交易。 有的銷售喜歡巨額人壽保險。替客戶買份保險,一次性繳清10萬元保費,保單到了他手上,一年后可以退保,惟一的不方便是要交給保險公司一點點手續(xù)費。有一位保險公司的朋友私下說,他們公司的壽險業(yè)務里,有40%屬于這種情況。 做醫(yī)療器械的銷售時,聽說有位外地同行,為了賣給當?shù)匾患裔t(yī)院價值300萬美元的全套設備,干脆替院長買了一套房子,幫他付掉了20萬元的首付。 至于金幣、郵票、名家字畫,當然也可以隨時拿到市場上變現(xiàn)。 更直接的,一張銀行卡塞過來。里面當然是預存了現(xiàn)款的。 最貪的是買軟件的。談判之前明著告訴你:“3%的回扣,不然免談。”幾千萬元的大單子??! 4、“偏門禮品”:逛街買單、歐洲游、工藝品 女客戶伸手要錢的不多。 最新禮品是工藝品。 “大貪”們多行不義,很容易東窗事發(fā)。 這些年干下來,發(fā)現(xiàn)女客戶伸手要錢的不多。當然,要“搞定”她,也有辦法——陪她去逛街,專挑恒隆、連卡佛之類的地方進。有一次,一位女客戶在連卡佛里試套裝,在鏡子前面轉來轉去,我的任務是在一旁狂贊她漂亮??此膭?,就向柜員小姐問價,趁她換衫時,快手快腳地買了單。那套衣服,打完折扣還要1萬多元。至于那些正價的名牌包包、手表,我這邊買下,回頭她們就能拿去退貨折現(xiàn)。 比較文氣的做法,是請客戶去“歐洲十日游”。商務艙來回,日程安排得很輕松,就讓他們去享受。到了國外,再給每位客戶發(fā)五六千元的“零花錢”。 銷售之間也會交流“最新禮品”。有一次,朋友叫我看一件小工藝品。毫不起眼的一件,我估計也就值五六百元,結果他說,這件雕刻用的是上好的象牙,市值三四萬元。據說,“視客戶要求”,這類工藝品的生產商還可以幫你在里面鑲上珍珠甚至鉆石。 當然,有時客戶也會拒收禮品。這時候你就需要了解,到底是他不能幫你的忙,還是禮品沒到位,或者已經被其他銷售“搞定”了。有些“大貪”收慣巨款,幾千元的“小東西”送上去,他連眼皮都不抬,嘴上卻在客氣:“我能幫你么肯定幫的呀……”對這種人,只能給他“畫餅”:“小意思啦,我們初次見面,以后慢慢熟了,大家心里都有數(shù)的呀……” 但這種人多行不義,很容易東窗事發(fā)。我就聽說過,有“辣手”的銷售,前腳送完“厚禮”,后腳就寄出一封舉報信! 5、“愛心禮品”:習題書、粽子、送給媽媽的茶葉 送禮絕對不能起到絕定性作用。頻繁送禮也是個很大的忌諱。更多時候,要去關心你的客戶,急他所急,想他所想。 前些年,我常駐某省,當?shù)赜袀€銷售非常出名——他初次與某醫(yī)院院長見面,就把一 麻袋錢——差不多有20萬吧——往人家桌子上一放,丟下名片就走。院長嚇得直哆嗦,只好打電話找他,把錢退回去。但那筆生意,最終被他拿下了。我們分析,一則,這也是一種表現(xiàn)氣魄的方式,絕對讓人印象深刻;二則,開門見山亮出底牌,誘惑不可謂不足——當然,他事先肯定打聽過該位院長的脾性,否則萬一遇上個惟恐避之不及的呢? 但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做銷售,送禮絕對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而且,頻繁送禮也是個大忌。更多時候,你要去關心你的客戶,急他所急,想他所想。這番“貼心關懷”的水磨工夫做到位了,客戶也就成了你的朋友。 比如,有位客戶的兒子馬上要高考,我特意請教了有關人士,帶了套口碑很好的習題書去給她。她覺得你的關心體貼又到位,自然就會信任你。 逢年過節(jié),要讓客戶覺得他被你惦記著。這時的禮品,只看水準,不看價錢??蛻粝矚g抽煙,就送兩條他常抽的煙。端午節(jié),我還給客戶送過粽子。有一次,我花20元就搞定了一個臺灣女客戶——陪幾個客戶短途旅游,她為了條價值20元的絲巾,跟店家討價還價了好久。等她悻悻走開時,我暗地里買下,包裝起來,瞅個空子交給她,她大為感動。 還有一個典型案例,是我那位做禮品銷售的朋友貢獻的。當時,他們的工作出了點小狀況,與一家長期合作的大公司關系緊張,對方負責人壓下次年的合同遲遲不簽。屋漏偏逢夜雨,又傳來線報,說競爭對手和客戶走得很近。打電話解釋,負責人草草掛斷;請他吃飯,又說年底太忙。結果是朋友想起來,負責人的媽媽喜歡喝茶。于是,一個周末,他們帶著2罐上好的黃山毛峰奔到他家“拜早年”,再由一位精通茶道的同事出馬,把老太太哄得合不攏嘴。 就這樣,靠2罐“愛心茶葉”,對方開始認真聽他們的道歉,第二年的合同最終順利拿下。 |
|
|